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著名宝藏配角演员杨新鸣的文章中,发现好多人都以为他是台湾省人。一看就知道,八成又有人将杨新鸣认成金士杰了。
老杨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之所以被认错,除了在相貌上和金士杰有些相似之处之外,关键是演技上,杨新鸣和金士杰都属于卓越的演技派,而且在近些年的影视剧中两人还都经常出演让你印象深刻的配角。
不过,如果我们只用演技精湛的演技派来定义金士杰的话,那无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的身份有些特殊,养过猪、当过兵,关键他还是台湾省话剧和剧场文化的奠基人,堪称台湾话剧教父级的人。
金士杰在台湾省文化界和影视界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口碑,之所以晚年经常在各种影视剧甚至烂片中出演配角,那还要从头说起。
一、 眷村的故事
金士杰祖籍安徽合肥,父母1949年到了台湾,1951年生下了金士杰,他在家排行老二,金士杰的童年和他未来的搭档林青霞一样,都是在眷村度过的。
眷村是一个很特殊的村,是移居台湾的大陆人聚居的地方,往悲观了说,眷村那里是没有祖坟的,因此眷村里充满了乡愁的气味。
在眷村这个充满乡愁的地方,金士杰从小就有不同于一般小孩的情绪,文艺或者愤怒,间或有之。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编故事,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天赋还是一种书读多了往外溢出的反应,或者说他就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一样,内心充满了孤独感。
高中毕业后,金士杰放弃了联考(高考),他认为去读大学然后谋求个高薪工作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人总要做出一番事情的,而不是随波逐流。
金士杰选择了读农专的畜牧科,学的是兽医,但在上学期间她几乎都是在书店和电影院里度过。
毕业后金士杰收拾行囊准备前往台北寻找自己的梦想,父亲并没有拦阻他,但望着父亲不舍落泪的背影,金士杰改变主意,先尽孝道再寻求前途。
金士杰开始了养猪生涯,在牧场干了一年多。养了猪,服了兵役,27岁时,他终于下决心去了台北。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也告别了正常人的生活,直到三十年后才回归。
二、 话剧拓荒者
不知道是时代选择了金士杰,还是金士杰恰好瞄准了时代,
七十年代末的台湾省,正处于社会从僵化到活跃的过渡期,尤其是在文艺圈更是百花待放。
金士杰想编故事、说故事和演故事,这个梦想实现的舞台除了电影就是剧场,他加入了耕莘实验剧团,随后由于创办人要出国进修,随将这个剧团交给金士杰管理。
说是剧团,用金士杰的话说,简直就是丐帮大会,排练场所是个破地方,剧团的成员做什么工作的都有,穿的衣服也是很不讲究,不过这倒符合金士杰身上的“眷村气质”。
金士杰一边做搬运工,一边操持着剧团排练,每到收工,当工友们在宿舍里吹牛喝酒聊女人时,金士杰却在一旁默默写着剧本。
1980年,剧团改名为兰陵剧团,其名字来自于《兰陵破阵曲》。随即当年剧团排演了金士杰创作的剧目《荷珠新配》。
不得不说,金士杰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荷珠新配》取材于京剧曲目《荷珠配》,是讲一个善意欺骗的故事。但金士杰汲取了传统文化营养之后大胆改编,将故事套在现实社会中,用一个司机和一个小姐为载体讲了一个恶意欺骗的故事。金士杰用此剧讽刺了转型社会中一切向钱看的风气。
传统结合现实,荒诞加讽刺,是最容易出效果的,《荷珠新配》一炮而红,兰陵剧团成为台湾话剧和剧场文化的先行者,金士杰成为台湾话剧的拓荒人。台湾著名的剧作人顾宝明、李国修、杜可风等都曾参加过兰陵剧团。在兰陵剧团影响下,赖声川也在随后几年成立了著名的“表演工作坊”。
但在取得成功之后,面对如潮的赞誉,金士杰却陷入痛苦,他认为自己只是浪得虚名,表扬和名气只会让他更加痛苦,于是他去了日本进修默剧。
所谓天才,他们总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大家不看好话剧的时候,他去做话剧。当话剧红了,他却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转身离去,而不是趁着红捞一把。
三、 永远的江滨柳
八十年代中后期,金士杰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表演上,他有一部代表作不得不提。
当然是《暗恋桃花源》,这部赖声川执导的话剧在台湾省屡演不衰,成为表演工作坊的镇团之宝。
所谓《暗恋桃花源》并不是单纯爱情戏,相反却像一个闹剧,但在闹中有静,乱中有情,是结合了艺术和商业的完美之作。
《暗恋桃花源》能成为台湾省话剧的的代表,当然也离不开几位著名演员的卓越演技,李立群、顾宝明和金士杰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也被称为台湾话剧界的三位泰斗。
这其中最被认可的还是金士杰,《暗恋桃花源》三度排演,分别是1986年,1991年和1999年,饰演云之凡的女主角从丁乃竺、林青霞到萧艾,再加上1992年林青霞主演的电影版,相当于跨度13年的四个版本。这四个版本里,饰演男主角江滨柳的始终只有一个人,金士杰。
因此,金士杰也被称为“永远的江滨柳”。
金士杰在话剧舞台上的经典作品还有和李立群合作的《这一夜,我们说相声》,还有他第二个满意的话剧作品《相约星期二》。
四、 苦行僧
虽然拥有极大的声誉和口碑,而且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出名,但金士杰却一直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他不讲究穿,他认为穿新衣服很丢人,很娘,穷穷的脏脏的才比较男子汉。穷才是美,穷才能保持一种傲气。
他不讲究吃,在兰陵剧团草创之时他为了节约开支总去朋友家吃剩菜剩饭,而且和朋友约法三章,不许做新菜,不定时,不寒暄客套。他喜吃剩菜的名声传出去之后还出了笑话,去吃喜宴,吃到一半他有事要离开,主人家赶紧招呼打包剩菜给金老师带走,金士杰连忙阻拦:桌上其他客人还没吃完呢。
哪怕到了新世纪,金士杰依然不会开车、不用手机,甚至于连他家的家具都是朋友们送的二手货。
金士杰的理解是:一朝麻雀变凤凰,那是明星,只有穷,才能代表大众。
五、 最有质感的配角
文艺青年认识金士杰多半是从《暗恋桃花源》开始的,而普通青年认识金士杰,可能很多都是从《黑金》开始的,还记得那句台词吗“你害我背黑锅”。
金士杰是话剧演员,当然也接演电影和电视剧,但是数量和频率都不是很高。但当他步入花甲之年以后,他却频频接演影视剧,而且大小角色不挑,剧本也不挑,甚至一度接演的烂片成堆。
虽然金士杰出演的电影并不是每一部都有水准,但他始终是电影中演技最有质感的那一位。
相信凡是看过电影《绣春刀》的朋友,都一定会对那个男六号魏忠贤的演技表示赞赏,疯癫中带着冷静,气势中带着狡猾,堪称是对这个死太监的绝佳演绎。金士杰也凭这个男六号获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此外,《师父》《胜者为王》等电影中金士杰也都有杰出表现,凭借《师父》他获得了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
金士杰接戏似乎从不考虑角色大小,也不考虑导演水平。在《唐人街探案》中他演了一个搞笑又强势的闫先生,很出彩但戏份很少。
在正午阳光的电视剧《外科风云》中他饰演了形象复杂的修敏齐,同样,虽然演技很有质感但戏份也不多。
金士杰甚至还出演了《猛虫过江》等烂片,这让很多人不解,这位台湾省的话剧教父,为何会屈尊出演如此多的配角,甚至不惜狂接烂片。
六、 回归生活
说来也有意思,金士杰终于回归了正常生活。
金士杰的感情生活很简单,他曾经打定主意坚持不婚主义,在46岁时他遇上了大他六岁的演员叶雯,两人谈了十年恋爱,最后以2006年叶雯因抑郁症自杀结束。在告别仪式上,金士杰为叶雯宣读了他的“最后一封情书”。彼时的他依然还保持着文艺青年的情愫。
2009年,已经58岁的金士杰遇上了小他25岁的学生涂谷苹,他居然坠入爱河决定结婚,然后像一个懵懂的普通青年一样拎着点心到涂谷苹的家里提亲。
当金士杰步入花甲之年的时候,涂谷苹为他生了一对双胞胎,而金士杰也终于彻底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他为了接送孩子学会了开车,为了向老婆报告行踪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当然,为了赚钱让孩子过好生活,他开始接很多戏,不拒绝烂片。
回归正常人生活的金士杰,似乎没有了傲气,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半老头,但对于他的影迷来说,这样的金士杰更让粉丝们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