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哥们儿买了一盒倍儿贵的雪茄,然后给雪茄上了保险,包括火灾保险。后来实在谗了,尽管还没开始付保险费,但他在一个月之内把雪茄都抽光了。他想了个办法,向保险公司索赔,称他的雪茄在“一系列小火中”全损。法院认为保险公司条款未明确什么类型的“火”可免责,判保险公司支付这哥们因“小火”而受损的雪茄15000美元。
保险公司急了,就以这哥们索赔的理由,反诉其故意纵火24次毁坏了被保险的雪茄。法院又判这哥们监禁2年,罚金24000美元。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聪明反被聪明误。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哥们儿买了一盒倍儿贵的雪茄,然后给雪茄上了保险,包括火灾保险。后来实在谗了,尽管还没开始付保险费,但他在一个月之内把雪茄都抽光了。他想了个办法,向保险公司索赔,称他的雪茄在“一系列小火中”全损。法院认为保险公司条款未明确什么类型的“火”可免责,判保险公司支付这哥们因“小火”而受损的雪茄15000美元。
保险公司急了,就以这哥们索赔的理由,反诉其故意纵火24次毁坏了被保险的雪茄。法院又判这哥们监禁2年,罚金24000美元。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