自有茶道以来,用热水沏茶已是习惯。热水泡茶,茶香氤氲,香气弥散,未饮之时,便自先陶醉。或许人们都这样认为,只有用热水才能把茶的韵味和有效成分泡出来。事实证明,冷水泡茶的效果并不差,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不急不躁,茶的清香就会慢慢渗出来,而冷水泡茶能有效地保留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对人体更有益,只是需要我们耐心等待。
心中有期待,就会有值得等待的理由。而这看似漫长的等待过程,常常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滋润着心田,教育也是一样。
从教二十几年,我发现每一个学年,每一个班级都会有一两个表现形式不一的学困生,期待他们进步也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
?
? 1. “独行侠”破茧记 ?
小钦是我2008学年的学生,他不爱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几乎天天迟到,同学和老师好心找他辅导功课他却找机会偷偷溜走。因为这些,班里同学都不太乐意和他玩,而他也似乎挺乐意没人搭理他,若无其事地独享一个人的世界。
这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如果孩子对结交朋友兴趣索然,喜欢独来独往,很大程度是自卑心理在作怪,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而小钦,因为在班里很难有机会表现自己,每次考试不是倒数第一就是第二,自卑是很自然的。更可怕的是,他的自卑感已经麻木到了自然的状态。
意识到这些,我就有意在课堂教学中让他找机会表现自己。但我发现,他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总害怕因展示出错而出丑,有时就算有把握的答案也不敢说或者不愿意说。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打开通往他心灵通道中,我明白不能操之过急,决定采取分步走:在课堂上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无论对错,都给予热情的积极的鼓励和赞美,然后留心观察小钦一段时间,确定他有主动表达欲望的前提下,想方设法给他创造一个自然的充满信心的表现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那天,我故意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小钦一听,眼睛快速地眨巴着,期待地看看我又马上低下头,小手却不知所措地到处抓抓挠挠,小屁股也如坐针毡,几次想站起又坐下,坐下又想站起。我心头一喜:看样子,他这回是想展示自己了,只是碍于面子或惧怕失败的心理才不敢主动请缨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面对林立的小手,我抬高了声音:“这个问题啊,老师要请这节课最认真听课的同学来回答,只有认真听课的同学才可以正确回答。这节课,最认真听课的同学是谁呢?就是小钦!”听到我这么一说,他眼睛忽地一亮,继而怯怯地站了起来,小声地回答了问题。我鼓励他:“你回答非常正确,声音再响亮些,让同学们都听到,好吗?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 掌声过后,小钦再次响亮地说出了答案,全班又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这次是表扬的掌声,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掌声,小钦脸上露出了自信和自豪的笑容。 ?
此后,语文课上他终于能主动大胆地展示自己了,偶尔,还能在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都答不出时准确说出答案,让人惊喜不已。我把这个收获也和其他科任老师分享,语文课之外的课堂,老师们也都能不时收到小钦带来的惊喜。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据说 30 多年前,美国内华达州发生了一桩奇特的诉讼案。一位母亲因自己3 岁的女儿认识了字母“O”而把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她女儿的想象力,她女儿在认识“O”之前,就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 26 个字母,她便失去了这种能力。母亲要求该幼儿园对此后果负责,赔偿女儿的伤残费。诉讼案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认为这位母亲疯了,有的认为是小题大做,浪费精力。可这位母亲执著,坚强,不惜倾家荡产,结果出乎意料,幼儿园以败诉告终。
在这位母亲的耐心等待和引导下,孩子尽情放飞了自己的想象力,因而简单的“O”可以是千万种形式的存在。
虽然中西方的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西方教育我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仍被那位母亲对孩子那非同寻常的爱,对孩子潜能的珍视,对孩子想象力的颂扬,对孩子未来的高度关怀,对孩子的耐心陪伴深深感动。
2.“全班同学都是我的敌人”
2009年秋天,新接班不久,我就奇怪地发现小邦几乎是每一件小纠纷的主角,而且,每一次纠纷,他都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问题,都是别人的错。
家访后得知,这个孩子虽然高高壮壮的,但年龄不大,处理事情有点简单幼稚,加上爸爸妈妈比较忙,疏于开导和督促,以至于养成了拖拉、撒谎、暴躁、不讲卫生等诸多不良习惯。同时,孩子的父亲脾气暴躁,管教孩子的方式除了打还是打,孩子一旦有什么过失,总觉得责任全在老师同学身上,言传身教下,孩子就认为大事小事全都是别人的错,从来都不觉得自己需要承担责任。一开始,爸爸妈妈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上了高年级后,看到孩子没什么经常来往的朋友,也很少提及班级同学,与弟弟妹妹相处也总是斤斤计较少有谦让,这才着急起来,但又不知该怎么帮助孩子。
了解到这些,我并没有太在意,那么多年了,年年都会遇到调皮的孩子,连叫嚣着要找人打科任老师的初中生也遇到过,最后不都是一个个和平解决,顺利毕业了吗?这个孩子嘛,多谈心多引导就行了。
没想到,小邦还真能来事儿:一天,因为调换座位搬动学习用具时,和同学言语不合大打出手。我从发现情况走到他们的座位只用了5、6秒钟的时间,但他手脚并用,已经完成了全套动作。当然,对方也不太好欺负——同样高高壮壮,出手快速。因此,双双涕泪交加。可是,每个同学都看到小邦出手特别狠,每一个动作都用尽了全力,于是,指责全部是冲着小邦的。
教室外面的转角,另一个同学很快就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冷静处理事情。小邦呢,依然是眼睛喷着火,双手紧紧握着,坚决不承认自己有错,说到激动处还抬起手指着同学,满嘴的不干净话语。这个时候,不能再说了,我先要求他以后不要再动手打人,他只是“嗯”了一声。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想到,一个孩子,如果攻击性强、好斗,不尊重、不信任别人,那么他多半是个缺爱的孩子。小邦之所以表现得咄咄逼人,其实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假装坚强。
晚上,我打电话给家长,把我的近期观察和想法与家长进行了交流,最后,我建议家长多创设情境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真爱、愿意付出真爱。家长非常认同我的看法,表示会全力配合老师的工作。
第二天,我找时间把小邦叫到办公室,分享了无数个故事后,他终于承认自己有错,并保证以后遇到事情报告老师处理。我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老师相信你,加油!”
可是,没过几天,小邦又打人了!
原因也很简单,课间时他在黑板上乱画,班干部批评了他,他二话没说抬脚就狠狠踹了过去。问过被打同学没什么大碍后,我直接把小邦领到了办公室。整整两节课,我都在听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因为衣服破旧,同学瞧不起他;因为成绩不好,同学嘲笑他;因为胖,同学叫他肥猪;因为做操动作不规范,同学背后给他取外号……最后,我问他:“那么,我们班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他咬牙切齿地狠狠说道:“我没有朋友,这个班,全班同学都是我的敌人!”我的心猛地一颤,这孩子,怎么这么偏激呢?我没再讲道理,只是轻轻跟他说:“老师觉得,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做你的朋友,你再找找,好朋友就藏在你身边。”他冷哼一声走了。
为了证实小邦是否讲了真话,课上课下,我都在观察。我发现,他没有骗我:课堂上,他喜欢举手发言,但每一次都因为词不达意被同学的嘲笑气得满脸通红;课间,三三两两的身影中,总是夹着一个形单影只的他(同学们说,他三五天可以不洗澡不换衣服,身上有臭味不愿靠近他);早操,他站得歪歪的,每一个动作都不能到位,却能带动全身胖胖的肌肉一颤一颤的,调皮的同学当场就笑话他……
再三思索后,我充分利用时间,和孩子们谈心、分享许多故事,告诉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课下,我见缝插针地找小邦谈心,鼓励他多多为集体做事情,勤换衣服勤洗澡。
慢慢地,小邦没有再随便动手打人。有了家人的提醒与帮助,他慢慢学会了主动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弟弟妹妹辅导功课。他也越来越注意个人卫生了,身上的臭味自然也没那么重了,课间,他经常脸带微笑地站在同学身边听他们说说笑笑。课堂上,同学们也愿意静静听他回答问题了。更令人惊喜的是,中队长主动来找我,说愿意坐在小邦旁边,帮助小邦把学习成绩提高起来。我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告诉了小邦,并问他:“这样的同学是敌人还是朋友?”他不好意思但毫不犹豫地说:“是朋友!”“那么,我们班不全是你的敌人了?”“嗯!”还是毫不犹豫的。我在班上大大表扬了中队长助人为乐的精神。那一刻,我看到小邦的头抬得高高的,一脸的笑意。是啊,他有朋友了,而且是各方面表现出色的中队长!也从那天起,小邦成了班里的一个大忙人,一下课不是抢着擦黑板,就是在教室左看又看,谁的桌子歪了他会用心摆正,地板有了垃圾他会快快走过去捡起来,走廊上遇到老师也会主动帮老师送教具回办公室……
? 新一轮的班干部改选,小邦当上了小组长和劳动委员!
更大的惊喜也跟着来了:那天,学校统一训练。结束时,有同学忘了拿水杯,小邦二话没说拿回来了,而那个水杯竟然是与他打过架的被他当作最大“敌人”的男同学。我欣慰地笑了。又有一天,中队长太忙,顾不上打饭,小邦悄悄拿起她的饭盒,帮她打回了饭。为这两件事,我用了半节班会课来表扬小邦。这一来,小邦做事更积极主动了,笑容更多了,作业一天比一天更整洁了,欠交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同时,班级里同学之间的互助行为也一天天多了起来。
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一天,午饭时间,小铳把刚打回的饭全都打泼在地,饭粒汤汁满地都是。当时,我就坐在小讲台上吃饭,但我故意什么都没说,我想看看这段时间刻意教育的结果。随着小铳一声“啊”,好多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小邦也不例外,坐在教室最后面的他站了起来,看清情况后他马上转身拿起了扫把走上来。小邦的举动也让同学们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小岱拿来了拖把,小雷拿来了垃圾铲,小颖拉开了桌子,小悦掏出了纸巾,有同学提醒小铳再去打一份饭……也就两三分钟吧,同学们都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小铳又吃上了午饭,整个过程,教室里依然保持着我们最喜欢的没有喧闹声的“西餐厅”环境。那个星期的班会课,我用最煽情的方式把那天的每一个细节都描述了一遍,当然,最先提到的是第一时间行动的小邦。最后,我动情地说:“那么多年了,这是最令我感动最令我骄傲的一幕,它会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永远温暖着我!”孩子们都静静地望着我,眼睛里似有泪花在闪,小邦呢,头抬得高高的,一脸的骄傲。
其实,小钦也好,小邦也罢,他们内心深处都是一个活泼热心而又拥有诸多优点、期待得到家长和老师关注的孩子,只是我们当教师的在学习的轨道上奔跑惯了,心中最关注的是学生成绩是否有了提高,已经没有了足够的耐心去关注、去等待每个孩子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爱花的人非常勤快,他家院子始终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寸草不生。有一年他去远方做事,委托朋友看护庭院。初春时,朋友发现院子里冒出几簇绿绿的草芽;暮夏时,那草居然开花了,五瓣的小花发出一缕缕的幽香。经研究植物的朋友验证,这竟是一种稀有的蜡兰,在城市的花市上,一棵至少要万余元!得知此事,爱花人心痛地说:“其实它每年都破土而出,只是自己认为它是一棵普通的野草,每一次都是尖芽刚冒出就被拔掉了。如果能耐心地等它开花,这棵蜡兰早就能被发现。”
其实,学生何曾不就是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芽”?他们需要为师者精心保护,耐心等待他们展示自己,发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人师者如果对学生暂时的缺点与不足缺乏耐心,就会和“盲目地拔掉那些野草”行为一样,留下遗憾。
每个学生都是活泼的生命体,他们会幻想、会想象,他们憧憬美好的事物,向往美好的未来,他们会蹦,会跳,会玩耍,会创造,花样翻新,异想天开……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用足够的耐心、爱心、细心、信心、宽容之心静待每一朵教育之花绚丽绽放。
相信冷水泡茶,自有其美妙之处。
? ———end———
玉米老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坚守一线基础教育24年,期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19年。学校教育,看起来是简单的重复,置身其中,你会发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也会发现“这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些年,我在挫败中成长,在成长中思考,如今回想起来感慨万千。借助平台整理分享自己的从教心得,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