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跟时代有关系。父辈那一代,生活都比较困苦,我们这一代很富裕。
我的父亲母亲相识于他们的大学时代。听父母亲说,他们高中毕业的时候,就直接去村里生产队工作了,去地里干活。母亲说,那阵她刚高中毕业时参加劳动,生产队长分配她给别人牵牛,别人在后面扶着篱笆赶牛。当时,母亲都不知道什么叫牛鞅(一种农业工具),闹了好多笑话。
后来,恢复高考的好消息传来,父母亲纷纷报名。那阵每个村子才给两个名额,结果父亲在他们村考上了,母亲在她们村也考上了,在师范学校,两个人分到一个班,但直到毕业,同学们都已经要分开了,有个女生跟母亲说:“给你介绍个对象呗?”母亲一听说是父亲,当时很不好意思,又一想,当时父亲学习好,留校了,要是同意这门亲事的话,自己也可以留在城市里,就不用了回农村了,就不好意思的答应了。就因为这样一点点简单的美好愿望,母亲答应了这门婚事,于是父亲母亲就在一起了。
而到了我们这个年代,物欲横流,人们心情浮躁。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爱情观自然就不同了。我的一位年轻的小同事,小姐姐,前段时间结婚了,男方父母给他们小两口买了房子,光装修就花了三十万,挑的家具都是他俩喜欢的中意的。而我这位小同事的父母也不示弱,你们男方出房,那我们女方买车,当即就给女儿买了一辆二十几万的车作为陪嫁。
因为我们这一代,生活比较富裕了,人们的物质追求也提高了,两个人相爱必须要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再加上我们的父母已经给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又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有工作,有工资,所以我们的生活不再拮据,父母们也不想让我们再受苦,社会的攀比心自然膨胀起来。
所以说,我们父辈那一代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爱情也比较简单,他们相爱了就是相爱了,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