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孔子问礼处”碑的问礼传说

“孔子问礼处”碑的问礼传说

虽然此事没有记录,但在予东民间却盛传不衰,有口皆碑,下面,就把传说简录于下:

话说孔子一生并不得志,仅做了鲁国三个月的司寇,就被新兴的封建势力轰下台来。为了恢复他认为最理想的西周社会形态,曾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传经布道,到处宣扬“克己复礼”,仁爱忠恕等一套儒家思想。怎奈其所处的时代,正是封建制取代话奴隶制的大变革时代,新兴的地主阶级向没落腐朽的奴隶主贵族展开了全面的夺权斗争,整个天下一片礼崩乐坏。所以,孔子所宣传的那一套并不合时宜,所到之处,处处碰壁。更有甚者,在陈蔡竟演出了一场“绝粮七日”的悲剧, 险些连性命都搭了进去。陈蔡之围一解,孔子心力交瘁,遂仰天长叹曰:“吾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遂打消了西行传道的念头,率领众弟子掉转车头,返鲁而去。

在返鲁途中进行了苦苦的反思以后,对自己宣扬先王之道无人接受的事实,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正在苦苦思索时,不觉已来到了鹿邑县境。对于老子回乡修道,孔子当然也有所闻。所以将到鹿邑,忽觉柳暗花明,便萌发了再次拜访老子,以请教释疑的念头。主意打定,便径直造访,受到了老子的热情的接待,并用宋河酒,即宋河粮液的前身,招待了孔子师徒一行。孔子在连赞“好酒”之后,告诫其弟子说:“唯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说,你们众入不论酒量大小,但都不要因酒好而贪杯吃醉了,不要闹出笑话。至于孔老的谈窍内容,无非是针对孔子提出的问题, 阐发其“顺其自然”,“清静自正,无为自化”,“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和治事方略。

按说此次相会主要讨论社会问题,已经脱寄了周礼的内容,为什么后入仍称为问礼呢?笔者认为,三既然孔子问礼已被传为佳话,所以陈陈相因,人们仍旧称为问礼。但无话如何,这个传说和明代所立的“孔子问礼处”碑刻一样,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