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文学家,他进入人们的视线里,小名犬子也为人所知。由于当时司马相如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所以大家就都效仿他,称呼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犬子这个词也沿用到了今天。
在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名字贱好养活,像什么狗蛋啊,三毛什么的,这也算是父母的一种希冀吧,现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有这个习惯。不过孩子可能会不接受,因为名字伴随自己的一辈子,有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很难听。司马相如就是这样,他的小名是犬子,后来他长大了,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就给自己改名为司马相如,因为他的偶像是蔺相如。
后来司马相如名气大燥,他那上不了台面的小名竟然也能被人们用于殿堂之上。当时的司马相如是一个大文豪,对于人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人们知道他的小名之后,就用犬子来形容自己的儿子,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司马相如一样成为一代文豪。犬子这个词一时之间不再跟粗鄙低贱有关,而是变成了一个风雅的名词。
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还有其他一些词语是谦称的,比如说家父、家父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注意喔,是自己父母,如果你想问候别人的父母,那么应该说的是令尊、令堂,免得闹出笑话来。其实很多的称呼都跟犬子一样是有典故的,后人觉得很有意义,于是就被沿用至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