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定律

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定律

? 墨菲定律”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和“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三大发明。

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Edward Morphy 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对他的某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一句本无恶意的玩笑话最初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只是说出了坏运气带给人的无奈。或许是这世界不走运的人太多,或许是人们总会犯这样那样错误的缘故,这句话被迅速扩散,最后竟然演绎成: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1-(1-p)n。由此可见,当实验次数n趋向于无穷时,pn会越来越趋于1,即成为必然事件。这一结论被爱德华·墨菲应用于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

墨菲定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预防方法

1.尽量避免感情用事。控制情绪,抵制烦恼。可以遵循以下四个要诀:

照着正确的解决方法去做;

尽量收集资料,找出让你烦恼的原因;

衡量资料的重要性,并找出对付的方法;

观察事情进行得是否顺利。

2.不要冲动地去做一件事,把问题和其他有关系的事情再慎重考虑一遍,如果没有比立刻行动更重要的事,那就立刻去实行。

3.压力太大的时候,稍微休息一下。

4.为了切合实际,不要嫌麻烦,再检查一遍。

5.按部就班地从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找出解决办法,不要妄下断言。

6.和自己的意愿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所做的决定是否违背心意。

作用意义:警示作用

墨菲定律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在企业管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防范墨菲定律可能导致的恶性后果,必须从行为、技术、机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入手,而对其在思想心理上的重视无疑要放到首位。

防微杜渐,小的隐患若不消除,就有可能扩大增长,其造成事故的几率也会慢慢增加。这对于巨大、复杂的技术系统来说尤为可怕。

看淡压力,持平常心。因面临压力太大而心态失常,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守正安分,不图侥幸。侥幸心理是一种不想遵循客观规律、只想依靠机会或运气等偶然因素实现成功愿望或消灾免难的心理。它使得人们投机取巧、明知故犯、不讲因果、不守规则,变得懒惰懈怠、好走捷径。因其只依赖偶然因素,所以它必然不遵循因果规律,轻视或放纵隐患,在现实中往往如墨菲定律预言的那样事与愿违。

借鉴意义

在心理学上有一定根据,即负面心理暗示会对人的心态及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诅咒”,就要有坚定的自信,稳定的心态,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肯定式的语言做表述,对自卑感等负面情绪或不良念头采取零容忍策略,一旦察觉立即打消。即便遭遇挫折,也要有“尽人事听天命”的觉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勇敢应对,始终以正面、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哥伦比亚号灾难事件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的时候,在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出了事故,导致航天飞机上6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该事故也充分印证了墨菲定律—这种复杂的系统出事是不可避免的,不是在今天,就是在明天,出现事故也是合情合理的。在该次重大的事故之后,人们开始寻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理解的,相信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出了一次航天事故就放弃整个航天事业。这种灾祸的发生几率,其实和中彩票的概率是一样的,虽然都很小,但是如果平时不注意扫清死角,消除那些不安全的隐患,那么事故爆发的概率就会累加起来,最后肯定来个大爆发。

“帕金森定律”是“大企业病”、“官场病”、“组织麻痹症”的别称。它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在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它常常被人们用来解释组织或者官场内,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以及结果。

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在一个组织内,一个平庸甚至不怎么称职的领导或者官员,一般有这三条出路可以走。

第一条出路,自己主动申请离开这个职位,也就是把位子让给那些胜任且能干的人。

第二条出路,让一个相对比较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来胜任工作。

第三条路,是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也就是比较听话,且能力一般的人,当自己的助手。

逐条看,这第一条出路,是不可能去走的。因为那样做,会丧失掉许多权力,甚至丢掉权力。很多人压根就不想这样做。

至于第二条路,也是不能走的。那个能干的人,以后会有很大几率会成为自己的对手。

看来看去,只有第三条路,才是最合适的。结果就是,两个能力平庸的助手,分担了这个不称职者的人的工作,他自己还能高高在上,发号一些施令,下面的人也会听。而且下面的人,不会对他的权力,构成什么威胁。

而同时两个平庸的助手,虽然他们能力上没有多少,但是他们会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下去,最后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机构臃肿不堪、人浮于事、相互推诿扯皮、并且效率极其低下的管理体系或者系统。

结论是:在组织内的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的结构一样,进行不断增多。组织内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表面上看起来,每个人都是很忙得,可是组织效率,反而是越来越低。

上面说的很简单,实际上,这个定律还有很多具体的定律和知识。例如“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等等。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博士在研究组织人事晋升相关现象后得出的结论。在各种组织中,员工往往被提升到不称职的地位,因为他们习惯于提升某一级别的称职人员。彼得的原理有时被称为“攀登”理论。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一个称职的教授升任大学校长后无能;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升任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一旦相当一部分人被推到了无能的高度,就会造成组织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脱颖而出、停滞不前。把员工提升到一个不能很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上,不是对自己的奖励,而是对组织的损失。

对一个组织来说,相当一部分人员一旦被推到不称职的地步,就会造成组织人员臃肿、效率低下,导致平庸之人脱颖而出、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以贡献为基础”的晋升机制。因为一个人在某个职位级别上做得很好,所以不能推断他一定能胜任更高级别的职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员工的能力和水平,把他们安排到能胜任的岗位上。

不要把岗位晋升作为奖励员工的主要方式。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奖励机制,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候,当一个员工被提拔到一个不能很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时,不仅是对员工的奖励,也是对企业的损失。

“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知识,剩下85%则要依靠优秀的人际关系、处事能力和情商。”卡耐基认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他能把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往往都是情商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