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
这是《宋史?列传第七十五》中的一段记载,讲述的是宋朝与包拯齐名的清官能臣赵的事迹,也就是这位宋朝名臣,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隔离与封城制度,这就是正史中的赵?救荒之术?。
古代医学不是十分发达,所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大战之后必有大疫,有时候疾疫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超过饥荒和战乱。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人定胜天,是比较不相信神仙的,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天漏了,女娲补;发洪水,大禹治;没有火,燧人氏钻木;没吃的,神农氏耕种。总而言之,东方古国讲究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疾疫面前,古人也不是一味祈祷上苍,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在自救的基础上救人。咱们今天讲的宋朝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太子少保赵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防控疫病的救荒术,也包括隔离与封城隔离病人,禁止人口流动。
一、二十四史也可以看做二十四部救灾史
我们翻开二十四史,就会发现没一史中都有关于救灾救荒的记载,好像帝王将相要是没有赈济灾民的记录,都不好意思被称为明君贤臣。
被称为古代仁君代表的宋仁宗赵祯,其本纪中就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至和元年春正月壬申,碎通天犀,和药以疗民疫。
宋仁宗碎通天犀以疗疾疫,这件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还有更详细的记载:
时京师大疫,命太医进方,内出犀角二本,析而观之,其一通天犀也。
下面的话还是用现代汉语来说吧:按照古代人的理解,通天犀是旷世奇宝,可以治疗百病。于是内侍李舜卿就有点舍不得了, 想留下来给皇帝专用,宋仁宗一口回绝:
吾岂贵异物而贱百姓哉!?宋仁宗马上下令杂碎通天犀,并且让太医院挑选医术高明的(择善察脉者),带着朝廷(县官,不是知县县令那个县官)提供的药品赶赴疫区。
宋仁宗在派出医疗队的同时,还特别下旨:各地一定要如实上报疫情,不称职的官员一律治罪,从免职到就地正法,钦差大臣可以全权处理。宋仁宗还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让外行坑害疫区百姓:
无使为庸医所误,夭阏其生。?除了宋仁宗,汉唐乃至明清,史书中都不乏抗疫救灾的记录,有一本《钦定康济录》,很系统地收录了这些记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也许能收到一些启发。
咱们今天只是从《汉书》《旧唐书》《新唐书》中摘录几条比较先进的做法:?
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
这就是最早的隔离制度,但这种隔离,是建立在灾民自愿的基础上的,还没有形成制度,后来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所以我们不能把当做隔离制度的首创者,因为咱们要把首创者的称号授予宋朝的赵。
之所以不把隔离制度首创者的称号给予刘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说话算数的并不是年仅十一岁的刘衎,而是?疑似穿越者?王莽。
不管隔离迁徙制度是不是王莽想出来的,在当时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唐朝有贞观之治,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造成人口损失的不是饥荒而是疾疫,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疫病防治,在新旧两唐书和《康济录》中,有很多关于李世民派出皇家医疗队的记载:
贞观十年,关内、河东疾疫,遣医赉药疗之贞观十六年,谷、泾、徐、虢、戴疾疫,遣医施药贞观十八年,自春及夏,庐、濠、巴、普、郴疾疫,遣医往疗。?在唐太宗一朝,很少见到疾疫大范围流行造成大规模死亡的记录,就是因为当时的朝廷君正臣贤,基本都能把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了死亡带来的恐慌皇家医疗队就是百姓定心丸。
二、赵其人及其救荒术
说完汉唐救灾免疫,咱们还是把话题拉回宋神宗时期的赵忭身上此公不但是清官,更是一位能臣。在《宋史?列传第七十五》中,三位名臣包拯居首,吴奎次之,赵第三,包拯被称为包龙图,其最高官职为枢密副使,赵忭则可以被称为赵龙图,最高官职为参知政事。
《宋史》记载,赵忭?
长厚清修,人不见其喜愠。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嫁兄弟之女十数、他孤女二十余人,施德茕贫,盖不可胜数。?
据《越州赵公救灾记》记载,宋神宗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之地发生了大旱灾。同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赵忭出知越州。
赵下车伊始,马上展开全面调研:
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赵的调研可不仅仅是只要统计数字,而是对属下官员的一次考核问政,凡是不能及时汇报属地情况的官员,一律拿下治罪(参劾)免职是最轻的,严重一点的就要关进监狱等候朝廷发落。
除了严查不作为官员,赵还广泛募捐:
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为了避免大规模聚集和流动(忧其流亡也),赵忭还规定: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让灾民到指定场所领取救济物资,要是随便溜掉,那么对不起,你什么也拿不到。
除了用物资限制人口流动,赵还专门开设了隔离医院,让医生和懂医术的僧人专门负责照顾感染疾疫的百姓当时的僧人还不像后来那么贪财,也跟医生一样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而且颇有舍己为人的慈悲之心。
赵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公于此时,蚤(早)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