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鱼?海棠》动画片到《十万个冷笑话》,再到宋冬野演唱会,众筹开始为普通大众所知。众筹何以突然蹿红1.源于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以目前Kickstarter上最为热门的智能科技产品为例,对那些对新技术敏感的消费者来说,眼下的手机、平板和PC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许多极 客恨不得将身边的每一样物品,小到钥匙、大到家具都变得智能化。对于大的科技公司来说,虽然他们绝对有能力做到这样的事情,但是由于需求太过小众,这并不 符合他们的商业利益,因此不会主动推动这样的改变,这就给创业者留下了机会,而当下技术条件的成熟大大降低了科技产品创新的门槛,这也使得开发硬件产品不 再是大公司的专利。2.消费心理的变化。由于极客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美国人开始接受科技奢侈品,自己花钱去支持喜欢的创意,并用购买这些产品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品位,这是比我们国内还处于靠LV、爱马仕炫富的高级阶段。创客文化观察者,上海新车间创始人李大维说。2.国内众筹的价值: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放大镜和聚光灯,它为项目能够带来的不只是VC,还有把产品从小众推向消费级市场所需的资源。事实上,即使在国内的众筹平台上,许多项目发起人并不缺少融资的渠道。从追梦网的经验来看,最终筹资成功的往往是那些并不缺钱的项目。首先,对于那些并不缺钱、且相对成熟的项目而言,众筹平台实际上就是一个营销的渠道。把产品放到Kickstarter上主要是为了做知名度的宣传, 很多国外代理商通过这个了解到我们的实力。国内创业团队Smartwallit的创始人胡俊峰告诉《商业价值》。Smartwallit产品是一个基于 蓝牙4.0的钱包配件,在Kickstater和点名时间上分别筹集到了7.6万美元和超过10万元人民币。众筹平台的用户普遍比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这 对许多以创意取胜的新奇项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这里他们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并且可以听到来自市场的直接反馈。这才是那些相对成 熟的项目所看重的。而对于那些各方面实力都十分薄弱的初创团队来说,指望从众筹平台上筹集到足够的项目启动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是希望被VC们发现,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对于常常为找不到好项目而苦恼的VC们而言,众筹平台一方面汇聚了大量有趣的项目供他们发掘,另一方面也是一块难得的试金石。中国式众筹之困虽然众筹在国内已经发展了两年,但它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众筹模式在国内相对贫瘠的土壤下很难长成参天大树。首先,受限于信任机制和经济水平的不同,本土众筹平台能够筹集到的资金其实相当有限。另一方面,与不断出现的各种众筹平台和硬件创业孵化器相比,国内原生的好的创意项目却显得寥寥无几,平台们纷纷驾船撒网,但是河里却没有几尾鱼苗。更致命的是,从Kickstarter沿袭而来的靠募资项目抽成的商业模式在国内更是运行艰难。众筹的基本商业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从每个筹资成功的项目资金中抽取一定的佣金。Kickstarter的抽佣比例是5%,点名时间的是10%,追梦网则是6%。根据Kickstarter官方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年其筹资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3.19亿美元,这貌似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是按照5%的抽佣比例计 算,已经4岁的Kickstarter的营收规模不过1600万美元。反观国内,规模最大的点名时间两年来的筹资总额也不过650万人民币,相对于其 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盈利情况并不乐观。中国式众筹未来的两条路抽佣 金这种从Kickstarter沿袭而来的商业模式运行艰难,很多众筹网站也不再寄希望于它。在点名时间成立两周年之际,张佑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点名时间不再对平台上的项目抽成:我们跟很多VC交流,他们都不觉得这种抽取佣金的模式会是一个很大的生意,所以建议我们不要用这种商业模式。事 实上,上线已经快两年的追梦网直到今年年初才开始收取佣金,而在此之前他也曾尝试过许多其他的盈利模式,但效果都不理想。1.做资源平台。把网站上的创意产品和硬件公司、VC结合起来。如果我们将来真的能够做到吸引所有好的项目都在点名时间发布的话,那我们就握有了很大的一块资源,那么从这些资源延伸出来的生意会很多。由于担心对 手效仿,张佑不愿透露点名时间未来具体的盈利模式,但是表示点名时间希望打造一个类似淘宝一样的平台,所以一定会是对B端收费。2.做孵化器。由于掌握着众多优质项目,想要在商业模式上寻求突破的众筹平台未来完全可以投资平台上的优秀项目甚至直接转型成为孵化器。但无论是哪种方式,业内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个***识,那就是仅仅靠抽取佣金的商业模式是行不通的,众筹网站要生存下去,一定要找到其他的盈利模式。 眼下大家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众筹模式在国内还远远没有定型,整个行业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发展到今天,谁也不能打包票说众筹一定能够发展成一门靠谱 的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