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婆媳矛盾,不可小觑。如果婚姻中出现婆媳矛盾,感情或多或少将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能导致婚姻破裂。而在婆媳大战中,婆婆的战斗力超乎想象,处于弱势的往往是儿媳。
女人嫁给男人,发自内心想过安稳日子,可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打造幸福婚姻,仅有恩爱的夫妻感情并不够,还需要有和睦的婆媳关系。有些夫妻原本相敬如宾,因为没能处理好婆媳关系,结果日子过成一地鸡毛。
如果说女人遇到一个好老公是运气,那么遇到一个好婆婆才是福气。能有个明事理的好婆婆,不但少了婆媳矛盾的烦恼,即便夫妻间有个磕磕绊绊,在婆婆的维护下,丈夫都不敢明目张胆犯错。
然而,人有自私的一面,大部分婆婆本能地对儿媳有排斥感,喜欢摆出长辈的架子压制儿媳。在她心里,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区分得很清楚,儿媳女婿不管孝顺与否,都无法得到婆婆一视同仁的对待。
02
赵莉与婆婆做了12年婆媳,原以为是块石头也被捂热了,却没想到婆婆的心比石头还坚硬,对儿媳还和以往一样呼来喝去,只是这一次,赵莉坚决不肯再逆来顺受,她大年三十提出离婚。
说起来,赵莉和婆婆的矛盾从第一次见面就结下了。当年赵莉是年轻貌美的厂花,和同事吴刚确定恋爱关系后,欢天喜地跟着他回家见公婆,然而婆婆一脸傲慢,嫌弃她是农村姑娘,虽说后来在吴刚的据理力争下总算过门,可婆婆对她的态度始终冰冷。
婆婆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在家里说一不二,即便对公公也是时常批评挖苦,赵莉的处境可想而知。吴刚知道母亲的秉性,刚开始还懂得维护妻子,时间长也麻木了,留下赵莉一个人与婆婆斗智斗勇,不过她根本不是婆婆的对手。
都说母凭子贵,可即便赵莉为婆家生下儿子,依旧没能得到婆婆高看一眼。在婆婆心里,她早有孙子了,大姑姐因为没有婆婆,儿子出生后一直放在娘家养,婆婆为了显出亲昵,不让外孙叫自己外婆,而是以奶奶相称。
03
一段关系,如果实在无法磨合,最好的方法是远离。赵莉失望之下,宁愿租房住,也不愿再寄居在公婆屋檐下看脸色,她将儿子送去全托,努力挣钱积极生活,不指望公婆,也权当自己没有公婆。
或许人年纪大了,脾气也会变得柔和,公公去世后,婆婆居然对赵莉和颜悦色起来,除了主动打电话问候,还隔三差五拎着水果来看孙子。看到婆婆主动示好,赵莉自然不好再记仇,谁知婆婆趁机提出要来她家养老,加上吴刚的软磨硬泡,赵莉一时心软同意了。
可赵莉没想到,她这是给自个儿挖了个坑。自从婆婆住进来,大姑姐时常拖家带口来蹭饭,只要他们一来,婆婆就念叨着加菜。赵莉夫妻俩每月那点工资,既要供房贷还要养老人孩子,本就不宽裕,如今更是经济紧张,老房子的租金婆婆留着零用,她才不管家里的情况。
但凡婆婆懂得体贴儿媳一点,赵莉都不至于生气,她每天12小时两班倒,已经够累了,回到家还要照顾一家老小。婆婆每天悠然自得,除了跳广场舞就是打牌闲逛,家务活完全不伸手。
04
赵莉不是铁打的,长期超负荷运作身体总会吃不消,和吴刚商量等年后辞职换份轻松点的工作。婆婆听到后非但不关心儿媳身体,反倒说她越过越娇气,赵莉要不是运气好嫁给了儿子,现在指不定还在农村下地干活。
对于婆婆的尖酸刻薄,赵莉早习以为常,婆婆一向如此,说话做事总爱占上风,吃不得一点亏。偶尔赵莉忍不住回怼几句,吴刚便批评她不该和上年纪的老人计较。
转眼到了春节,赵莉强忍着身体不适,着手准备年夜饭。她以为即便婆婆不伸手,大姑姐怎么也会来帮帮忙,可是她望眼欲穿,也不见来人,只得拨通电话,催促大姑姐来搭把手。
大姑姐来了后,刚卷起袖子准备干活,被婆婆拦住:“你弟媳厨艺好,过年她做饭。你在家打扫卫生累坏了快坐下歇歇,以后别犯傻,有事就让孩子爸去做。”
听到这话,赵莉站在厨房里眼泪直流,她家里家外忙碌,落不到婆婆一句心疼的话,有几次她只不过让吴刚洗个碗,就被婆婆批评说不该使唤男人做家务活,可她对待女婿却不是这套说辞。
05
思前想后,赵莉明白了,在婆婆心里,女儿儿子是自己的孩子,而儿媳女婿始终是外人,所以他们受累是应该的。当她向吴刚倾诉内心委屈时,以为能得到些许安慰的话,谁知吴刚不耐烦地说她大过年没事找不痛快,不就做几顿饭,有必要斤斤计较吗?
身体上的不适,加上心里的委屈,彻底让赵莉情绪崩溃。在这个家里,她像一个免费保姆,任劳任怨伺候老的小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丈夫轻飘飘的几句话,击垮了她对婚姻所有信念。最终,赵莉在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上,当众提出了离婚。
在婆媳相处中,最怕双标,很多婆婆习惯将儿媳的缺点和女儿的优点作比较,然后得出儿媳不如女儿的结论。甚至一边抱怨儿媳懒惰不做家务,另一边却给女儿灌输嫁到婆家别做家务的思想。
父母疼子女没错,可要站在公正的角度,一味地偏袒自家孩子,将儿媳女婿当外人,不仅无形中培养了子女自私的性格,还阻碍了他们通往幸福的道理,因为没有谁愿意与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相伴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