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如何描述咱们汽车驾驶舱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大概就是听歌的来源从卡式磁带到N碟CD,最后再到如今的智能车机;那把土土的机械钥匙,既能开门又能着车,甚至以前用一根铁丝就能开车门的套路,也一去不复返了。
配合火得不行的移动互联网,各种智能软件、智能配置都往车里面塞,车企们也不甘落后地宣称自家的座舱配置是有多么的黑科技。
那么目前咱们的驾驶座舱到底有多智能呢,或者说它们都是真·智能吗?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下!
是不是智能座舱,开门的一瞬间就心中有数了
进入车内的第一感觉是很重要的,作为感受智能座舱的第一道门槛,基本上传统燃油车的套路就是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但是对于智能座舱来说简直就是小意思,通常厂家玩得最多的就是——尽可能地摆脱钥匙。
比如说特斯拉就采用了卡片式的钥匙,老实说体验起来没比钥匙方便多少,而且看起来有点像星级酒店的房卡,容易引起误会……
当然也可以在app上绑定车主的手机,算是比传统的燃油车领先了那么一丢丢。
如果你是狂热的铁粉,还能尝试以下的骚操作:美国犹他州一位名为Ben?Workman的男子将特斯拉Model?3感应卡片钥匙里的芯片植入到了自己右手手背的皮下组织内,以后上车再也不用手机解锁或者刷卡,用手背蹭蹭B柱就行了。
为了上车方便还得做手术?这也太不智能了吧。相比之下咱们的自主品牌比这高明多了!
比方说零跑S01,提供了“指纹静脉识别解锁”+“人脸识别启动”,足够独特。通过门把手上的感应按钮,利用静脉生物识别技术,红外识别静脉血管分布图,相比指纹解锁更安全。
而进入车内,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直接启动车辆,这样就实现了完全不需要带钥匙的真“无”钥匙启动,与此同时系统也会自动同步设置好的座椅位置、后视镜调节甚至是音乐收藏以及导航记录等等。
自从体验过这种人脸识别,就会觉得什么密码输入、指纹识别都是浮云,就像苹果手机的FACE?ID那般顺滑,上车一坐就完事。当然相比于较少众的指纹静脉识别,目前其他车企都有陆续配备人脸识别系统,比如说小鹏G3以及荣威的RX5?eMAX等。
没错,真正的智能座舱,在你坐上驾驶座之后,就替你完全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
语音交互够智能吗?喊一声就可以了
一直以来,车内的人机交互通常都是通过按键来实现的,然而作为智能座舱的话,还天天点屏幕按按钮也太过跌份了吧。
因此想检验其是“智能座舱”还是“智障座舱”,喊一声就完事了。
某些所谓的智能车机,识别速度不仅速度慢、错误率高,而且功能奇少。而且语音控制部分也仅仅局限于车机系统,对于车内电子元件的物联基本为零,想语音打开空调、打开天窗这些需要与硬件联动的功能一律没有,对于这样的“智能座舱”,恐怕要再前面加一个“半”字。
与之相对,有些车机不仅做到真正的语音交互,而且还非常的有人情味,对于科技宅男来说,虚拟的温柔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蔚来的NOMI,不仅支持唤醒词、还有自然语义识别,而且功能更为丰富,无论是日常使用的多媒体操作(播放音乐、电台),还是车机联动(调整驾驶模式、动力回收强度),甚至本地化服务(找美食、找充电)都可以通过语音直接实现。
甚至还可以陪车主聊天、讲笑话。像以前调戏Siri一样与NOMI互动,也是车主的一个乐趣之一。
虽然不少人觉得语音交互可有可无,但小编自从体验过精准智能的语音系统后,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或许可以这么说,不是我们不想用语音功能,而是部分车型的语音功能实在太鸡肋,用起来不仅十分尴尬、而且效果也不好,所以才不如不用。
真·OTA升级,让你天天开新车
喜新厌旧是男人的本性,毕竟对着同一台车(或者是同一个人)N年以后,除非你能像老友记里面的Jack?Geller那样,不然厌倦是迟早的事。
可惜汽车作为耐用品,隔三差五就换一台显然不实际,当然如果你是土豪的话当我没说。那么新时代下的智能座舱,又能否让你在不换新车的情况下还能天天尝鲜呢?
答案就是——OTA升级。
『OTA』在数码领域早就不新奇,但最近却在汽车圈却火了起来。因为新能源车都在强调智能化,而智能化就离不开软硬件的迭代与进化。OTA其实很简单,就是指Over-the-Air?Technology,即空中(无线)下载升级技术。
由于有了OTA升级,包括特斯拉Model?3在内的很多纯电动车,可以通过远程升级车辆软件,达到给车辆新增功能,甚至改变性能表现的神奇效果。例如通过软件升级逐步开放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随着版本的迭代,特斯拉的AP智能辅助驾驶已经陆续更新了包括自动变道、雪糕筒识别等一系列重大升级。
对于操控和性能,OTA也能实现改进,最著名的莫过于去年海外的“刹车门”,国外媒体《消费者报告》在测试Model3制动成绩时发现,Model?3在百公里制动项目上表现出刹车距离过长的问题。针对媒体测试反馈,特斯拉推送最新一版的软件OTA升级,在完成升级后,《消费者报告》再次对Model?3进行刹车测试,刹车距离缩短了6米。
可见,通过OTA的升级,就可以改变车辆的操控响应,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这样一次升级后“开新车”的体验,是难以体会到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OTA都是上面所说的真·OTA,而是仅仅升级中控系统的OTA,换句话就是不完全的OTA,因为它顶多就是改善一下中控系统的UI、交互设计,或者是增添几个多媒体功能而已。
它们的区别在于,“假OTA”只是简单升级中控屏的功能,而“真OTA”是改善整车的软硬件表现。并且,有了大数据和云端的存在,现在的智能电动车可以通过收集实验数据或是道路数据反哺,不断为车辆更新迭代,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因此,只有具备真·OTA,才配得上称为“智能座舱”。
特色功能大杂烩,是否鸡肋用过才知道
无论是智能车机还是OTA升级,各厂家都在往这方向扎堆钻研,但应付口味越来越刁钻的消费者来说这些显然不够,因此这时候就需要一些“花里胡哨”的功能。
比如说最近宣传贼火的荣威AR辅助驾驶,一开始配置在其旗舰纯电动SUV?MARVEL?X身上,后来直接来一招降维打击,连旗下紧凑型SUV?RX5?eMAX也搭载了。
其AR-Driving实景驾驶辅助系统2.0,会把车前实时路况会投影到仪表当中,并且自带转弯、岔路、调头等路况实景指引,实现精准的AR实景导航。
而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G3也另辟蹊径,除了咱们常规的摄像头以外,还搭载了车顶摄像头,主要是用来实现“上帝视角”以及拍照这两个功能。
所谓“上帝视角”,我们既可以通过这枚摄像头,“暗中观察”车外的场景,也可以实现360°影像,辅助通过障碍物。能达到类似于360°行车记录仪的效果;如果遇到障碍物,通过“上帝视角”来检验盲区就再合适不过。
至于拍照功能,个人认为还是娱乐取向大于智能取向……
那么这些功能是否对得起“智能”二字呢,从技术角度出发,厂家们确实是费了大功夫在里面,然而实际情况来看,并达到没有石破天惊的效果,毕竟大家都处于智能化的摸索阶段,科技配置的具体运用,也需要消费者的参与挖掘。
智能座舱的终极奥义,其实是自动驾驶
结合咱们上面所说的,现阶段“智能座舱”的定义应该是,全方位自适应的进入体验,良好的操作交互以及后期的OTA升级,并且有实用的智能驾驶辅助。
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想要对驾乘体验有质的飞跃,个人认为自动驾驶才是最终答案!
而如今在新能源车的智能化属性中,自动驾驶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看看海报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宣传——L2、L3、L2?Plus、L2.5、L2+,目前主流的主机厂基本上都能达到L2级别。
那么当自动驾驶不断向上发展时,配套的智能座舱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在19年的进博会中,起亚的R.E.A.D.?Me无人智能座舱就给出了答案:
当无人驾驶车辆搭载上未来驾乘概念座舱,车辆自动驾驶时,如果你想利用路上的时间工作,只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杯咖啡,就能把座舱变身办公室——当我们点击打开办公模式时,座椅前移&小桌板自动弹出,车厢内也会被改变成适合办公的光线环境;当然,如果你想自己开车,也完全没有问题,点击驾驶模式后,方向盘便从台面下自动转出了,此时前挡玻璃变成透明,驾乘人员可以看到路况的实时信息。
因此,等到完全的自动驾驶再配合这样的座舱,才是真正智能的存在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