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为什么感觉农村不养老人的那么多?

为什么感觉农村不养老人的那么多?

你从哪里感觉出农村不养老人,农村老人年龄大了,生活不能自理了,一没有经济来源,二没有生活保障,祖祖辈辈不都是老人的儿女给他们吃,给他们喝,冻不着、热不着照顾到他们走的。

你现在不是农村人,上三辈也是农村人,有什么感觉提这样的问题?

你在哪里看到“农村人不养老人”?

提问题要实事求是的说,不能哗众取宠瞎忽悠;伤害“农村人”的感情生活!

我的父母都生活在农村,每年我都要回去十几趟,去看望父母;毕竟他们年龄大了(父亲90岁,母亲87岁),父母的养老生活,我们兄弟都自愿给钱,从不过问谁给多给少;基本上每年给父母16000元以上,加上父母俩人的“国家基础养老金”,每月398元,农业种粮补贴1200多元,父母一年的生活费将近22000元左右,基本生活能解决;而且略有积余款。父母在农村的主要开支,就是人情世故往来,随份子钱比较多;有时发觉他们开销大了,都主动承担下来;随手再给点钱,不让他们为钱而困。

我原来生活的村,也有十几个村民组,近600多户人家,二千多人口;从小到大在那块土地长大,我的发小同学还有许多留在农村发展,他们的父母在世都有八十岁左右了;我每次下乡回家,一路上都要遇到很多熟悉的老人,坐在大门前打牌或淡心;这些老人几乎都是领“国家基础养老金”,每月108元;而他们的子女绝大多数都是外出打工,剩下的老人们在家“看家护院”;他们的生活来源,基本上和我父母一样,儿女到月按时给钱,让他们生活。就是有些儿女不给钱,但是在外出打工时,也给他们买好了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加上老人们每月还有一百来元,在农村过日子还是可以的。

我的舅舅、舅妈都在农村,现在年龄大了,不干农活了;生活费有儿子们到时就给,他们过得很快乐!

我原来住的村民组,大约有140多人,其中七十多岁以上老人,有三十多人,我地的风土人情乡风很好,儿女们对父母都比较孝顺,如果你不孝顺父母,虐待老人,你一家在村上就混不下去;就连他们的子女岀门都要“低着头”走路,就怕别人指指点点;别说与村上人打交道了,人人都会指责他们的行为;逼得他去承认错误,去赡养父母,包括生病就医。

现在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的丧事办不起,正常一户中等人家,办一场丧事,至少要花费六万元以上,有的大户甚至超过十万元以上。

我地紧邻江浙沪,劳动力基本上都去了那里;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基本上留下来,让老人们代种代荒,有些人家干脆种上树;还有些人家将承包地,500元一亩租给别人“挖塘养鱼养虾”,以前“鱼米之乡”,现在粮食全靠外购;人均土地太少了,种地养不活人,不如进城打工挣钱来的快;现如今,这些人在外每年的收入,至少在七八万元以上;80%的年轻人在城里参加了社保缴费,以后退下来也有养老金生活,他们并不担心将来的生存问题,有许多家庭在城里都购买了商品房,就拿我村民组37户,除了几户无外出打工的,其他都在城里有房,当然了也包括我兄弟们,都买了两套房。

有些人,一天到晚黑农村人,说老农民多么辛苦;其实你看到的是“黑暗一面”,而现在真正的农村人,只要你不懒,身体 健康 无大病,一年的平均收入绝对比城里的“一般家庭”好,甚至好几倍。

我们村在当地还不算太富裕,但是家家户户都盖二层小楼,也添置家庭“代步车”(基本上锁在车库,过年过节开开),真的农村人的精神状态很好,以后大家不要埋汰农村人了;有些农村人看上去穿的不怎么样,但是你口袋里的钱,真的还没他存的多,只不过他们低调做人罢了。

以上是我对家乡农村人的了解,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吴村,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实地考察考察,了解他们的生活!

配几张春节拍的“照片”给你们看看:随手拍

蟹苗塘

父母种的油菜

我家的1994年建的老宅

堂弟的车子

我兄弟的车

父亲90岁在晒太阳

我母亲87岁还在忙

堂弟家的住房车子,城里也有房子

这是本人

应该承认,农村不好生养老的比城市里要多得多。究其原因,跟钱有一定关系。

城市里的老人大多都有退休金,某种程度上还真应验了那句话:养个老人比养猪强。(话糙理不糙)。

相比之下,养一个农村老人,除了投入还是投入,根本谈不上“经济效益”,做的好的只有一份“精神效益”,呵呵!孰轻孰重,尽人皆知。

客观条件在那里摆着,谁也别拣好听的说。每个人的暮年,都是一场腥风血雨,而农村老年更甚。

这个提问有点夸大,不符合实际。养老是传统美德,据我所见所闻,农村有良心有孝心的儿女还是绝大多数,只有极个别人忘恩负义,对父母不孝不敬,不管不问,有钱买楼房,没钱养爹娘,有钱去烧香,没钱孝爹娘,甚至虐待爹娘。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虽然不一样,有儿有女的大多是居家养老,享受天伦之乐。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进住养老院,由政府包养。

城市不用儿女养老人,农村老人儿女不养还有谁去养?

有人在讽刺笑话(养儿防老),有人在讽刺说道(儿不养老),

你这个题目好像有点问题,我听说过有对老人不好的现象,但一直都是儿女们养的老人。好像是城里人对老人很孝道,说白了还不是用的他们的退休金送到养老院养老,有的直接送到医院请个陪护了事,如果老人一无遗产,二无退休金好在哪里?

城里人养老人吗?不都一样因为留在家里障眼都拿老人的养老钱送去养老院的吗

城里人要是没有退休金,不养老的更多

你搞调查了吗?怎么得出那么多的结论,所占比例是多少?多少家庭多少人?不能随意下那么多这个结论吧。

现在农村年轻人,对父母是生不养老,死后,硬拼风水。其实是一个极端的目的一一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