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为什么很多农村老年人,在上了年纪后会将棺材提前做好?

为什么很多农村老年人,在上了年纪后会将棺材提前做好?

姥爷姥姥住在乡下农村,国庆节回去看望他时,在侧屋的柴房中看见两个红油漆的棺材,着实吓了我一跳。姥爷姥姥身体很好,年纪也并不是很大,都是不到70岁,为什么现在就要将棺材做好呢?当我满怀狐疑地问姥爷时,他拿着他那杆大烟枪敲我的头,说道“这叫寿材”,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给我讲了原因。

一,没有棺材铺,做一品棺材得花好长时间。

在以前农村的老年人,在他们那个年代里,条件很差。农村少有棺材铺,有的话备货也不多,甚至得进城才有棺材铺,才能买到棺材。

但是如果不巧几个老人同时去世,棺材铺的存货是不够用的。如果没有现成的棺材,需要花好几天时间才能做出来,还得加钱赶工。

而且棺材的规格、装饰等的差别很大;比如棺材板有三寸厚、四寸厚、五寸厚等很多规格,棺材外面,雕刻的雕工,油漆的色彩,等都有讲究,做寿材的木料需经过干燥处理,不然容易变形,且重量非常重,这些都是不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

农村的木匠、油漆工等都是手艺人,量少且不一定在家,在家也不一定有空。

那时候没有防腐技术,碰上夏天,等不到棺材做好,味道就出来了。谁也无法预知自己何时死亡,如果怕到时候买不到棺材,只能事先做好。

还未上漆的寿材

二,避免自己子女为了自己的后事而争吵。

一副寿材在以前的农村是非常昂贵的,甚至在清朝的时候,有人将寿材作为女儿出嫁的家装,并不不妥,故足以显示一副寿材的价值了!

做好的棺材,一般来说会放在柴房等不重要的房间,以免冲撞神灵。

但是,有些老人,会把棺材放在自己的卧室里,听起来很吓人。

那是因为,这些老人相信“收脚印”这种观念,他们有特殊的考虑。

一些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晚上在卧室睡觉时候,被声音吵醒,

听到家里的餐厅、客厅有脚步声,有时候还会听到有人在翻动碗筷的声音。

很多农村老人认为,这是快死的人的魂魄,去他之前常去的地方“收脚印”。“收脚印”的人会去亲戚朋友家等常去的地方,甚至找他做客吃饭时用过的碗筷。

而“收魂”的最后一站,就是此人葬礼所用的棺材。

如果提前做好棺材,那么收脚印的时候就会打开棺材,发出声响。

这个声响会吵醒睡觉的老人,老人就会看见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魂魄。

这个时候,老人就知道了,自己只剩下三天左右的阳寿。

于是,他就可以从容不迫地叫来亲朋好友告别,然后交代自己的后事,最后沐浴更衣,等待归天。

为什么有些人非要到临死前才交代后事呢?这其实也很无奈。

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孝顺,拼命算计老人的钱财。

有些老人禁不住花言巧语,早早就把积蓄分给子女。

但是这些不孝子女,骗走老人的钱财后,就不赡养老人了。

老人只能在贫病交加中悲惨地死去,死去的时候,还无人知道。

有些老人知道自己的子女不孝顺,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就把自己的积蓄,比如首饰、银元什么的偷偷藏起来,

直到临终时,才告诉子女,给最孝顺自己的子女多分配一些。

这些不孝子女,因为惦记着老人还没有拿出来的积蓄,

不敢对老人太过分,以免触怒老人,分到的家产变少。

但是,很多时候,老人走得太急,没来得及告诉子女,就离开人世了。

这在没有医院和医生的偏远山村,是很正常的事情。

很多人曾经在地板下,墙壁夹层中、后院里,挖出来前人埋藏的财产。

可惜老人一辈子的积蓄,没有给到不孝顺自己,但自己还是深爱着的子女。

老人们既不想在生前散尽积蓄,也不想死后儿女拿不到自己的遗产,这样就有点纠结,如果能够知道自己何时离世就好了。

有些老人相信收脚印的说法,他们就这样做,

认为这样就能知道自己,大概什么时候离开人世了。

农村里做寿材的木头早早地备齐

这样也好。

省得不孝的子女们,为了谁出棺材钱、买什么档次的棺材,而争论不休了。

我们现在不觉得棺材很贵,但以前有过多少,买不起棺材,卖身葬父母的戏码。

有些时候,为了省棺材钱,真有一张席子两块门板,草草下葬的。

提前做好棺材,就能避免不孝子女们做出,让亲朋好友左邻右里笑话的事了。

那一辈的农村老人们,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世态炎凉,想明白了。于是,就早做打算,给自己,也给家人,留下一份心照不宣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