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一幅当代乡村生活的优美画卷——读齐延龄短篇小说《冬至》

一幅当代乡村生活的优美画卷——读齐延龄短篇小说《冬至》

一口气读完齐延龄的新作《冬至》(短篇小说 发表于《天津文学》2021年第一期),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生活画,又仿佛聆听一曲淡淡的伤感的田园牧歌。娓娓道来的故事,品一品,如同一杯茶清醇可口,喝下去,又婉如一杯酒,使人沉醉。勿容置疑,这是一篇令人回味,令人思索,令人喜欢的优秀的短篇小说。

《冬至》一个意味深长得令人沉思的故事。仿佛讲叙的是你我身旁邻家的故事,又仿佛是叙说的是一个我们渴望着,也是我们经历过的人生片断,似乎伸手可触,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是一个典型的“这一个”,是一篇以小见大,典型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截取一个独特的生活场景,以个体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的生活群像。

“阳光明媚的冬至下午,单瘦的秋月扭动着细腰收拾晒干的黄灿的谷子六龄儿子蹦跳着向秋月走来。暖融的太阳爬上秋月的脸庞绽出灿烂的笑容……秋月的日子如挂在墙壁上的串山辣椒,红红火火。”小说一开篇就用散文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了生活情趣的生动的生活场景。在冬至这样一个有些寒冷却充满了生机和渴望的特别的“节气”里一个少妇和她可爱顽皮的孩子在不同的心思下等候着这个家的男主人的归来。故事就此展开。

我们不能不说,作者选择的场景是花了心思的。作者的叙事不紧不慢,笔调老道,颇具大家风范。

秋月是一个善良,体贴,勤劳,贤惠,还十分细心的女人,是一个有着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好女子。她甚至对自家男人的脚步声也熟悉到了然于胸。她心中责怪二嫂不晓得心疼自己的男人,“秋月羞涩一笑,我家冬瓜走路有点特别,脚步碎又重,“啵咚啵咚”地响。”短短一句,传神地写出了一个乡村少妇的满足和自豪以及渴望,他的这一切来自于他家男人冬瓜。而冬瓜的憨厚健壮也跃然纸上。

而作为与秋月相对照的“二嫂”,通过秋月的心里描写闲笔般作了介绍“秋月知道二嫂在撒谎,自从二哥两年没回来‘贺冬’,就没‘晒冬’了(晒冬,花石习俗)。二嫂心不坏,人懒,爱洋气,不关心二哥,还有这张嘴碎,尤其这二年,尽笑话村上的女人……一个虚荣,充满现代病,看重金钱,轻视 情感 ,已开始丢掉乡村女子最宝贵的朴实、贤惠的另一类乡村女子二嫂的形象跃然纸上。

接下来小说通过秋月爬上屋前的高坡遥望男人的身影,刻画出一个思念男人回家的急迫心情。通过她的思想,从她遥望不见男人的失落,熏男人喜欢吃的腊味准备下酒菜,描绘出秋月对家的经营,对爱情的经营,你看她是多么用心,心里装着男人的喜好,仿佛在这个时候男人是他的全部。同时通过回忆一次她和冬瓜找二哥喝酒在门外听到的情形——也就是二哥家里的冷火没烟和二嫂对二哥在外面收入和生活的咄咄逼问,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作者通过二嫂的碎嘴的讲叙“菊嫂”和“吴嫂”(她们的男人也都在外面打工,但已回来)迫不及待地将孩子支开恩爱一番的故事,展示一个乡村留守女人的性饥渴和饥荒的问题。而秋月却没有等到本来也应该回家坐在桌边喝酒让女人思绪万千的,此刻却没有音讯,电话都是占线。秋月坐立不安,几乎要慌神了。“秋月忐忑又恐慌地拿出手机拨打, 占线,她惊了一下。秋月心有些焦急、慌乱。踉踉跄跄走出门,走到屋前斜坡的桐子树前张望了很久,那条蜿蜒的水泥小道上不见冬瓜的人影。秋月涌上怨气骂冬瓜,男人没有一一个好东西。气恼后,稍后一- 想,一向冬瓜讲话还算数的……”那么冬瓜既然是说好了回来,而且也是讲话算数的,为什么没有会?出了什么事?

这个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秋月回忆起了有些甜蜜有些脸红心跳的和冬瓜的视频通话,一对久不见面的饥渴的少年夫妻的打情骂俏,鲜活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秋月心儿跳,面儿红,嗔骂一句,无语了,霎时,胸部有一种鼓胀感,一股股暖暖的泉流在体内奔突和直撞,随即她的头-阵晕眩。她把手机的视频一关倒在床上,眼泪幸福地甜蜜地颗又颗地溢出。 平静后,替村电留守女人叫屈,臂如刚才,自己想控制都控制不住……”这段描述将一个留守少妇的无奈和渴望很传神地表现出来,同时接应了上面关于留守女人问题。

这时,读者既为这对幸福的小夫妻的幸福充满欢喜,同时又对留守女人问题产生思考,为秋月着急,这个东瓜到底干什么去了呢?一个不好的预感出现在我们的心头。在这个时候,作者才揭开谜底。原来是二哥因为心情郁闷,睡不着,喝了酒上工地在脚手架下摔下来,受了伤。这种事情几乎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这也是农民工的一个最大的疼。很多人欢欢喜喜出去打工,回来成了骨灰盒。我们总是在指责他们没有安全意识,可是我们又几时关注过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他们不是工具,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不是每个男人都有冬瓜的幸运啊。看到这里,读者在为秋月松了口气的同时,不能不陷入思考。在这个时候,作者再来了传神一笔,为他所塑造的这个美好的形象秋月添上了一笔。

“你这死家伙,在二哥身边还让二哥出了事,回来我会不饶你!”

“哎呀呀,让二哥受这样的罪,冬瓜我不管”。

秋月的二句话看似无理取闹,甚至不通情理,其实是最大的情理。这是一个识大体的女子,对自家男人好是她的本能,一旦亲人出事,就显出了她的责任和担当。接下来的事情无论是她对二嫂的安慰还是劝说,更是让我们对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充满敬意。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没有深入的生活根底,没有生活的激情和热爱,是写不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小说来的。现代人很浮躁,总是活在功利的欲望下。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网络上盛行的很多阅读物,只能称为文字垃圾。真正的文学被像什么一样搁置在旁边。遥想上世纪八九年代,那是文学最美好的时刻。人们纯粹地写文,纯粹的唱歌。而延龄君就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之一。那个时候对于文学的推崇如同现在的年轻人对明星态度一般。但文学毕竟是一个艰苦的事业,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有的人成了名人,有的人下海经了商,有的人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只有极少数的人在苦苦的坚守,而延龄君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个。

延龄先生出生于乡村,学过医,经过商,热爱文学,说起来和我们的文学导师鲁迅先生经历有些相似。他喜欢阅读和思考,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延龄也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对乡村充满热爱,对泥土的芬芳充满迷恋的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半个世纪的痴恋,让他的创作日趋成熟。连续两届担任湘潭县作协主席,虽然事务多,但从没放下写作和阅读。农村近半个世纪的变迁,他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经历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乡村这个传统田园世界开始了骚动与喧哗,农民的土地意识也发生深刻的变化——由固守走向逃离.他们挣脱土地的捆绑,用自己的肩膀推 开了城乡隔绝的闸门.新乡土上出现的民工流,势必对当今的乡村 社会 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一切都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农耕文明。而巨大的变革的农民工的进城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 社会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