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大约是两个世纪以前的事了。头一批想去上海捞金的野心勃勃的冒险家们,需要招募一些水手,帮他们开船打杂。然而当时在美国人心中,去上海就跟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差不多,没人愿意去。
他们还发明了一个流行语叫“shanghai voyage”,意思是“鬼才会去的极其漫长的旅途”。而“shanghai oneself”指的是“去当水手”。
于是就有一批人贩子动起了歪脑筋。他们使用种种非法的手段,把美国人骗上开往上海的轮船。
其中,有两个人是拐骗界的高手,因为他们经常驾驶轮船往返上海,所以被后世称作詹姆斯·“上海”·凯利(James "Shanghai" Kelly)和约翰尼·“上海鸡”·迪瓦恩(Johnny "Shanghai Chicken" Devine)。这两个人之间是合作关系。
“上海”·凯利最有名望。他在旧金山经营着好几间酒吧,只要有水手在他那里醉得不省人事,他就会把这人现金拿走,衣服扒光,扔到船上去。扒光衣服的理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而是因为衣服可以卖钱。
有一次,“上海”·凯利假装自己过生日,摆下酒席请道上的朋友们免费吃喝,却在酒里下了麻药,准备等他们喝醉之后扒下衣服卖掉。
然而那些人也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凯利一边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边还得陪着喝几杯。眼看流到自己肚子里的麻药越来越多,凯利心里那个急啊。
这个时候,恰好杨基之剑(Yankee Blade)轮船撞到了礁石(后来,这件事成为旧金山航海史上的泰坦尼克号事件),凯利才得以从酒场中脱身。这一笔生意最终成功了,凯利一次性“上海”了参加晚会的所有人——大概有九十多个吧。
还有一次,“上海”·凯利和“上海鸡”·迪瓦恩闹翻了,凯利竟然把老伙计迪瓦恩也给“上海”了。
有个脾气暴躁的老姑娘,人称“Piggott小姐”的,也是这个行业的翘楚。如果说凯利的shanghai还是温柔地诱拐,Piggott小姐的拿手好戏就是赤裸裸的绑架——她喜欢在喝酒的客人后脑勺上来下猛的,然后把他们拖到船上去。
卓别林演过一个名叫《shanghaied》的片子,讲的就是在那个拐骗横行的年代、一个年轻人被拐走的经历,还好本片是以团圆模式结尾。
说到底,shanghai这件事一直都是一帮美国人在干,关上海什么事啊?不管怎么说,凯利才是这个行业里最狠心的,连自己的搭档都舍得卖,应该用他的名字来代表“诱拐”,说这个人被“凯利”了,这样才对吧?
然而躺枪的却是倒霉的shanghai,因为骗子们总是把受害者诱拐到这个遥远的地方。从此之后,shanghai就有了“绑架、诱拐、欺骗”的意义,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当时美国有个著名作家弗兰克·诺里斯,为这个词写了一个故事——《诱拐:离开加州海岸去冒险的故事》(Shanghaied: A Story of Adventure Off the California Coast)。
/弗兰克·诺里斯/
后来,根据这段历史,《在旧金山被骗》(Shanghaied in San Francisco)和《绑架水手》(Shanghaiing Sailors)也相继问世。
近些年使用这个词的、为人熟知的例子是《海绵宝宝》第二季33集的上半集,这集的标题是《Shanghaied》,海绵宝宝一行人辛辛苦苦找到飞天魔鬼的宝箱之后,只得到了两个金币的酬劳。
顺便说一句,飞天魔鬼的英文名叫Flying Dutchman——荷兰人被地图炮啦。
世界上这样背锅的其他城市还真不少。比如说芝加哥(Chicago),在法语里是一个印第安语的外来词,意为“狂野的大蒜”。
/芝加哥/
费城(Philadelphia)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兄弟之爱”(别是兄贵就好,不过就希腊人那个德性还真有可能就是兄贵)。
除了城市之外,某些省份的名字也好不到哪儿去。爱达荷州(Idaho)在阿萨巴斯卡语里的意思是“仇敌”,而爱荷华州(Iowa)在达科他语里的意思是“昏昏欲睡的人”。
在澳大利亚有个地方叫knobhead。Knob在德语里面作为地名意思很正常,意为“圆形的山”,但是它现在在英语里众所周知的意思是“龟头”。
隔壁新西兰人民表示这都不算啥,他们那里到处都是这玩意儿。
在德文中“fucking”是“仁慈、善良”的意思,所以德国有个地方就叫fu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