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论在什么行业,有才能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遇到伯乐,赏识自己,而书画界的人更应该有所渴望,遇见伯乐,遇见知音,懂得自己,欣赏自己。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他便是书画界的一名伯乐许化迟,40年前5元一张都没人要的画他收了9000张,如今随便一幅都要过亿。
书香门第,与画结缘
许化迟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国画大师许麟庐,许麟庐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的弟子,许化迟的家里可以说的上是书香门第了,许化迟在家中排行第四,是父亲幼子,受尽家人宠爱,但许麟庐仍旧对许化迟严苛以待。
许麟庐大师从小便将许化迟带到身边,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许化迟从小就对中国画十分感兴趣,画画,买画成为了许化迟为数不多的爱好。在50年代的时候,许麟庐开了一家画店,名为“和平画店”,不过后来上交给了国家。
许化迟很喜欢去父亲开的“和平画店”,画店里,经常有许多绘画大师过来,他们当中便有如今举世闻名的齐白石,郭沫若,徐悲鸿等人,在这些人的熏陶与教导下,小小年纪的许化迟便有了画画以及鉴赏书画的本领,他也很懂得珍惜书画,假以时日,许化迟必能更加优秀。
懂得鉴赏,惺惺相惜
在50年代的时候,小小的许化迟便开始买画了,从一些揭不开锅吃饭的画家家里买一些画,自己图个开心与欣赏,同时也能帮助画家的家庭,在1978年的时候,26岁的许化迟以100元的价格从别人手里买了一幅画,这幅画是齐白石的真迹,许化迟是真的喜欢书画,因为那时没有人知道齐白石先生的画会在后来拍到上千万。
在70年代的时候,绘画界人尽皆知许麟庐大师重情重义,乐善好施,喜欢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友,许麟庐大师经常让一些外地来的画家住到自己家里,有一次,著名的绘画大师陆俨少来许化迟家里做客,由于经济的原因,陆俨少只得拿出了自己的画选择卖掉。
当时可以卖画的地方并不多,许化迟父亲也就是许麟庐大师任职的荣宝斋就是一个为数不多的收集书画的地方,许麟庐便让许化迟拿着陆俨少的画去给公司的鉴赏人员,鉴赏人员在看过陆俨少的五幅画后只选择了一张可以收下,而且那一张也只能卖到8块钱。
许化迟在思考过后选择拿上画回家,许化迟认为,8块钱的价格太低了,同样了解书画鉴赏的许化迟此时感觉到了书画界的不容易,懂得了画家通过卖画的艰难与不容易,所以以后的他更加懂得了珍惜书画。
买画斥巨资,几近倾家荡产
如果问现在的人,让你穿越回80年代,给你20万你想做什么?你会不会买书画?答案应该是不会的,作为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中国人自古以来便重视安土重迁,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买房,买地。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家里有时候都揭不开锅,还买书画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做什么。但是许化迟在80年代的时候,花了将近20万从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买了9000幅画。
80年代的中国,没有如今的繁荣富强,走投无路的博物馆在没有参观者并且博物馆开资很大的情况下选择出售博物馆内的画作。
许化迟知道,如果真的要将这些书画卖出去,这些书画只能选择去卖给外国人,因为中国国人如今的现状根本不可能有精力有能力去买书画,为了不将中国的画作流失,也为了给国家建设出一份力,许化迟选择咬咬牙斥巨资买下了这些画作。
但80年代的20万和当今时代的20万不同,纵然书香世家的许化迟也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朋友去借,东拼西凑,凑齐了20万元,这些画作很杂,有齐白石的,张大千的还有其他人的作品,当时所有的人都为许化迟感觉到不值当,因为20万元,在那个年代,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他却用这笔巨额去买了那个时候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
没有人可以理解许化迟对于书法的热爱与惺惺相惜,正如程蝶衣对于戏曲的热爱一般,不疯魔不成活,搞艺术的人珍惜艺术,许化迟不希望这些画家的心血被拿到外国。搞绘画写作的人都懂,一个人有多在乎自己的作品。
继承了父亲广泛交友爱好的许化迟同样也有许多的画家朋友,他看着这些好友自己父亲的好友一路走来,深知他们的不容易,所以,许化迟不会让他们的心血白费,不会让他们的心血如千里马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心有大志,发扬画作
许化迟在80年代,买下了9000幅画,在同是画家惺惺相惜的基础上,许化迟还是一个很好的伯乐,许化迟也是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千里马就不会被埋没,所以,他告诉自己,买了这些书画也相当于是在投资,当然他也投资成功了,40年前5元一张都没人要的画,他买了9000幅,后来的拍卖会上这些画都卖出了天价,随便一幅都能卖到过亿的价格。
同时他买这些画也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的缘故,所以他懂得鉴赏,他也懂得这些画作的价值,远远不止几十块几块钱。等经济恢复之后,这些书画的价值也是不容置喙的,不得不说,许化迟的投资头脑令人敬佩。
曾经5块钱还无人问津的画,在40年后这些画的卖价都直接飙升到了几千万、过亿,但他并没有选择卖掉这些书画,因为许化迟也是在心里希望自己可以保存这些画作。
等到经济恢复发展之后再拿出来,让国人感受中国的古文化,因为在这个填不饱肚子的时期,没有几个人会去买画,欣赏画,更不用去谈继承前人衣钵,去学习画画热衷画画。
许化迟在经济恢复之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于2001年创办了一个和平艺苑,他的创办初衷便是希望可以继承书画的传统,不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平艺苑的名字有一部分来自许化迟父亲曾经的和平画店,也是许化迟对于未来的期待,希望可以延续和平画店的风骨,给书画界的人一个“家”。
许化迟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他想守住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父亲的愿望,将书画艺术发扬光大。不论许化迟有没有赚钱或者出于什么目的买下那些画作,虽然那些曾无人问津的画作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身价水涨船高,许化迟又一口气买了9000幅,如今身价已然过亿,但我们应该感谢许化迟,如果不是他,我们如今看到的一些画可能就会在外国的博物馆,在外国人的家里,是许化迟替我们留住了传统,留住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