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为什么孩子不想理你?因为,他们没把你当「同路人」

为什么孩子不想理你?因为,他们没把你当「同路人」

作者\陈志恒 咨商心理师

记得有一次,我到一所高中分享关于学习策略的主题。在开场的五分钟内,大部分的同学都趴下去睡觉,或者交头接耳,甚至低头玩手机,几位坐在前方的同学愿意回应我,但口中说出的尽是不堪入耳的言语,他们并不打算认真学习。

原来,学校挑出了每班课业成绩敬陪末座的几位同学,集合于一堂。

「他们不应该在这里的,我也不应该在这里的。」我心中有点抱怨主办单位的安排,一度想潇洒走人算了。然而学校老师恳切地说:「陈老师,真的不好意思。可否请您再试试?」

我说,好吧!这堂课,我把预先设计的分享内容丢一旁,改变运课策略,声嘶力竭地撑完两个小时。

唯一专注的几位同学……

这是一次挫败的课堂经验,但是,现场50几位意兴阑珊的同学中,我发现,有少数几位同学,一开始是愿意专注地看着我,跟着我的教学节奏走的。

但这光景不过维持十分钟,唯一专注的几个人,也开始低下头滑起手机,趴下去补眠,或者,转身加入同学聊天的行列。我难免有些自我怀疑:「我的分享内容很无趣吗?还是运课方式有问题?」

不!应该不是这样。他们是东张西望后才开始转变听讲态度的。他们是 受到团体氛围的影响,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从众」行为。

当这几位唯一专注且有点学习欲望的孩子,看到左邻右舍尽是态度消极的模样,突然间,会感觉到自己是个异类,进而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如此专注,而不知不觉地做出与大部分的人类似的行为。

众人的决定是最佳的决定?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人类心理倾向。当我们身处在一个团体中,里头大多数的人都抱持着某种类似的态度,尽管你一开始并不认同他们,久而久之,你也会逐渐地接受,甚至也表现出相同的行为。而当你的行为改变时,你便会开始找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于是,你彻彻底底地被影响了。

当大家都这么做,你也会跟着这么做。那是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决定,常需要参考身旁人们的做法。演化而来的大脑会告诉我们,众人的决定肯定是最佳的决定,跟着大家一起走,十之八九不会错。如果一意孤行,就算没有被旁人当做异类,自己都会感到不自在。

因此,那些本来挺直腰杆,打起精神要迎接新知的孩子,便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态度,成为和大群体相像的同路人,以确保自己是团体中的一份子;同时,也能够够满足 归属感 的心理需求。

推荐阅读:青春期烦恼不和爸妈说?吕秋远另类解答小学生心事

团体的影响力:共同的身分认定

在团体中,不是我影响你,就是你影响我,「西瓜偎大边」是很自然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身分认定」的影响也在这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这群人集中在一起,彼此知道「我们是同路人」都是一群不爱读书、放弃学习的学生,这个 团体共同的身分认定,会使这群人表现出符合身分认定所定义的样貌。

因此,尽管某些同学也想学点东西,内心迫于情感归属的压力,也会打消积极专注的念头,真正「融入」他所属的团体中,同时,也证明了「我是课业失败的学生」这份身分认定。

要青少年孩子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魄,真的不容易,也不符合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性。这某种程度也解释了,青少年孩子时常一群人一起去做出夸张荒唐的行为,如果他们同时被惩罚了,下一次可能会再集结去做出更不可思议的糊涂事。

因为, 大人给孩子的惩罚,正赋予他们一种特殊的身分认定,反而促使这群人加深了彼此的归属连结 ,尔后越要透过一起表现出符合该身分认定的行为,以证明彼此的情感:「我们果然是同路人!」。如果有人想要洗心革面,便会迫于不想失去情感连结的压力,而打消改变行为的念头。

这个经验提醒了我,如果我能带给孩子一些影响,或孩子愿意听进我的一些话,可能是因为孩子感受到「我们是同路人」。相对地,为什么我们如此卖力教学,如此努力地要劝诫学生,孩子终究不领情,甚至继续堕落,那是因为「我们不是同路人」,甚至,我们处在一个对立的位置上。

于是「 你越是要我这么做,我越是不会让你得逞。

用同理心回应技巧创造情感归属

那么,如何在与孩子互动时,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同路人」呢?

第一是,创造情感归属。人与人之间,只要有足够的情感连结,就能满足一个人最基本的归属感的需求。在这段关系中,他知道自己是会被接纳与重视,而不是被排斥或厌恶。

大人要做的,就是展现出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同理心的回应技巧去说出孩子此刻的情绪状态,让他感受到被充分理解。同理心运用得当,巧妙到位,情感连结便能快速建立起来。

像是,我常会在与没有求助意愿的孩子会谈时,告诉他们:「我知道你并不想来谈,你觉得是被逼的,心里很委屈;但你仍愿意过来与我见面,这真的很不容易。」

或者,在课堂上若面对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或大人)时,告诉他们:「我能理解你们是被安排来听课的,实际上,你们并不想听,也觉得一定很无趣,甚至是浪费时间。」

异中求同找到彼此一致的身分认定

接着,设法与孩子在「身分认定」上「接轨」,亦即「异中求同」。这时,你需要找出与孩子相同或类似之处,并告诉孩子,我们有相同的经验。不管是共同的喜好、擅长的事物、相同的生长背景,最好是,曾遭遇过类似的经验。

像是,在与孩子讨论读书学习时,我常会先和孩子分享我过去曾有过读书倦怠的经验;在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生涯志趣时,我会告诉孩子我也曾经迷惘过,这段焦虑的经验是什么。

人人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与自己生命经验能产生共鸣的故事。 要注意的是,个人故事的分享是为了引起孩子共鸣,知道我们有着相同的经验,进而减少彼此的对立感,而非将焦点完全放在大人自己身上。

如果,你找不到与孩子类似的经验可以分享,你也可以告诉孩子,你也曾遇过这样的朋友或同学,而你能了解他的痛苦。

「求同」会增加「我们是同路人」的感受。 一旦如此,孩子在做任何决定时,便会把你列入重要的参考对象之一,换句话说,你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力,开始增加了。

推荐阅读:创造「听得进去」的环境,孩子自然就听话了

找到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

那次演讲,我本来是想拂袖而去的。愿意接下麦克风继续讲,没有走人,是因为主办单位的师长恳切地请托—他们都没有放弃,我怎么可以放弃?

而另一个支持我的信念是:「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需要提醒自己:「不是孩子不能学,而是我还没找到方法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而已。」

而能在 与孩子的互动中,营造出「我们是同路人」的氛围,这便是为学生的学习做了最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