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伍迪艾伦38岁,正在渐渐褪去初入影坛的青涩,但还没有成长为全世界文青的膜拜的小老头。此时的艾伦已经凭借先前的三部喜剧片赚得名气,它们分别是1969年的《傻瓜入狱记》,1971年的《香蕉***和国》和1972年的《性爱宝典》。与此同时,艾伦也正在逐步打磨着属于自己的电影风格——话痨,讽刺,快速,有趣。虽然艾伦无数次强调《安妮霍尔》才是自己电影生涯的真正起点,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我们依然能从艾伦早期的影片中觉察到一代传奇的崛起。
在《安妮霍尔》之前,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在与摄影师Gordon Willis合作之前,伍迪艾伦的电影都是以笑话为中心的。此时的艾伦追求语言和视觉上的滑稽感,他只想让电影有趣、让观众发笑,而这也是艾伦衡量自己电影品质的唯一标尺。但艾伦的笑话从不是无脑无心的,他的早期笑话总带着尖锐的讽刺和准确的攻击目标,这在《香蕉***和国》中尤其明显——政治、司法、宗教等等被人尊崇的机构和概念,在他眼中都是可以用来讽刺的好材料。
作为伍迪艾伦早期影片的代表作,《傻瓜大闹科学城》出现在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时间拐点。在1975年,也就是《傻瓜》上映两年后,艾伦推出了《爱与死》。这部影片无论从风格还是主题上都开始背离导演早期的纯粹喜剧,艺术中心开始向《安妮霍尔》时期靠拢。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傻瓜大闹科学城》成了伍迪艾伦纯粹喜剧时期的收官之作,这也使得这部影片具有了怀旧与展望的双重含义。艾伦选择为自己的最后一部纯喜剧影片穿上科幻的外衣可谓一石好几鸟。首先,“伍迪艾伦”与“科幻片”这两个标签放在一起就已经是很老道的艾伦式幽默了,这在四十年后的今天看来尤其如此。你能想象伍迪爷爷执导《复仇者联盟》的样子吗?那样大概会变成《复仇者茶话会》吧。从IMDB提供的数据来看,《傻瓜大闹科学城》的预算只有200万美元,这在现在动辄上亿的科幻片预算面前简直就是个战斗力为负的文弱书生,就连《安妮霍尔》的预算都是《傻瓜》的2倍。但低预算难不倒1973年的伍迪叔叔,因为“科幻”二字对于他来说只是个糖衣,糖衣的意思就是影片的核心在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