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上的乌云仙就是一条鱼,有个很拽的名字叫“金须鳌鱼。”胡子是金色的鳌鱼,书里说它被准提道人用六根清净竹收服,被收服的时候显出原形“摇头剪尾”——这不就是一个鱼的样子吗?水火童子最后骑上它,带它去了西方八德池中,从此金莲为伴任逍遥。《封神演义》里说准提道人来自西方,其实就是西方准提菩萨的化身,后来这条鱼,又偷偷下界来到人间通天河,成为灵感大王——在《西游记》里掀起一阵波澜。观音菩萨知道它最害怕的是竹子,所以顾不上梳妆编了个竹篮,把它收了——看来竹子是对付这种鱼最好的武器。
关于鱼成为妖怪的故事有很多,咱们老祖先的想象里还有鱼人家族,晋朝的崔豹在《古今注》就说“水里有一种生物,长得像人,取名为水君或者鱼伯,出门的时候乘坐马,很多鱼在前开路,人和马都长满鳞甲,如同大鲤鱼,不过人鱼耳目鼻子俱全。”——这不就是水里的人鱼家族吗?他们已经开始对鱼进行驯化,改造为坐骑了。屈大均在《广州新语》就说:“有海怪被发红面,乘鱼而往来。乘鱼者亦鱼也,谓之人鱼。人鱼雄者为海和尚,雌者为海女。”不但直接提出了人鱼概念,而且雄性取名为海和尚,雌性取名为海女,他们出门就骑鱼当马。
还有水陆两栖的鱼,《博物志》提到了一种牛鱼,长得像牛一样的鱼。《临海异物志》上说有种鹿鱼,《岭表录异》上也提到了这种鱼,说这种鱼在大海中的一个洲里,跳出来就变成了鹿,还说有人捡到一只,头已经变成了鹿,但尾巴还是鱼。还说这种鱼腥得没法吃。
《抱朴子》介绍了一种神奇的丹鱼,这种鱼身上还能发光,取这种鱼的血抹在脚上,就可以在凌波微步了。丹鱼现在就不见了,想必就是被屠戮光了。
《神仙感遇传》有个女神仙就拥有这种本领,这个女神很低调,连名字也没留下,只因为她嫁给了一个凡人张镐,所以就称呼她为张镐妻。张镐在王屋山隐居,好读书好喝酒,经常拿着书到山下的一个酒馆里去。张镐上前搭讪,美女很大方,跟他一起饮酒,当晚分别后,张镐非常思念,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去了酒馆,美女已经等在那里了。美女主动告诉他:“我想嫁给你。”两人一起回了家。共同生活了十年,张镐产生了审美疲劳,每天专注于读经典著作,对妻子也冷淡了,有时候还吵吵两句。美女说:“既然如此,你给我一斗鲤鱼脂吧。”张镐为她买了,美女将鱼脂倒在井里,她自己也跟着跳了下去,过了一会,骑着一条鱼飞了出来,对张镐说:“我本来打算过几年带你一起升天的,谁知道你这样,咱们就这样分手吧。”说完乘鱼升天——张镐被甩后,感觉没意思就出来当官了,说起这个事情,终身为恨。
人们关于鱼最神奇的想象大概是能化成龙了。
根据《太平广记》所引的《三秦记》里面记载,龙门这个地方是大禹当年开凿的,每年暮春时就有鱼逆流而上,从下往上跳,跳上的就能化为龙,每年有七十二个名额。刚登上龙门,就有云雨相随,随后天上降火烧掉尾巴就变成了龙。琴高这条鱼就是这样变成了龙,然后他就登天了。
大概因为鱼这么神奇,人们就幻想能够骑着鱼去旅行。
《列仙传》上说琴高是赵国人,他喜欢修道,经常在涿水里游泳,有一天他对弟子们说:“你们在岸边摆好祭品等着我。”跳入水里去了,过了一会,就见琴高骑着一条鲤鱼跳出来了,他在岸边停留一个月,供人瞻仰祭拜,然后他又跳入到水里去了。
《三吴记》里有一个故事,有个叫王述的人在天台山亲眼目睹了一条鱼的飞行,天台上可是神仙云集的地方,当年刘晨阮肇就是在这里撞了仙女桃花运的。王述就看见一个青衣人骑着一条红鲤鱼飞到天上没入云中,王述登高远望,只见大海上风起云涌,电闪雷鸣,过了一会,这个人骑着鱼又回来了。
从他的描述来看,这个人很可能是个负责海上打雷下雨的小神仙,他生活在水里,所以就用鲤鱼当个坐骑。
《逸史》里有个故事,有张、陈二位同学,一天晚上竟然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自己被带到一个地方,有道士让他们题写碑石,题目叫做“苍龙溪主欧阳某撰太皇真诀。”——可见这个主人公是苍龙这条河的主管,字写的篆书,文章中有两句印象最深“昔乘鱼车,今履瑞云。”过去乘坐鱼车,今天脚踏祥云,看来骑鱼是神仙们都有过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