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切脉(三) (2009-09-27)荣新奇 切脉是中医医师必备的基本功,但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临床医师,导致许多误会和笑话,甚至使医师自己也迷糊或放弃脉诊;也使许多不明白中医的人拿来攻击中医。这里面的问题就是大家还没有理解“切而知之谓之巧”的意思。 我已经发表“切脉的思辨程序”的文章,希望那些愿意了解中医切脉事实的爱好者认真看看。这是我在澳大利亚教西洋人学中医时是总结的。要知道那些人的思维是跟我们不同的,为了让他们知道中医的四诊,尤其是切脉的问题,我想尽方法,也收获不小,终于让他们知道了脉诊的神奇!在这样的教学中,我感觉他们是很认真和相信的,而且实践后无不兴高彩烈!在我使他们了解脉诊的教学中,首先是讲解每种脉象的分析,结合辨证的问题看脉象的意义;然后再讲解切脉的“思辨程序”。这有点像讲解电脑的使用和程序使用、照相机使用的问题,他们立刻就明白了!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也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切而知之谓之巧”,为什么古人这样说? 大家都知道在完成切脉的定位后,如何探查脉象是一个技巧性十分强的工作。也就是说,在找到寸、关、尺三部后,如何鉴别脉象结果呢?可能每个人的思辨过程不同,每个人的指法不同,这个过程和指法就是“巧”!我的临床经验告诉我,可以把这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程序来操作,结果变得很容易探查脉象,并用一首歌诀把这个辨析思维和指法的过程概括如下:“首分浮沉,二辨虚实;三去长短,四算疾迟;五察脉形,样样皆知”。以上是常规诊查脉象时的思维辨析和指法程序。所谓“程序”即是按步骤地操作、执行。仔细考察脉诊的过程,就可以发现这个过程也可以按步骤地操作,以甄别脉象。它一边是手上功夫,一边是思维辨析的运作,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被纷繁的脉象所迷糊。古人所说“切而知之谓之巧”,我看这“巧”就是脉诊的步骤或程式。虽有“熟能生巧”之说,但古人未说这个“巧”在何处,也许是因为每个人的技能和经验不同,难以统一而说之,不完全是说“多摸了就知道了”! 举例一: 第一步“首分浮沉”:测得脉位为“浮”; 第二步“辨虚实”:测得脉势是“虚、软”; 第三步“去长短”:测得脉位在“寸、关、尺三部皆有”; 第四步“算疾迟”:测得脉律、脉率为“正常”; 第五步“察脉形”:测得脉形如丝线(细); 第六步“样样皆知”:还有其它的信息如“病见四肢无力、面色淡黄、头重嗜睡、口淡无味、大便稀、小便少、舌淡红、苔薄白腻”;结论:用相兼法判脉为“浮细”?不对!因为可以用独立命名法判脉为“ 濡”(濡脉即浮细脉),这样才是正确的。 例二. 第一步“分浮沉”:测得脉位“沉”; 第二步“辨虚实”:测得脉搏极无力为“虚”; 第三步“去长短”:测得寸关尺三部皆有; 第四步“算疾迟”:测得脉律、脉率尚在正常范围; 第五步“察脉形”:测得脉来搏动时有如细线状(细脉特征),且脉管软; 第六步“样样皆知”:病见精神疲乏、少气懒言、面色无华、食少足寒,舌淡苔少等。结论:用相兼法判脉为“脉沉细无力”(脉沉细虚)?不对!应该用独立命名法判脉为“弱”(弱脉脉象为“脉极细软而沉”)。 以上是个人对脉学的体会,临床用来很是得心应手,甚至有时成为沟通医患信心的极好的方法;以其教学生时也收到较好的效果。也就是说你能脉诊后说出病人的痛苦时,病人就很相信你了!这时你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再次、而且必须要说的是:要掌握这个“巧”,要具有这个思辨的程序和技术的前提是:1)医师心里真正明白脉象的探测指法、每种脉象的概念;2)多多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