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中国古人要是近视了该怎么办?

中国古人要是近视了该怎么办?

中国古人要是近视了该怎么办?

网络上有段话很形象地表达了近视人的感受。“三米外雌雄同体,五米外六亲不认,十米外人畜不分。”总结起来就是一个:看不清。那么古代没有网络用语,但是有诗词歌赋。明代有人就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打油诗:“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六十四个字的一首打油诗,将近视眼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这么看来,古人也是会有近视眼的,最大部分可能就是那些秉烛夜读的书生了,那古代近视了怎么办呢?有何方法保护眼睛呢?

古人的生活节奏慢,交通以骑马与步行为主,不用担心交通安全,所以患近视的危害就小。古人没有眼镜,尽管看似不利,但客观上能防近视度数加深,所以近视的危害就很小。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多种有明目功效的药材,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等等。

其次就是决明子,决明子又名草决明,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仁,入药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者为佳。中医认为,决明子性味甘、苦、凉,入肾、肝经,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历来被推崇为治疗多种眼病的有效药物,凡是由肝火上冲,或风热上壅所引起的羞明多泪,青盲内障,头昏头痛等,皆为必用之品。

在公元1260年,马可波罗就曾经描述中国老人家戴著眼镜看小字的景象。所以解决近视靠的还是眼睛,那么古代的眼镜什么样呢?据说,中国古代的眼镜呈大椭圆形,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拴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在那个时候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也有人直接从灯油上着手,把普通的植物油换成枸杞子榨出的油,宋代赵浩《养病漫笔》记载:“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

古代的明目药方,石斛夜光丸,常被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视物昏花不清楚、夜盲等

除此之外,黑豆和枸杞也是治眼病的首选,《冷庐医话》记载一人患上病目之后专服黑豆,并佐以洗目法,半年而愈,“因服小黑豆勿辍,凡二十余年,迄今目光如旧,灯下可作细字,未始非此方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