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傈僳族的社会活动

傈僳族的社会活动

傈僳族经济以农业为主。主食玉米、荞麦等。喜欢饮茶、喝酒、吃砣砣肉。住房多为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也有平房式的木楞房或木板房。服饰各地不一。男子多穿麻布长衫、及膝黑裤。头戴黑、白或蓝色包头。妇女多上穿右襟衣,下穿百褶裙。头戴用贝片和珊瑚珠等串缀而成的珠帽“俄勒”或各色包头。过去因服饰的颜色不同,曾有“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之俗称。 长期以来,德昌傈僳族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民民间文学仅仅是以歌唱和讲述形式口耳相传,深藏于民间。这种社会条件,客观上又促使口头文学发展,使德昌傈僳族民间文学呈现出奇妙的兴盛,流传着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民歌、民谣、谚语等多种体裁的民间文学,内容非常丰富,实为一支奇葩。

《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傈僳族红腰带的传说》等是傈僳族民间传说的代表性作品,世代依靠口承的方式在傈僳族乡土民间传播。主要讲述的是傈僳族先民勤劳勇敢,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傈僳族传统品德和历史功绩。正如《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中的人物阿宝发带领子女上山采集野果、挖掘野菜的过程中发现黄谷,将被称为“老虎草”的黄谷带回种植、培育、送种子给民众,并教会傈僳民众种植黄谷的故事。正如主人翁所说的:“一家种嘛一朵黄;大家种植满沟满坝黄。大家种大家吃才香啊!”为了纪念这位发现谷物并教会傈僳民众种植黄谷的阿宝发夫妇,傈僳族人民在每年七月半黄谷收割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给“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阿宝发夫妇献新米饭、献酒、献肉,以纪念阿宝发夫妇的历史功绩。

德昌傈僳族民间传说人神形象鲜明,传说故事性强,情节线条清楚,富于幻想和夸张,以自己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独树一帜。《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通过大胆的想象、神话般的传说,讲述了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通俗、质朴、易懂,这三则传说都产生在傈僳族先民狩猎和采集时期,流传历史久远,是傈僳族民间文学重要代表作品。 《傈僳族红腰带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纪正芬,女,1966年7月2日出生,现年49岁,傈僳族,其传承谱系:爷爷纪老二—父亲纪老四—纪正芳。现居住在德昌县泸塘小学教师,民间故事手。

《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熊国秀,女,出生于1955年11月15日,现年55岁,傈僳族,其传承谱系:扎甲阿巴—扎甲阿亚—熊梦清—熊国秀。现居德昌县城上翔街40号,系德昌县傈僳族学会顾问,民间故事手。

《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张华生,男,出生于1964年3月9日,现年46岁,傈僳族,是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传承谱系:张吹吹—张德春—张华生。现住在德昌县泸塘小学教师,系德昌县傈僳族学会秘书长,祖上三代都擅长讲述傈僳族民间传说故事,是远近闻名的民间故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