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 音 dōng shí xī sù
出 处 东汉·应劭《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
应劭,东汉人。本文选自他的《风俗通》(又名《风俗通义》)。内容以考释议论当时风俗、名物为主,对当时社会风俗和迷信思想有所批判。
解 释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示例“~”,廉者当不如是,马亦自笑无以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人物生平
应劭是个法学家、学者,他在查看汉安帝(107~125)时的案卷时,发现河间人尹次,颍川人史玉都是因坐杀人应处死,尹次兄尹初和史玉的母亲向官府请求代死,尚书陈忠对此案有疑,便从轻发落。应劭后来据律追驳以正典型,并著驳议三十篇,又制定律令为汉之仪礼。献帝二年(190),劭为袁绍军谋校尉。献帝迁都许昌时,因为战乱,旧章湮没,书记罕存,劭不胜感叹,于是缀集所见所闻著成《汉官仪礼》、《律略》、《春秋断狱》等,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亦为应劭所立。
当初,其父应奉为司隶时,曾命官府郡国选报前人象赞,应劭就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又论及当时行事,著为《中汉辑序》,并撰写《风俗通义》,以辨别物类名号,释解时俗嫌疑。其文虽不典,后世服其多闻博识。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还有《集解汉书音义》皆传于后世,后死安阳府第。子瑒、璩皆以文才称名而七世通显,《后汉书》录有应劭本传。
[2]
应劭一生著作丰富,有驳议三十篇,又制定律令为汉之仪礼。关于礼制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汉书官礼仪故事》、《律略》、《春秋断狱》、《状人纪》、《中汉辑序》等。此外,应劭还集解《汉书》。著有兼有礼仪和历史地理学方面的《风俗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