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错觉加虚构的结果。下面来看船夫的分析。
大部分人了解三国时期这段历史,都是通过小说《三国演义》,所以从传播角度来说,作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传播性而言,绝对算得上古典文学中数一数二的存在。但也正因为如此,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夸张和虚构手法,让很多人将小说与真实的历史相混淆。将小说看成了历史,就很容易闹笑话!
小说想要还看,尤其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就需要无数人物来撑起这个故事,而要想故事有趣吸引人,那就只好把人物塑造的更加鲜明。说白了就是武艺更高、武器花哨,经历曲折,翻来覆去就这两三样。
比如英雄的武器就不能有重复的,所以刘备是雌雄双剑、张飞是丈八蛇矛、关羽使青龙偃月刀、赵云耍龙胆枪、吕布用方天画击等等,你会发现竟然没有一个重样的,这点明显就是作者的艺术想象。因为战场厮杀讲究的不是好看,而是好用!
而最好用的武器往往最普通,三国时期最常见的武器不外乎是矛、槊和戟等简单常用的兵器。但如果用在小说中,赵云持一根长槊拍马出阵,吕布拍马也持一根长槊,岂不是很无趣,换在古代,茶楼里就该给说书先生起哄了。
再比如草船借箭的是孙权,火烧博望坡的是刘备,赤壁之战是人家周瑜放的火,空城计也是剽窃魏国名将的故事,但作者为了塑造人物的英雄形象,把这些一股脑的都放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因而塑造了一个智慧近妖的人物,还为了玩悬念,没事弄个箭囊妙计什么的,这要真发生在战场上,武将非两个大嘴巴子扇过去,玩啥虚的,有话直说!
所以真实的三国,也就是历史中的三国,和其他乱世一样,没多大区别,是有很多英雄好汉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但要说多出很多,就扯了。就算是多也很有限,但他们很幸运的被罗贯中选入了他的文学作品中,《三国演义》就如?封神榜?般,描绘了一个将星云集,智星浩翰的精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