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自我
何为刷新?就是洗刷之后使其变新。祛去毛躁,祛去阴霭,使自己焕然一新。或是精神,或是肉体,拥有新的高度。
若是把人的天性比作溪水,学习的本能比作金沙。金沙开始潜伏在溪水中,一动不动。任凭浪花翻溅,也看不清一颗微粒。但正是有这些金沙的存在,溪水会变的更加有分量和价值。
天性的小溪,是不会干涸的。人的一生会有太多的艰难困苦,你阻止不了它的发生,但却可也找到它的源头:经历不丰富、借鉴不全面、规则不完整……如果不会刷新自我的话,就会被层出不齐的打击和灾变征伐或淹没。所谓金沙,也不过成了笑话。
正是因为人类懂得不断地刷新自我,所以比地球上的任何生物更加的繁荣。
人类有不足,他们没有锋利的利爪和有力的翅膀,所以发明了替代它们的刀斧和飞机。人类有不足,他们没有强大的心魄和刀枪不入的身体,所以懂得了总结和反醒。人类有不足,他们没有办法一口吃成胖子,所以他们会一次次递进,一次次进步。人类,离不开刷新自我。
那么动植物就不会刷新自我了么?我莞尔。时代在变化,物种也在进化。为了适应环境,它们或改变颜色,或改变体积,或改变形状。它们生病时,在一步步的摸索,家里的狗或猫受伤后可能会用舌头不断舔自己的伤口。哺乳动物的唾液里含有许多可以杀死病菌的化学物质。生活在野外的狼、猴子、黑猩猩、狮子、老虎和大猩猩受伤后也经常舔自己的伤口。甚至我们人类在手指被割破后也有舔伤口的习惯,这也许就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一种本能行为。 为了避免得病,大多数动物都将自己的进食地与排便地严格地分开。黑猩猩经常手里攥一把叶子清扫其住处附近的粪便、尿液、血迹或泥土,因为这些污物能传染疾病。马在远离吃草的地方撒尿、排便。野兔则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排泄粪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粪堆。生活在肯尼亚安布塞里动物园里的狒狒喜欢睡在低矮树枝上或岩石边上,排出的粪便能直接落到地上。狒狒往往在一个地方只睡一两个晚上,然后就迁往另一个地方,直到粪甲虫将它的粪便清除干净后才重新搬回来。
我想到了一个故事,叫布雷迪的猴子。
两只活泼的猴子被分别缚在两张电椅上,电流是每20秒激发一次。被电击的滋味当然不好受,它们开始号叫挣扎。然而,猴子不愧为灵长类动物,甲猴子很快发现,它的电椅有一个压杆,只要在电流袭来之前压一下压杆,就可免遭电击;而乙猴子却发现,它的电椅上没有压杆。于是,甲猴子就担负起压杆的责任,他紧张的估算着电流袭来的时间——结果是,要么两只猴子同时逃脱电击,要么它们一起受苦。是逃脱还是受苦,这完全取决于甲猴子,于是甲猴子就背负着超强的心理负荷和责任感,而乙猴子虽然很无奈,却无忧无虑——最后,甲猴子得了胃溃疡,乙猴子却安然无恙。
那么,你想当哪一只猴子?
如果你是一个儿童,那么你会选乙猴子。因为儿童天真烂漫而无知想的是那只健康哪只好。官方的答案也是乙猴:在生活中,频繁地刺激接踵而来,人们生活在目不暇接的紧张打击中。大家拼命的预防,却常常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所以人有时候需要无奈,需要随波逐流、无动于衷、听其自然……
可我宁愿当个甲猴。
当你接触社会时,你会发现,乙猴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刺激性,年复一年,终有一天会瓦解意志和身体,让他精神失常或者患上癌症。他没有生病是因为甲猴在不停的掀动着压杆,为它挡去了很多次打击。在别人的羽翼下心安理得的生活,让别人为你承受辛苦和危险,至少我做不到。
甲猴竟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中找到窍门,那他就可以继续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拖延时间,求得平安。在这拖延的时间中,也行机子会坏,也许会停电,也许布莱迪会心机猝死……形形色色的意外都可能会发生,坚持就是希望。
就算甲猴最后呕血而死,我也不后悔。至少,我努力了。我不是在别人的羽翼下苟活。乙猴是我的朋友,我愿意背负重担。乙猴是我的敌人,我会傲然处置自己的生命,不在对方的荫庇下乘凉。
这就是自我的刷新,心灵的刷新,最珍贵的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