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是怎么付出。
付出的是爱,耐心,教养,孩子会懂得感恩,不只是对你感恩,而是对任何值得感恩的人和事感恩,他学到了感恩的能力。
付出的是做牛做马,千依百顺,孩子会觉得自己获得的一切是应该的,一旦你没能力付出,他会觉得你欠了他,更别提感恩。
付出的是控制欲,我只爱吃面,为了让我吃米饭,你每天亲自下厨把自己累得半死不活,却从来不肯给我吃一口面,就这还要我对你感恩戴德?有一种是我借你一万,我天天说我有情有义,我天天说无私奉献为你奉献了,你得感恩我,我拿你什么都理所当然,甚至我还永无止境的索取,你一反抗我就说,我对你有恩,我为你付出了,我当初可是借你钱了,这样反反复复的折磨你,怎么感恩,没有人愿意这样感恩吧。
感恩是这样的,你借一万,你可以说一句我付出了,以后你可是要回报我的哟,给人家心里有数就可以,然后以后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不要给别人亏欠感,等他有能力了,然后他自愿怎么回报你就怎么回报你,他穷可能回报你五千,他富可能回报你三万,你接着就好,这才是良性感恩。
而我借你一万,我天天挂嘴上我对你有恩,然后你的一切我都索取,这叫什么杠杆交易,你想以小博大,你想做买卖,你还要借着感恩的名头,当了。。要立牌坊,又当又立,虚伪又恶心,你还指望别人感恩你,你自问你凭什么,按照这个例子夸张的说法就是,我曾经给过你一碗饭,我现在想要你的命,因为你得感恩我。这是感恩吗?这是强盗抢劫。
还有一种就是,你从小他要什么给什么,他今天要个玩具车,明天要双球鞋,他要什么你都满足,他在一次次的满足中丧失了对物质被满足的感恩感,然后越发的觉得理所当然,所以到最后越发的不会感恩了。
在这个例子中很典型的就是跟一对男女朋友刚同居一样,刚开始一方打扫卫生,另外一方会很惊喜很感动,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如果一方做了家务,然后另外一方很惊喜,她或者他说,亲爱的,你看我这么棒,都把家里打扫了,你是不是也应该犒劳下我,然后另外一方他说,亲爱的,今天你辛苦了,我给你下厨做好吃的,你就坐着享受就好了,今天你辛苦了。一方他下厨付出了,也就是他不是空得到,他是有付出得到,欲望就不会变得理所当然,他们两吃完饭,然后就形成了彼此感恩。这就是良性循环的感恩,但是如果一方做完家务,一方很惊喜说,亲爱的你辛苦了,然后就没然后了,你也没有介意,你也不在乎他有没有回报,他要回报的时候你说不用不用没关系,然后你下一次再做家务,他的感恩惊喜感动就少了百分之五十,随着你只付出不说,他的感恩值就会变为0,到后面慢慢的就没有感恩了,然后觉得你一切理所当然。
为什么他到后面没有感恩了,因为你没有让他参与,没有让他付出,只有当一个人他付出的时候,他才会记忆深刻,然后他连着他付出的时候就会想到你也有付出,然后一个点一个点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温馨的回忆,加起来就是感恩感动在心间萦绕,因为人最记忆深刻的事是自己的事,是自己付出的那些让人性产生疼痛的事情,虽然不一定是真正的疼痛,而不是自己得到,那些疼痛的付出肯定是比得到更记忆深刻的,当你的疼痛值与得到对等的时候,你就会内心平衡,你就会舒服,你就会感恩。当你的付出的疼痛值超过得到的快感值,你会觉得别人亏欠你多,你就会觉得自己受伤害,当你得到多付出少,你为了逻辑自洽不产生内疚攻击自己,就会产生理所当然,这些都该我的,我凭什么感恩,我凭什么要认为自己亏欠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