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快和新技术的发展,在旺盛的需求下,催生了“代客扫墓”。而今年,清明祭祀又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出现了“微信扫墓”。
对于这个新生事物,网友们的立场针锋相对。据调查,超四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微信扫墓”没有仪式感,并不能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
有近四成的被调查者支持“微信扫墓”,认为其为那些不能返乡的人提供了一种情感表达途径;
他们认为:确实,亲自去祭祀扫墓代表了对祖先的一种诚心。但诚心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亲自扫墓并非就代表着心不诚。
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传统已经绵延千年,它代表的是一种对祖先的缅怀与追思,而这种内核并不会因表达形式的转变而转变。换句话说,“微信扫墓”只是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改变了传统形式,但骨子里的精神仍保持不变。
尤其是在当前,不少人难以回到家乡去给亲人扫墓。“微信扫墓”的出现,也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从这种角度而言,“微信扫墓”的出现也是一种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