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传授的精髓之一——“玩儿”》读后感

《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传授的精髓之一——“玩儿”》读后感

此文作者吴军,原腾讯副总裁,曾在google研究院任资深研究员。现在是得到专栏的作者,著有《数学之美》和《浪潮之巅》《文明之光》《大学之路》《硅谷之谜》和《智能时代》,是一位思想和计算机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作者的亲戚在哈佛大学商学院读书,学期中间她经常回到硅谷——当时作者在硅谷的google工作,总会告诉作者学习的情况和很多生活的细节,让作者得以了解那所世界顶级商学院所传授的真谛。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玩儿”和“骗钱”——吴军幽默并戏谑道。通过下面的故事,大家就会认为作者还真不是开玩笑。

作者亲戚是来自中国的文科生。由于中国文科和理工的边界特别清晰,一旦大学读了文科,数学知识就几乎不教授了,因此她原本的数学背景并不强。但是在美国上商学院要考GMAT(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里面数学还不简单,因此她首先恶补了一番数学。如果一个人智力不够,又没有好的基础,是很难在短时间把GMAT的数学补好的,因此GMAT与其说是考数学水平,不如说是考智力。作者亲戚在短期内补习好了数学,以极高的GMAT分数通过了第一关。我们经常看到国内很多MBA班对文化课的要求很低,对学员有没有钱交昂贵的学费,以及学员是否是公司的老板很看重。相比之下,哈佛商学院更看重学生未来的潜力。

通过了GMAT考试,接下来准备申请材料也很重要,这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准备。一方面是对自我的描述和对自己未来的畅想,另一方面是周围人的推荐。具体到她,得到了所在大跨国公司副总裁的推荐,这当然是加分项。最后一关是面试,她也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了哈佛商学院。作者还有一个学文科的朋友在中国央企做高管,为了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也是恶补数学,并且通过了GMAT考试。这再一次证明,只要人足够聪明和好学,这种考试就难不倒他们。从顶级商学院的招生可以看出,它们并不看重你过去的专业,而是看重你的智力、能力和未来的潜力。

哈佛商学院交给大家的第一个思想精髓是学会“玩儿”,即营造你的同学圈子。

进入哈佛商学院后,学生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每天去上课。课程没有考试,但是却要点卯。在我们一般人的想象中,你别管我上没上课,只要我考试通过了不就完事了?通过考试发文凭,只是培养二三流人才的做法,对于立意如此地的人,哈佛商学院也不会录取。回想起自己在重大时逃了多少课,汗颜!哈佛商学院要培养的是精英,精英和普通人的差别不完全在于只是的多少,而在于智慧和人脉。智慧需要和大师、和高水平的人在一起切磋才能获得;人脉更是需要从一个号的同学圈子获得,这样将来他们可以互相提携。因此,来上课是成为精英的必有之路;至于考试,反而在其次。精英的培养途径,错过了太阳,就不要错过月亮,自我培养,从现在抓起。

当然,来上课并且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只是在哈佛商学院读书生活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丐萝起来就是要和大家一起玩儿。哈佛商学院有好多各种和玩儿相关的活动,从暑假到非洲、俄罗斯、中亚各国旅游(不组织那种发达国家舒适游),到平时的高尔夫球赛、帆船训练或者酒会等。学院里每一个学生多少都得有点儿特长,这些是面试时考察的一方面,否则无法和大家玩到一起去,非常尴尬。万维钢曾讲过像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等著名高校招生是有这方面特长要求的,而许多特长比如高尔夫、溜冰等是只有中高产阶层的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才可能培养,这是入学中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这类顶级的高校中的贫寒子弟是非常少的,一般都是中产和精英子弟。联系其前几年重庆三中(也有可能是巴蜀中学,时间比较长,记不太清了,这两所高中都是重庆市最好的高中)的一个高中毕业生被哈佛录取,当时就有关于他的采访,给我最大的体会是——这个孩子的游历很丰富,国内的大江南北不用说,欧美很多城市和文化小镇都去过——这真是钱堆起来才能有这种经历!小孩自己都说,自己在班上成绩不算特别突出,可见名校在录取新生,成绩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家庭出身背景和培养教育方式所占的权重可能更高。作者这位亲戚读完书回来讲,以后最好从小培养孩子的特长,否则长大了难以挤进那个圈子。如果在哈佛商学院不会玩,恐怕2/3的学费是白交了,这是哈佛商学院的第一个精髓思想。

不仅哈佛商学院如此,斯坦福商学院的精英速成班也是如此。这个班的学费是一般MBA学生的两倍,当然强度也是两倍,而学制由两学年变成一学年零三个月,缩短了近一半。作者以前在谷歌的一位同事两年前进入了这个速成班学习,她跟作者讲每天都特别忙,不仅仅课程多、作业多,而且因为“玩儿”的活动多——晚上经常有晚会,周末有各种活动。参加这些活动的,不仅有学生们自己,而且有很多来自硅谷大公司里的资深人士和高管。12个月这么玩儿下来,除非特别不合群的人,否则想不融入一些圈子都难。今天中国的长江商学院等著名商学院,也非常看重一同参与学习以外的各种活动,其出发点和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是类似的。一流大学和二流大学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学的圈子,像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这样,其实班一个MBA班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大家营造一个好的圈子。一流大学将他们招进来培养好,指望他们将来出人头地后,再回馈母校,形成一个正循环。和大家一起玩儿不仅仅是展示一个技能,更是表达了自己愿意参与的意愿。在今天慕课非常发达的时代,学习知识点非常容易,既然花了那么多钱,经历了千辛万苦进入了哈佛或者斯坦福,就要利用环境的资源,否则学费也就白交了。

在关于“玩儿”这一点上,作者阐述得很清楚,让人受益匪浅,在大学里不仅要玩儿,还要玩儿得精彩,首先你得有某方面的特长或者是积极主动学习和培养,这能让你成为优秀圈子中的一员,发展出自己的社交圈子,当然会有更多的人错过了大学生活的精彩——其实很大程度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和父母思想的局限——现在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迟,至少不会让自己子女重蹈覆辙。

关于商学院“玩儿”这一点上,本人也是有一定体会的。当时在重庆大学经管学院读研期间曾给导师打过一段时间的杂,说好听点就是给MBA做临时“助教”。

当时重大经管学院招收的MBA学员分以下几类:1、全国统招,是需要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2、学校招收,是通过经管学院MBA考试就可以读的;3、EMBA,这类是有钱或有权的人选择的,有政府官员(一般至少副处级)、企业老板,国企高管等,学费昂贵,还不包括出国等费用。

我当时给第二类MBA做助教,他们都是不脱产的,平时在单位上班,星期六和星期日来经管学院上课——想想也挺辛苦的,学员的组成结构以白领为主,也有企业高管和公务员,年龄在25-45岁之间,其中80%学员集中在25-35岁。

通过观察,他们和普通研究生相比有如下特点:1、上课非常积极发言,讨论热烈,主动性更强;2、平时活动频繁,跟授课老师提前打招呼后,周末全班去重庆主城周边游玩;3、社会交往上成熟、老道。

遇到了许多有趣的同学,班上年龄最大的一位是国企高管,平时上学放学有司机专车接送的那种,自己事业有成不说,小孩也培养得很好,儿子在外省的一所985高校读本科;一位女生,本科是西南财大毕业的,是金融相关的公务员,当时我比较关注毕业之后的去向问题,她在如何报考公务员方面给了我一些好的建议;一位是班长,一位国企上班的小伙子,平时最为积极主动,出去活动时酒喝多了闹出很多笑话,曾暗示我考试后批改试卷时不要为难他们——这些MBA考试后的试卷有时是学生助教批改的,平时考勤也由学生助教记录;一位公司做会计的女生,在工作之余的两年时间将注册会计师全部通过,她的故事很励志。还有一些有趣的学员,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学员都是我在平时参加他们活动时深入认识的——他们许多活动都不会忘记叫上我们这些学生助教一块玩儿。玩着玩着,逐渐了解后就成了朋友,在一起有什么事情也可以相互关照,特别是毕业后,大家组成一个圈子,互通有无,这一点上与哈佛和斯坦福商学院很类似,只是在学校名气、资源等方面相差甚远,但在精髓——“玩儿”上还是很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