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惊雷》为什么会火?你听到了什么,你就是什么人!

《惊雷》为什么会火?你听到了什么,你就是什么人!

一切还要从杨坤说起。

他评价《惊雷》这首歌难听、俗气。说的还是很中肯的。大部分网友也都比较认同。

有一部分不认同的,无外乎以下四种人:

第一种、没有歌曲鉴赏能力的。这种人分不清好与坏。

第二种、用反对的声音来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别人说好他说坏,别人说坏他就要说好,为了不同而不同,以此来获得关注。

第三种、心智还未成熟的。对事物缺乏最基本的判断,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

第四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这种人最坏,喜欢恶搞,喜欢开玩笑,看热闹不嫌事大,只想把水搅浑然后等着看笑话。

惊雷的原作者也在第一时间对杨坤做出了反击。他抛出了四个观点:

第一个:很多人都在唱不同版本的《惊雷》,这么多人喜欢就是好音乐。

这可能是个误会。大家都唱这首歌,并不代表他们喜欢这首歌,更多的是嘲讽、搞怪、跟风。

第二个: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音乐没有贵贱,但是有高低。同样都是业内人士,应该可以一耳朵听出歌曲的优劣高低。

第三个:给人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给人快乐的MC是好MC,给人快乐的音乐不一定是好音乐。

第四个:《惊雷》比杨坤的任何一首歌都火。

这句话说的有点狂了,杨坤不但歌很火,而且数量也比你多很多。

大部分人对于《惊雷》只会唱他的第一句“惊雷,这天塌地陷紫金锤”。而好的歌,是可以让人从头唱到尾的,比起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惊雷》这首歌听起来更像是顺口溜,几年以后也必将被人们所忘记。

这首歌之所以会火,有三个原因:

一、经济原因。近几年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很多人在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拍过短视频的人都知道,人们拍完视频要为作品配乐,而《惊雷》这首歌可以不仅表达出了作者土潮生活态度,又起到了让作品发生转折的功能。作为一种先修辞手法,它就成了很多小视频的背景音乐。所以与其说是这首歌火,倒不如说是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火。平台给这首歌提供了媒介,而这首歌也以它魔性、洗脑的特质流行了起来。

所有平台的推荐行为都是经济行为。现在的短视频app其实是内容分发平台,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推荐算法,它们没有感情,没有好坏的判断标准。观众喜欢什么类型的,平台就会给他们推荐相似类型的。平台只给你看你喜欢看的。这也是抖音等短视频APP流行的杀手锏。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抖音。不信你可以比较下你的抖音和你父母的抖音,在内容上是怎样的天差地别。

所以,《惊雷》这首歌火,是因为这些短视频平台让它火。它的火可以让抖音等平台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二、文化原因。

短视频平台也不是万能的,可能背后尝试了一万首歌,也就火了那几首,除了经济原因之外,还有大众对于审丑的恶趣味。

审丑这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最近几年更是愈演愈烈。其背后的流行逻辑发人深省,人们不再只追求美好的东西,对于恶俗、低级的东西却越来越感兴趣。追求向上很累,追求向下非常轻松,人们追求轻松。

佛系文化也导致了审丑文化的流行。佛系青年愈来愈多,他们不再追求精益求精,甚至不追求上进,在这种思潮下,精英文化瓦解,海面上没有灯塔,人们不知去向何方,只能任由自己沉沦。

三、社会原因。

社会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放任让大众“娱乐至死”。有一种理论叫“奶头乐理论”,人们口中都含着奶嘴,除了工作,我们的生活只剩下娱乐。

“奶头乐理论”是由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布热津斯基 提出来的理论。指的是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伴随着竞争加剧,世界上80%的人口将被边缘化,他们不必也无法参与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80%的财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的人,避免阶层冲突,方法之一就是让企业大批量制造“奶头”——让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近几年,国内无论电影、电视剧、综艺,都是以搞笑为主。让人发笑成了创作的重要判断标准。高级幽默的创作灵感很难获得,曲高和寡的好作品也被一群文盲视如敝履。所以现在的内容生产者越来越“沙雕”化,越来越无脑化。

社会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沉浸在这种粗鄙的、无聊的、毫无意义的喊麦中。

不过现代社会对于这种无关大雅的争论还是很宽容的,因为没有清晰的好坏判断标准。所以《惊雷》会继续流行,《惊雷》的作者也会赚的盆满钵满。

这让我想起了《小苹果》、《伤不起》、《最炫民族风》……《惊雷》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神曲,这些好的坏的会一直陪伴着我们。

你听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