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两名“精日”男子身穿日本军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日守军碉堡前摆造型拍照,引起网友愤怒!
从网友爆料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两名男子头戴侵华日军军帽,其中一男子手持军刀,另一人拿着带刺刀的步枪,上面绑着日本“武运长久”军旗。
随后,从警方通报来看,其中一人竟然是四川人。
小编不禁想起八十年前的一幕。
1937年,一个戴着眼镜、满口四川话的小个子,带领一支部队,徒步急行军,走了整整50天,他们的方向是最东方。
那里,淞沪会战炮声隆隆。
他的士兵,个个都是衣衫褴褛,有的还打着赤脚,背着干粮、盐巴,枪也是简陋的汉阳造。
这个小个子就是川军将领杨森。
他对士兵们说:“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杨森的川军第20军是川军中最穷的部队,装备也最差。在杨森的率领下开赴上海参战。该军也是第一支出川抗战的部队,全师四千余官兵,在淞沪会战之中,浴血沙场,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又有一批四川壮丁加入这支部队,继续打了三次长沙会战,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山崎大队。
这些壮丁是哪里来的?
都是来自四川的穷苦人家。
有一份抗战文物《告成都市的壮丁同胞》更是感人至深,其中写道:
“这不是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内战,这是不愿意做奴隶的中国人,反抗日本鬼子灭亡我们的民族战争!
壮丁同胞呀,人生必有死,就看生得有没有乐趣,就看死得值不值。我们上去吧,我们上前去吧!”
其实,最让小编感动的是,公告上的一行备注小字:“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这些同胞字都不认识,却知道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比今天受到高等教育,却在精神上成为日本人的“精日”强多了。
据四川省档案馆编的《抗战时期的四川》,抗战期间四川壮丁人数高达319万人,数量全国第一。
四川安县青年王建堂也是壮丁中的一人,临行之前,其父亲用一块宽大的白布制成一面大旗,赠送给他。旗上竟然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出征旗的右上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左上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可谓是旷古未有!
“无川不成军”,全国抗日军队中每不到10个人中有一个是四川人,60万川军出川抗战,为国捐躯者26.3万余人!
最后问一句,穿着日军军服拍照的四川娃,对得起川军英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