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旅行时很容易因为不懂当地的风俗而导致尴尬局面,要想避免这些情况,应该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目的地的概况,主要可以从饮食、衣着、语言和交流、居住环境、宗教信仰这些方面去了解。
第一、看饮食方面
饮食方面重点看饮食习惯。比如有的地方喜欢吃生肉、喝生水,但很多地方却是吃熟肉,喝烧开了的水。比如有的地方喜欢吃面包和牛奶,有的地方喜欢吃大米或面条。
第二、看穿着打扮
根据衣着打扮,可以一眼看出来是否属于同一种风俗。比如整日脖子上戴铜项圈的人(长颈族人),和整日穿“西服”、穿“礼服”的人;比如有的地方,人们会在头上包丝巾(回族人),有的地方人们喜欢把羽毛插在帽子上(印第安人)。
第三、看语言和交流方式
了解当地人的语言,若稀奇古怪、闻所未闻,那肯定是与你大不相同,不要轻易和当地人说话避免尴尬。再看交流方式,比如,有声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说话习惯),没有声音的交流又是怎样的(文字、手语)。根据语言和交流方式的不一样,来判断这个区域的风俗习惯。
第四、看居住环境
房屋如何?起居室如何?房屋布局如何?是否特殊有一番设计在里面?比如土家人的吊脚楼;怒族的岩洞草棚、茅草房;傣族的竹屋等等。
第五、看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直接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民俗。比如道教(正一道、全真道、朝鲜的天道教、越南道教)、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基督教、耶稣教、伊斯兰教(新教、摩门教)、犹太教、印度教、日本神道教、西藏苯教等等。宗教信仰,是人们社会意识的形态,会对当地人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工作和文化、生活方式等,有着十分显著的、关键的浸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