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住持笑话

住持笑话

崔莺莺的小丫鬟红娘奉命向普救寺住持询问关于佛事的相关事宜后,在返回的路上把半路拦截她的张生狠狠训斥了一顿,接着她向崔夫人回复罢,又去向崔莺莺回复。

红娘讲述完毕,接着随口向崔莺莺说了一件她认为很好笑的事情。

原来这个搞笑的事就是她归时路遇张生,张生莫名其妙向她作自我介绍,又枉顾礼教、胡乱打听崔莺莺的事情,她直接声色俱厉把张生训斥了一番。

红娘觉得张生很是搞笑,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且红娘向崔莺莺讲完这个笑话,还兀自感叹,张生完全是个不着边际、胡思乱想的傻小子!

崔莺莺听完红娘的话,也跟着笑了,并告诫红娘不要把此事说与崔夫人。

直到这里,我们觉得崔莺莺的反应很有意思,她对红娘讲的笑话没有任何言语上的表态,只是跟着红娘一起笑。

崔莺莺在笑什么?是笑张生吗?她像红娘一样把张生当作一个笑话看待吗?我们都不得知。

甚至崔莺莺对张生的心意如何,也还不置可否,我们也就不甚明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红娘此时是把张生当做笑柄来向崔莺莺谈论的,张生的言行举止和他本人其身,都成了一个活脱脱的大笑话。

看到书中文字,想象红娘一手捂嘴一手捂肚子、笑得前仰后合的画面,我们不禁疑惑:才子张生,又是官二代,为什么在一个下等人小丫鬟红娘眼中成了一个笑话呢?红娘又为什么会觉得张生其人、其举止甚是可笑呢?

就像一种反讽。辛辣的反讽。

作为读书人,还是朝廷大员尚书之后的张生,自恃甚高,一心想要考取功名。

在常人看来,张生自是知书达礼,言行举止也自是应该合乎礼教;而反观红娘呢,只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小丫鬟,平日事务就是端茶送水,文化上理应目不识丁才是。

一般情况下,一个小丫鬟,自是势利无知,即便心灵手巧,也只能是体现在针织缝补上;即便口齿伶俐,也往往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上才较为明显,而在仁义道德等较深层面文化、思想等方面却鲜有体现。

而在剧作《西厢记》中的情况呢?人物设定竟然与一般的认知截然相反,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颠覆式的一种局面。

违背礼教,不知道德为何物的居然是读书人张生;而谆谆训教,满口圣贤言论的竟然是小丫鬟红娘。此反差,不可谓不大也!

好吧,我们可以理解成崔夫人对女儿崔莺莺平时管教严格,不论是生活作风上,还是学习文化上。而作为崔莺莺的贴身丫鬟,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自然深深受到熏陶。

所以严守礼教的红娘看到张生的莫名无状,自是感觉其言行举止不合乎其读书人的身份。既是读书人,却无读书人的举止,在红娘看来,张生可不就是一个笑话吗?

可是试想:红娘只是作为陪读就能学到的圣贤礼教,并严于律己,而自觉才气甚高的张生又为何会如此惘闻?

我们不禁进一步要问:作者王实甫为何如此安排?为何如此反行其道?

细思之下,作者这种反讽笔法其实还挺有意思,反讽的同时,也有点作者自嘲的意味。

为什么?

这不仅仅是剧情发展的需要,也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需要。

我们前面了解到,生活在元朝的作者王实甫,作为一个读书人,其身份比娼妓还低一等,自是比丫鬟身份就更是低得多了。所以张生不如红娘,红娘训斥张生还是比较符合当时社会的情理的。

而一个如此没身份的读书人,又怎么会满口仁义道德,动辄合乎圣贤礼教呢?甚至连仁义道德、圣贤礼教都没有的社会背景下,张生他一个读书人又怎会去虔诚敬守呢?

———那不是更搞笑了吗?

所以,这种情况是符合当时元朝社会的现实认知的,尤其从杂剧演绎审美来看,也是符合当时元朝杂剧舞台下一众观者的心理认同的。

王实甫这种反讽的笔法,不仅真实再现了元朝读书人的现状,也反讽了这种现状,让人在滑稽搞笑之余,深刻体会这种笑话背后的读书人的悲惨境况。

另一方面,作者还在描画红娘年少单纯之余,还塑造出红娘这个一心维护崔相国的家族声誉和崔莺莺小姐声誉的正统形象。

红娘忠心护主,更加忠心并全心维护封建社会正统礼教思想。

身为小丫鬟的红娘,很讽刺地成为了正统礼教思想的化身,作者也为红娘在接下来的剧情发展、矛盾冲突中所起的巨大的作用,先做了很好的铺垫。

品读《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