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笑话属于第四级别的笑话,也就是社会类笑话。
万荣笑话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但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万荣笑话幽默产生的机制在于其对语言、叙述策略、对象、情景、逻辑机制和框架对立这几个语言知识资源灵活处理运用。
这类笑话主要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人际关系,反映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和社会批判性。
万荣笑话的背景是中国农村,通过对农民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进行描绘和幽默处理,表现出农民智慧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困境,因此,万荣笑话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示作用。
万荣笑话的主要特点:
1、是它带有荣河七十二争故事片的执拗、要强、不服人、不听劝、硬上坡等意味,既然万荣笑话是从过去的荣河七十二争故事演化而来,那么其基本特点应当比较一致,这就是故事都是以讲“争气”为主的。
2、是它具有很强的喻理性。其故事中埋藏着深刻的哲理,一般来说是“正理反说”,从反面讲述一条道理,通过说这可笑,这不对,而说明那可信,那正确。
3、是它具有非常好的幽默感和可笑性,为什么近几年来万荣笑话无脚而走遍全国,无翅而飞遍各地,其可笑性是原因之一。
4、是它具备广泛性和群众性。万荣笑话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传讲的,它是地地道道的民间故事,无论工农商学兵,不管是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讲,都听,都编,只要是符合万荣笑话的精要,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想怎么编怎么编,谁也不指责谁,谁也不限制谁。
5、是它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巨大的可塑性。开放性使它可以面对全国广纳天下民间故事的精华,又可以面对全国听从有声有色地讲演,可塑性是指它有不断变化和完善的特点。
同一个故事,三年或一年之后再听到时也许就有所改变了;同一个故事,在甲地听的和在乙地听的也不尽相同,用不惜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办法来不断地提高自己,是万荣笑话的不衰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