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从投机商走向政治家的吕不韦有怎样的典故?

从投机商走向政治家的吕不韦有怎样的典故?

经商的精明与治国的英明,相去几何?

请看大商人吕不韦的从政史,和他主编的《吕氏春秋》。

一、家富千金的濮阳商人

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先秦时候有一个诸侯国:卫。这个地方最初是殷王朝的中心地区,后来周朝建立,周公推行分封制,就将康叔封于此地,称“卫”。

卫国早先也算得上是个大国,可以后就逐渐衰微,地盘也越来越小。到战国中期,已沦为任人宰割的小国。国君的昏庸、无能,贵族政治的腐败、黑暗,使得优秀的人才纷纷外流。而人才流失越多,国家也就越没前途。其中代表人物有吴起、商鞅、吕不韦等。

吕不韦,出生于卫国都城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地处黄河岸边的濮阳交通十分便利:溯河而上,可抵达洛阳(今河南洛阳),那里曾是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战国时,它仍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个繁华都市之一;顺河而下,可通往盛产鱼盐粟帛豆麦的齐、鲁(今山东境内)富庶之乡;向北过黄河,可直驰北方的大都会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往南,黄河水与鸿沟水系、淮河平原水道交通网联结起来。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濮阳人经商致富准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造就了一批商人,濮阳也就成为一个相当繁荣的商业都市。

吕不韦的父亲,就是濮阳的一个大商贾。

在吕不韦生活的年代,卫国已成为秦国和魏国、赵国、齐国争夺的要冲地带。卫国求助于魏国的保护,在魏的羽翼下苟延残喘。卫国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自夸、自傲,相反,它的风俗还常遭到别国的讥议,有人把卫国以及离它不远的郑国所流行的一种音乐,称为“郑卫之音”,把它归入淫邪的一类,属于糜糜之音。

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吕不韦练就了一副精明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他继承父业,以经商为生,奔走于濮阳与邯郸、阳翟(韩国城市,在今河南禹县)之间,成为“家累千金”的大富商。

国运日衰、风雨飘摇的卫国,当然留不住吕不韦的心。他要到外面的世界,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二、邯郸城里“奇货可居”

邯郸远比濮阳繁华、昌盛。它既是赵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南通郑、卫,北接燕、涿(今北京、河北),东连齐、鲁的交通枢纽,是山东各诸侯国中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这座建造于公元前386年的赵国首都,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北面和东面为市区和臣民住宅,西面为王城。王城长1475米,宽1387米,气势恢宏。为当时各国王城之最。据说,从这座大城市里走出来的男人,也像这座城市一样,别有一种气度。尤其是他们走路的姿势、步态令各地追求新潮的年轻人竞相模仿。“邯郸学步”的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一个笑话。

在这座汇聚着四方宾客、八方风物的大城市里,吕不韦寻觅着一桩能够一本万利的买卖。

一日,吕不韦兴冲冲地跑回家,神秘兮兮地问他父亲:“耕田的利有几倍?”父亲回答:“十倍。”他又问:“商贾的利有几倍?”答:“百倍。”他再问:“如果立一个国王,利有几倍?”父亲让儿子这么一个没头没脑的问题给弄懵了,过了好久,嘴里才吐出几个字:“无数倍。”

儿子一笑,一字一句地对老子说:“当今之世,拼命种田,出死力耕作,到头来也只能混个吃饱穿暖。若能买到一个国君,让他听我的,就不仅一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可泽及后代,我就要做这样的买卖。”

原来,吕不韦盯上了正在赵国做“质”的秦国昭王的孙子异人。所谓“质”,就是诸侯国之间结盟时相互交换的人质,他们往往都是些公子、王孙。在本国背约时,人质就要受到惩处。异人是秦昭王太子安国君的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异人排行居中,其母夏姬又不受宠幸,所以被送到赵国做人质。由于异人在国内没有地位,加上秦国又多次进攻赵国,因而赵国也就不善待异人,弄得他处境十分困难。

吕不韦却以商人的敏锐嗅觉,意识到这正是“奇货可居”的。他决定,做一次冒险的但却能一本万利的政治投资。

吕不韦设法结交异人,与异人相处得非常亲密。一日,他对异人说:“现在秦王老了,太子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只有华阳夫人能立太子,可惜她没有儿子。你们兄弟有20多人,你排在中间,又不得宠,还长期在赵国做人质。以后安国君继任王位,你是没有希望当太子的。”异人对这一点早就看得很清楚,沮丧地说:“这又能怎么办呢?”吕不韦随即表示愿意帮助异人回国继承王位。

异人喜出望外,当下就与吕不韦说好,如果事成,两人***有秦国。

为了进一步笼络住异人,让异人对自己言听计从,吕不韦又准备将自己的一个漂亮情人“送”给异人。潇洒、有钱的吕不韦,在邯郸与一个叫赵姬的姑娘相好。赵姬不仅容貌姣艳,而且能歌善舞,很得吕不韦的喜欢,可吕不韦并不是那种能让男女欢爱束缚住手脚的人。

一日,他请异人吃饭,觥筹交错之间,请出赵姬歌舞助兴。赵姬眉眼传情,又频频为异人敬酒,弄得异人神魂颠倒。酒后异人拉住吕不韦的手,请求吕不韦将赵姬送给他为妻。吕不韦假装光火,异人则苦苦哀求,于是吕不韦便顺水推舟:“既然你如此喜爱,我就只能割爱了,送给你吧。”异人千谢万谢,对吕不韦愈加感激不尽。

赵姬后来生下一男孩,名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关于政的生身父亲,有的说是吕不韦,有的说是异人,这里我们不予深究。但不管怎样,由于吕不韦与异人、赵姬之间有过这么一段经历,吕不韦与嬴政之间,也就存在着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

三、咸阳密谋:异人立为嫡子

吕不韦决意从商业买卖转向政治投机。他对异人说:“我家里虽穷,但我想办法去搞千金,为你去秦国游说,让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为太子。”

吕不韦送给异人500金,要他在邯郸广结朋友,自己又用500金买了珍稀宝物去秦国活动。到了咸阳,他去求见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送上厚礼,然后请他们将珍稀宝物献给华阳夫人。吕不韦又通过他们传话给华阳夫人,说:“异人贤智,结交天下的宾客,日夜思念太子和夫人。”

华阳夫人闻知,非常高兴。吕不韦继续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向华阳夫人传话:“我听说,凡是以美色得人喜爱的,终难长久。等到人老色衰,就不会再招人喜爱了。今天夫人深得太子的宠爱,可是没有儿子,应该尽早在诸子中选择一个贤孝的立为夫人的嫡子(正妻所生之子。古代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样,以后夫人立的儿子继王位,夫人就不会失势。现在异人对夫人很贤孝,他自己清楚由于排行居中,不能继承王位。如果夫人立他为嫡子,则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皆大欢喜。异人对夫人会更孝顺,夫人也能终身得宠于秦国。”

这话很有效,深深打动了华阳夫人的心。于是,华阳夫人就对安国君说:“我有幸得到宠爱,却不幸没有儿子。我看异人最贤,愿意立他为嫡子。这样我以后也就有了依靠。”安国君答应了,还与华阳夫人郑重其事地刻玉符立约,以示不再反悔。

异人被立为嫡子,自然欣喜万分。他在赵国更频繁地开展社交活动,结交天下宾客,名声也就逐渐传扬开来。吕不韦则被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请做异人的老师,随时加以辅佐、提携。

公元前257年,秦攻邯郸,秦、赵关系吃紧。吕不韦对异人说,赶快逃回秦国,以免留在赵国遭到不测。吕不韦和异人用600斤黄金打通关节,逃出邯郸。异人的妻子赵氏(即赵姬)带着儿子躲藏到赵国的富豪之家。

异人回到咸阳,吕不韦对他说:“华阳夫人是楚国女子,你既是她的儿子,就应穿着楚国服装去见她。”异人依从吕不韦的话,一身楚服,去拜见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见到异人这一身穿戴,心中无比欢喜,说:“我是楚人,你是我儿子,你穿楚服,我非常高兴。”安国君说:“吾儿可取名为子楚。”异人拜谢。从此又叫子楚。

四、投资回报:吕不韦为相

公元前251年,做了56年国君的秦昭王驾崩,时年53岁的太子安国君继承王位,此即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送子楚夫人赵氏和儿子回秦国。

不知是由于熬白了头才等到即位这一天,因而过于兴奋所致,还是因为长期耽于安乐,一旦临朝就被冗杂的政务所击倒,孝文王登基不过3天,就猝然而死,魂归西天。

吕不韦正处在为子楚被立为太子而洋洋自得的兴头里,没料想,更惊人的喜讯竟然又接踵而至。按秦国法律,太子子楚登基即位。这么多年来,吕不韦苦心经营的,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可他绝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般快,这般突然。

子楚即位,是为庄襄王。新君没有食言,登基后颁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专为吕不韦而发的:“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以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十二个县为食邑。”(后改为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这道命令一下,秦国的文武大臣都惊呆了。因为,在当朝的百官中,没有一人有此殊荣。即使在秦国的历史上,既封丞相又封侯的也仅有2人,那就是魏冉和范雎。吕不韦一介布衣,既无武功,又无政绩,他有何德何能,竟如此青云直上,并集官、爵、封地于一身?

吕不韦心中自然一清二楚:这不过是多年前自己在邯郸所作投资的回报而已。

吕不韦当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罪人,奖赏先王功臣,以及对老百姓施行一些小恩小惠。虽说这是历代国王上台后的一套惯例,作为执政者,吕不韦因新君登基,必须例行这套老办法,但是,这对吕不韦来讲,却还别有一番用意,或者说,蕴含着深长的意味。

吕不韦深知,自己任丞相前,论政绩、武功,一无所有;论影响、地位,也无从谈起。因此,施行“德政”,用“德”、“义”来感召和笼络臣民,就十分紧要。不仅如此,从吕不韦以后的所言、所行看,“德”、“义”在他的思想意识中,还确实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从而,吕不韦给一贯倡导“严刑峻法”的秦国,带来了新的思想色彩;在统治手法上,也有所变化。

庄襄王只做了3年国君就死了,年仅13岁的太子政即位。吕不韦继续任相,并以“仲父”身份辅政。如此一直到王政九年,即公元前238年秦王政21岁亲政。在吕不韦担任秦国丞相长达12年的时间里,秦国的军政大权都操握在他的手中。

五、出色的武功

吕不韦当政期间,秦国在中原地区稳步扩展,并最终在战国后期的整个战局中,确立了主动与优势的地位。

首先,秦灭亡了在巩地(今河南巩县)苟延残喘的小国东周。东周及西周,是战国前期在周王室的领土内分裂出的两个小国。公元前256年,秦昭王灭西周,同年,周赧王死,从此挂名的周天子不存在了。但东周仍遗存着,它的统治者称周公。周公虽不称为“天子”,然而毕竟是周王室的残余,所以他的存在,被秦国统治者视为统一中国的一大障碍。可是无缘无故地去消灭他,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东周竟不自量力地联合各诸侯国图谋进攻秦国。吕不韦瞅准时机,亲自率兵轻而易举地征服东周,将其领地并入秦国版图。吕不韦又下令:将周公迁往阳人(今河南临汝西),让他奉其祭祀,延续着有名无权的周人宗室。

这一措施,显示出吕不韦不同于往昔君王的政治眼光:消灭东周国的实体,却又不绝其宗祀,这正符合儒家“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理想。百余年来,秦国以武力征伐东方各国,在东方国家中留下极其恶劣的印象,人们常斥之以“虎狼之国”、“仁义不施”、“凶残暴虐”。吕不韦此举既铲除了走向统一的一个政治障碍,又为自己树起崇奉“礼”、“义”。施行“兴灭”、“继绝”善举的形象。这种形象,对于赢得天下士人的好感,吸引他们投奔秦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吕不韦可谓是出手不凡。

在灭东周的同一年,吕不韦又派将军蒙骜率军进攻韩国,韩桓惠王被迫将成皋和荥阳(均在今河南荥阳境内)一带割让秦国。秦在那里设立三川郡。成皋和荥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秦国取得它们,便控扼了关西通向关东各诸侯国的一条要道,也为秦国的东进开辟了牢固的前沿阵地。此时,秦国的东部边界已逼近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秦军的锋芒可由三川郡直指魏国的心脏。

次年,即公元前248年(庄襄王二年),吕不韦乘赵、魏进攻燕国、后方空虚的机会,派蒙骜率军向赵、魏两国进攻。很快,秦军就攻占了赵国的太原(今山西太原)、魏国的高都(今山西晋城北)与汲县(今河南汲县附近)。随后,秦军又在赵国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势,先后取得榆次(今山西榆次附近)、新城(今山西新城附近)、狼孟(今山西阳曲北)等37城。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吕不韦令大将王龅进攻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西北地区),将其全部占领,并重建上党郡。同时,又在赵国故地太原及附近一大块土地上,置太原郡。

从庄襄王死至秦王政亲政这段时间内,吕不韦仍然实施“近攻”的方略,即将韩、赵、魏作为主攻目标。公元前245年(秦王政二年),秦攻取魏国的卷(今河南原武城北),斩首3万。公元前244至前243年,秦军接连攻占韩国13个城邑及魏国的田易、有诡二邑。公元前242年,蒙骜率军大举征伐魏国,一连占领了酸枣、燕、虚、桃人(均在今河南延津、长垣一带)、长平(今河南西华北)、雍丘(今河南杞梁)、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等20城,并在那里设立东郡。次年,秦攻占魏的朝歌(今河南淇县)。至此,韩、魏两国的绝大部分与赵国的西部,都归入秦的版图。

其间,秦国还灭了魏的附庸小国——卫(《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年,……拔卫。”而在其他一些记载中,卫已于数年前被魏消灭)。吕不韦将卫君角从濮阳迁至野王(今河南沁阳),让他在那里继续维持着有名无实的君位。这种处理方法,显然与对东周的处置方式有类似的地方,显示了一种“恩”、“威”并施的统治策略,而与秦国过去一味以杀戮为能事的做法有所不同。不过,在对待卫君的态度上,似乎也多少表露出吕不韦对他故国的一种复杂情感。

公元前241年,为秦国东进的形势所迫,赵、楚、魏、韩、燕五国再一次联合起来,向秦国进攻。可是五国联军不堪一击,遭秦反击后,迅速瓦解。自此,东方诸国再也无力反击,只有等待着一个个被秦消灭。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军又向魏国发动多路进攻,占领了垣、蒲阳(均在今山西境内)、衍(今河南郑州北)。昔日兵强地广的魏国,此时只剩下残兵败将和大梁以东的小片地区。

六、卓有成就的文治

如果说,吕不韦执政时期秦国在军事上赢得的胜利,是借助了以往几十年筑下的基础,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应归功于秦军将士的英勇善战,那么,在这同时,秦国在文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就紧紧地与吕不韦联系在一起了。吕不韦给秦国的思想文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写下了一段辉煌的篇章。可以说,假如没有吕不韦,秦国历史上就极有可能会缺少这么光彩的一页。

吕不韦注重文治,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治国为政方面,除主张严刑峻法的法治以外,还倡导加强礼义教化。由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有《上德》一篇,其中说道:“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意思是,以“德”和“义”来引导天下,可以收到不用“赏”、“罚”手段而使民心归善、邪恶不生的功效。这种德、刑并用的思想,与秦国专任刑罚的传统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到对东方六国兼并的策略上,也就形成了刚、柔相济的两手:如同对待东周和卫国一样,除使用武力彻底消灭,有时还加以笼络、安抚。

2.改变过去的文化封锁政策,大量地引进东方国家的文化,特别是他们的各色人才。秦国虽有任用外来人才的传统,但长期以来,为秦国所欢迎的,主要是持法家观点的人物,这使秦国的文化十分单一而贫弱。吕不韦任秦相后,广泛地从东方吸收、引进人才,诸子百家各派人物都欢迎。一时间,天下之士“斐然(原指五色相错的样子,这里形容一种盛况)争入事秦”。据说聚集在吕氏门下的宾客有3000之多,包括了儒、道、墨、阴阳、法、纵横、兵、农、名各家门徒。这些士人在吕不韦周围形成一个庞大的人才库,并担负着智囊团的作用。像后来为秦的统一和秦王朝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的李斯,最初就投在吕不韦的门下。

3.采撷诸子百家的精华,建立博采众长的理论体系。吕不韦执政时期,全国统一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朗,当时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在研究完成统一中国的军事和政治策略,以及统一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统治的问题。吕不韦也在思考。不过,他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方法,来构建他的理论体系。他以为,“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吕不韦知道,人和物,都有其短与其长。只有善于吸取和利用别人之长以补己短者,才能成功,才会得天下。所以他组织手下的宾客,发挥各人的所学之长,著书立说,集百家为一家,编写出了先秦杂家的代表性著作《吕氏春秋》。

秦国早先地处岐山以西,为戎、狄杂居之地。由于地理和种族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迥别于中原的社会风习:民性强悍、崇尚武功。加上地处西陲,与其他国家交流较少,也就造成了思想文化上的落后状况。比如,战国诸子百家的著名人物,没有一个是在秦国的土壤上培植出来的。所以,吕不韦延揽各国人才,对各种学派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实在是秦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一件盛事。而反映战国末期各派思想互相渗透、百家合流特点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出现在秦国,更是为秦国的统一做了思想文化上的准备。由于吕不韦在文化上进行的这项工作,使秦国可以毫无愧色地担当起统一的大任。

下面,就着重地谈谈《吕氏春秋》。

七、《吕氏春秋》的由来和概貌

《史记·吕不韦列传》是这样记述《吕氏春秋》的编纂缘起的:“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倾:向往,钦佩)。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号称战国“四公子”,他们都以礼贤下士、豢养众多食客而著称于世。吕不韦任秦相后,意识到秦国虽然强盛,但多的是武士,文士却奇缺,所以与东方诸侯国相比,有不如的地方。他遂广招宾客,又仿效当时著书立说的风气,让他们编撰了20多万字的《吕氏春秋》。《史记》中的这些记载,使我们对《吕氏春秋》成书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过,有必要补充两点:

1.“四公子”养士主要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而吕不韦养士,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图(比如让其编撰《吕氏春秋》),这是“四公子”所不如的。汉代王充说:“六国之士出齐齐轻,入楚楚重,为赵赵完,叛魏魏伤。”(《论衡·效力》)。意谓战国之时,士人的向背,对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重大。来自东方的吕不韦,当然明了在争夺人才的这一“战场”上,秦国并不占据优势,因而他要广泛罗致文士以弥补秦国文化上的不足,为统一做文化和人才的准备(当然,吕不韦也有吸引人才以扩大自己势力的意图)。从以后的历史看,吕不韦所网罗的人才,也确有为秦始皇所用,成为秦的栋梁之材的。

2.在《吕氏春秋》成书以前,虽然已有诸子百家的许多著作问世,并流传天下,但是像吕不韦那样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写文集的,却是第一回。而且,在现存的先秦诸子著作中,像《吕氏春秋》这样的体裁,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意义上,《吕氏春秋》的编纂和问世,实乃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大创举。

《吕氏春秋》分“十二纪”、“八览”、“六论”3个部分。由于是有计划组织编写,所以在形式上十分整齐。它的原来面貌为:“十二纪”以“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12个季节为“纪”,每一“纪”有5篇文章;“八览”是“有始览”、“孝行览”、“慎大览”、“先识览”、“审分览”、“审应览”、“离俗览”、“恃君览”,每“览”有8篇文章;“六论”为“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似顺论”、“士容论”,每“论”有6篇文章:再加上《序意》(即序言),***有161篇论文。可是,后来在流传中发生了夺佚错落的现象,所以,现存《吕氏春秋》中的“有始览”只有7篇,《序意》也仅余残文。

八、有所选择的杂家之言

在整齐的形式下,《吕氏春秋》包容了相当繁杂的内容。汉代历史学家班固说它是“兼儒墨,合名法”,清代学者汪中以为它是先秦“诸子之说兼而有之”。确实,参加编写《吕氏春秋》的学者来自各方,带来了各种不同学派的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吕氏春秋》的内容,可以看到它还是有自己鲜明的倾向的。它并不是机械地照搬儒家、道家、法家、农家、兵家与阴阳家等的原有观点,而是按照当时的政治需要有所选择和改造。当然,拼凑的痕迹,也是有的。

鼎这里介绍其中的一些观点。

《吕氏春秋》赞同儒家提倡的“君臣之义”,它举了两桩史实来说明这一道理。其一:

春秋时代晋国的贵族智伯被赵襄子所害,晋国的一部分也被赵瓜分。智伯的臣下豫让决心为智伯报仇。他把自己的胡子眉毛全剃光,全身涂黑,又弄得断肢残手,穿上破烂衣服,回到家中向妻子行乞。

其妻见来人模样像讨饭的,可开口说话的声音却像自己丈夫,十分生疑。见此。豫让离开后又吞吃木炭,把嗓子搞坏,让妻子也分辨不出他的声音。伪装成功后,豫让准备去暗杀赵襄子。

这时,豫让的一个好朋友见他如此残害自己,就问他:“你怎么想出这样的主意?”豫让回答:“我要替智伯报仇。”“可是,”这位朋友说,“你这样办简直是白受罪,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你的精神固然可嘉,却极不明智!”这位朋友继续劝道:“以你的才能去投奔赵襄子,赵襄子必定会重用你。到那时,你再采取办法杀死他,不是便当得多么?”

“此言差矣!”豫让反驳说:“照你说的这么去做,简直是出卖新朋友报答旧朋友。为旧君而害新主,违背君臣之义,还有比这种事更严重的吗?这和我报仇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我所以要为智伯报仇,正是为了维护和发扬君臣之义,而不是要走什么捷径。”

其二:

春秋时莒国的柱厉叔为莒敖公的大臣。柱厉叔发现莒敖公并不怎么信任自己,就知趣地辞官而去。然而有一天,有消息说莒敖公被敌人围困,十分危急。柱厉叔立即向友人告别,准备去莒敖公处与其同死。有人劝他:“当初,因为莒敖公不信任你,你才离开,现在你却要去与他同死,这岂不是对你信任和不信任都没区别了吗?”

“不然!”柱厉叔严厉地驳斥道:“以前,因为他不信任我,我才离开他。现在他有难,我若不去,那就恰恰证明他当初不信任我是对的。我就要在这个时刻去与他***患难,用这种行动警示那些不能识别忠臣的君主,让他们内疚、自责。这样,后世的忠臣就不会像我一样被误解。忠臣不为君王所误解,那么,君王的地位就会永远稳固了。”

《吕氏春秋》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做了发展和运用。它说:“古之王者,其所为少,其所因(因袭)多。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审分览·任数》)《吕氏春秋》还认为,君主只要在用人上下功夫,别的事就可“无为”:“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季冬纪·士节》)

《吕氏春秋》还有许多墨家的观点,宣扬了“尚贤”、“非攻”、“节葬”等思想。

法家提倡求实,“法后王”(即注重当前现实),反对空谈“法先王”(效法先王)。在《吕氏春秋》中,《离谓》、《当务》、《察今》、《不二》等篇都阐发了这些观点。法家主张法令划一,君主必须控制权柄和谙熟权术。《吕氏春秋》的《有度》、《慎势》、《具备》、《任数》、《勿躬》、《知度》等篇,就专门谈到以法治国及人君南面之术。

九、杂家的意义

身为秦国丞相的吕不韦,竟又以杂家的形象出现,说明他认识到单纯地用某一家一派的观点来治理国家,是有缺陷的;而秦国只用法家的主张进行统治,也是不行的。所以他提出兼采各家,尤其倡导融汇儒、法两家的政治策略,以有利于统治和管理。《吕氏春秋》其实是吕不韦的一个施政纲领。

可惜,《吕氏春秋》问世没多久,就被秦始皇打入冷宫。原因之一,是吕不韦的施政纲领与秦王政的思想存在严重的分歧(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面《嬴政亲政与独治其民》一篇中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