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科学》,副标题:解开笑与幽默感背后的大脑谜团。
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是唯一会笑的物种,在婴儿还没发出第一声咯咯笑之前,他们还没有灵魂。」确实,一个婴儿出生之后,学会的第一件事情是哭,而他学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笑。笑对我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但是,如果我问你,笑对人类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样的功能?为什么其他很多动物都不会笑,只有人类进化出了一整套丰富又复杂的幽默机制?你会发现这个问题还真太不好回答。
《笑的科学》这本书,就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带我们去了解幽默的本质。
这本书的作者斯科特·威姆斯,获得过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还有莱斯利大学的创意写作艺术创作硕士学位。他还曾经担任美国马里兰大学高等语言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研究人类行为神经科学。
你会发现,作者的这三重身份非常有意思。他既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了解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可以从底层来解释幽默的机制。同时他还是一位语言学家和创意写作研究者,了解我们创造幽默的手段。所以这本《笑的科学》,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幽默这件事,既从大脑的角度,谈到幽默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也从喜剧工作者的角度,谈到我们都有哪些方法,能让自己变得更幽默。
接下来,我会分成三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演化出幽默这样一个特质?第二部分我们来看,到底什么是幽默?第三部分,我们再来看看,了解了幽默的本质之后,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顺便说一句,幽默是一种很依赖文化***识的东西,所以书中用的一些笑话例子,美国人看了能会心一笑,中国人看了可能就领悟不到笑点,所以,我会把这些例子,替换成我们更能理解的笑话。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的大脑会演化出幽默的机制?
人类在婴儿时期就已经会笑了,我们还没有学会说话,就已经能被逗乐。笑这件事情在我们身上显得如此理所应当。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笑这件事儿就显得有点奇怪了。
在绝大多数动物那里,是没有笑的概念的,我们能在网上看见一些照片,抓拍猫猫狗狗甚至海豚微笑的瞬间,其实只是凑巧做出了那样的表情,并不是真的在笑。
和人类更接近的动物,比如黑猩猩确实是能被逗乐的,但是也没有人类这样频繁。有科学家做过统计,我们平均每天会笑十五到二十次。
而且,人类是唯一一种会大笑不止的动物。如果笑得特别厉害,人甚至会笑抽在地上。如果你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来想一想,会发现这个机制太不可思议了。
想象一下,一万年前,两个原始人在聊天,一个说,昨天我听别人讲了个笑话,太好笑了。另一个说,是吗,那你给我讲讲。讲完笑话之后,两个原始人捧腹大笑,满地打滚。一只大老虎顺着笑声就找过来了,一看,这儿有俩原始人笑得满地打滚,跑都跑不动,那我别客气了,我来一顿自助餐吧。
所以你看,对于原始人来说,笑这个功能,不仅没法帮助他们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存活,甚至还有可能带来危险。网上曾经流行一句话叫「会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但是按咱们刚才的想象,会笑的原始人应该早被自然法则淘汰了,为什么人类还要演化出笑的功能来呢?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笑这件事儿,对于人类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要想理解笑对于人类的意义,我们必须了解两件事,一个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一个是大脑的工作机制。
我们先来说人类的生存环境。
总的来说,地球上的生物可以被分成两类,一类叫固守阵地型,一类叫四处游击型。
固守阵地型生物,最极端的例子,是一种叫做哥斯达黎加螽(zhōng)斯的昆虫,它一生只生活在一棵树上,而且自己会越长越像那棵树上的一片叶子,通过这种伪装来保护自己。但是如果你把它挪到另一棵树上,它的伪装就暴露了,很容易被天敌吃掉。
而人类走了另一条路,成为典型的四处游击型生物。别说是从一棵树挪到另一棵树,就算是从赤道挪到北极,人类也能顽强地生存下来。
不过,四处游击有四处游击的麻烦,人类在迁徙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面对新的环境,消化新的信息,应对新的挑战,所以人类必须建立一套快速应对挑战的处理系统,让自己敢于去探索,并且敢于思考,解决新的难题。
问题是,人类天然是不愿意主动思考的。因为大脑是身体上最耗能的器官。我们的大脑只占全身重量的 7%,但是却会消耗全身 20% 到 25% 的能量。也就是说,大脑就像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功能强大,但是实在太费电了,出于节约电费的考虑,能不开机就尽量别开机。
但是,如果不动用这台超级计算机,人类在四处游击的时候,就没法解决一路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最后,人类别出心裁,另外建立了一套奖励机制,每一次启动大脑这台超级计算机,如果能解决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知识,我们都会自己给自己一份奖励。这个奖品,叫多巴胺。
对于多巴胺,你肯定不陌生,这种物质会让我们产生愉快的感受,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多巴胺也是和幽默关联最紧密的神经传导物质。
曾经有神经科学家做过实验,他给受试者看一些漫画,同时用核磁***振仪监测他们的大脑,给受试者的漫画是经过选取的,一半非常好笑,另一半不太好笑。实验结果是,大脑里有一小部分区域只对好笑的漫画有回应。这个区域恰恰负责的是多巴胺的分泌。
还有神经科学家做过研究,让音乐家聆听杰出的音乐作品,和让他们看喜剧片《憨豆先生》,大脑的反应是差不多的,同样都能感觉到快乐。
所以,幽默就是大脑进化出的一种愉悦制造系统。幽默对心理产生的效应对于每个人是一样的,都是多巴胺涌进大脑,使我们感觉喜悦。那什么时候会产生多巴胺呢?就是我们面对问题找到解答的时候,还有了解世界产生新知的时候。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曾经有一个情节,有一段时间,大侦探福尔摩斯一个案子都接不到,穷极无聊的他竟然靠给自己注射吗啡来寻求刺激。在福尔摩斯看来,解决难题和吗啡一样,是可以让人上瘾的。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之后,我们会发现福尔摩斯的看法竟然是对的。而且,比起吗啡,多巴胺还没有副作用。
甚至有科学家猜想,猿类之所以可以进化成人类,主要靠的就是多巴胺。因为多巴胺让我们更敢于去做犯难和冒险的决定,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把我们变成追寻刺激的人,总是换着花样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这就是幽默对于人类的第一个意义,幽默是我们给自己的奖励,让我们更愿意动用大脑去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其实,幽默对于人类还有第二重意义,这就要说到我们大脑的工作机制了。
我们的大脑相当复杂,无数的神经元互相连接,形成四通八达的神经网络。更神奇的是,大脑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有一个最终的「最高法院」来决定我们的言行。大脑更像是一个吵吵闹闹的议会,无数个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就像是无数个议员,每个人都在大声说出自己的意见。我们大脑最终做出的决定,是各种概念彼此竞争之后的结果,简单来说,就像是议员们吵架吵出来的。
这种方式有它的好处,它能让我们更有创意,更好地进行推理、解决难题。但是这种方式有的时候也会产生问题。
你想,我们的大脑里永远有不同的声音在争吵,不同的概念在冲突,还用刚才那个比喻,一大群议员,要是能吵出一个结果来,我们的大脑就能做出一个决定,要是他们吵不出一个结果来呢?
如果人脑像电脑一样的话,面对冲突的信息无法处理,很有可能就死机了。但是人脑不会,当我们同时面对两种甚至更多不协调的概念时,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最后的处理方式,就是笑。
这就是幽默对人类的第二重意义。幽默是我们面对内在冲突时,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
我们的大脑会经常处理困惑或者模棱两可的情境,但是我们的心智有时也会犯错,或者能力不足没法解出答案,最后往往将自己陷于复杂的泥潭里,这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而幽默就能让我们缓解内在的紧张。
所以你看,幽默对于人类有两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奖励机制,让我们乐于思考,乐于获得新知;同时幽默也是一种保护机制,如果我们思考的能力不足,陷入到冲突或者模棱两可的情境,最后的处理方式就是笑,这样我们的大脑才不会死机。
不管是在前边引导还是在后边保护,幽默都是为了思考服务的。可以说,人类学会了笑,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思考。
第二部分
了解了幽默对于人类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就能回答第二个问题了,什么是幽默?或者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人感觉好笑?
刚才我们提到,幽默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思考,一方面幽默是对于认真思考的奖励,另一方面,幽默也能让我们避免陷入到冲突的信息中。
你会发现,我们看到的各种幽默,不论是搞笑段子、幽默视频、喜剧电影、相声小品,使用的技巧,也都是为了前边说的这两个功能来服务。
幽默类型当然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分类法,书中还提过一种说法,说幽默至少有44种独立的类型。但是这么多的幽默手段,大多都是向着两个方向努力,一个是创造新知,一个是认知冲突。
咱们先来说创造新知。
前边咱们说到过,为了让大脑更加努力的思考,人类进化出了幽默作为一种奖励机制,每当我们获得新知的时候,大脑就会以多巴胺作为奖励,让我们感觉快乐。所以很多新鲜的知识,本身就自带一种喜剧效果。
现在网上也会常常有人会分享一些冷知识,这些冷知识往往是被当成幽默段子一样被传播。比如我之前看过的一个冷知识:世界最高山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其实因为地壳运动,每年还在长个儿,长多少呢?每年4厘米。而且它不仅会长个儿,还会向着东北方向平移,说得准确一点,珠穆朗玛峰大概是向着长春方向,每年移动4厘米。
你看,就是这样一个科学知识,但是天然就带着喜剧效果,你听完之后,也会感觉有些好笑。
再举个例子,国外的一家科学杂志专门搞了一个「搞笑诺贝尔奖」,每年9月评选,我给你念几个近几年获奖的研究成果:
生物学家找到人们怕蜘蛛的原因;
心理学家研究出一种方法,看眉毛就能判断谁更自恋;
物理学家研究出树袋熊怎么能排出立方体的粪便;
语言学家发现,人类所有语言里都有「huh?」这个词。
同样,简单的新知,本身就自带喜剧效果,这就是创造新知类型的幽默。
第二种幽默,就是认知冲突型幽默。
前边咱们也说到,幽默对人们的第二个意义,就是当我们的大脑面对复杂甚至是冲突的信息,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时,为了不让大脑进入死机状态,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会笑。
所以很多笑话,就是靠这种认知冲突来制造喜剧效果。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的这个网名「陈章鱼」。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很好玩,其实这种好玩,就是来自于这个名字自带的矛盾感。你看,你刚一听到这个名字,第一感觉是,这好像是个人名,有名有姓,还是三个字,很工整。但是你仔细一想,哪个父母,心这么大,能给自己家的小孩起名叫「章鱼」啊?
你看,这种又像真名又不像,就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也就会让人觉得好笑。
像是相声、快板还有各地的民间戏曲里,不约而同会有一类节目,叫「颠倒话」,就是每句话都是不符合真实情况,比如这段「东西大街南北走,街上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反被砖头咬了手。」还有「吃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
每句话都不符合情理,反而就出现了喜剧效果,这就是制造认知冲突的幽默方式。
其实,还有第三种创造幽默的方式,那就是把之前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先制造冲突,再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让人有豁然开朗、获得新知的感觉。
好的笑话,其实很像是坐过山车。全世界的过山车,不管后边的花样怎么不同,前半段几乎是大同小异,就是沿着轨道一点一点上升,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上升的过程,后半段不管怎么翻滚跳跃,也都是贴地飞行,那就没有意思了。
笑话也是一样,那个前半段上升的过程,就是制造冲突。如果没有了制造冲突,只有意想不到,这个笑话也不会那么好笑。
比如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叫冷笑话,你会发现,其实大多数冷笑话,就是只有意想不到,没有制造冲突,好多冷笑话开头都很草率,比如说有一只狗,大夏天走在路上,越走越热,它就成了热狗。一只公鹿,在路上跑,越跑越快,就成了高速公鹿(路)。
你看,这样的笑话不缺最后的反转,只是前边没有制造明显的冲突,就像是贴地飞行的过山车,让人想笑又笑不起来,就成了冷笑话。
所以,好的幽默,往往都是前边有认知冲突,让人有些疑惑,后边有解决方案,让人开怀大笑。
曾经有一位德国作曲家,在晚年写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故意在中间的部分,加入了一个听起来很突兀的音符,听众听的时候,肯定会觉得有些刺耳,他可能会想,刚才肯定是出错了吧,但是接着听,同样的音符又会再出现一次,听众被迫预先的假设,用全新的态度去聆听。当他再一次听到的时候,反而会有一种中了彩票的愉快感觉,听到这个音符,就会会心一笑。
相声里边有一个传统节目叫《扒马褂》,也是很典型的这种结构。表演者是甲乙丙三个人,甲和乙两个人聊天,甲吹嘘自己满腹经纶、腰缠万贯,但是说话特别不靠谱,漏洞百出,比如说自己去饭馆吃饭,一直烤鸭就从窗户外飞进来了;还有昨天夜里刮风,风大到把他院子里的井都刮到墙外边了;还有他买了一匹高头大马,结果这匹马掉到茶碗里淹死了。
乙越听越不对劲,就去问丙。丙因为从甲那里借了一件马褂,对应到今天,大概相当于借了一套特别贵的高档西装。拿人家手短,为了能多穿两天这高档西装,丙只能挖空心思,给甲的谎话找出合理的依据,结果不管是饭馆飞进烤鸭,还是刮风把井刮走,又或者马掉茶碗里淹死了,丙还真都变出一套有模有样的说辞,给解释清楚了。
这段相声就非常符合我们刚才说到的幽默结构,甲的一顿胡吹,就是在制造认知上的冲突,给观众产生第一重笑料,结果丙挖空心思,还真找到了一种合理的解释,这就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产生了第二种笑料。
总结一下,喜剧手段多种多样,但是幽默的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制造新知,第二类是认知冲突,第三类是把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先创造认知冲突,再拿出一种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最经典的一种幽默方法。
第三部分
刚才咱们一块儿了解了幽默对人类的意义,也了解了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了解了幽默的本质之后,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人类进化出幽默的机制,就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思考,所以,你可以把幽默当作思维的锻炼,幽默能增进健康、帮助我们和他人相处更加融洽,甚至会让人更聪明。就像是体能锻炼能让我们的身体维持良好的状态一样。
不过,不论是体能锻炼还是大脑的锻炼,如果不注意方法,一味地瞎练习,也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这本书中,作者就给出了三条重要的建议,借助这三条建议,你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快乐。
第一条建议,就是要区分「正向幽默」和「负向幽默」。
前边我们在谈幽默时,都是在说幽默的好话,其实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幽默都是好的,有一些幽默,反而会伤害我们自己或者他人的心理,这一类幽默就被称为「负向幽默」。
负向幽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攻击式幽默,包括挖苦别人、戏弄别人,比如有的笑话,是以别人天生的缺陷取乐,那就是典型的攻击式幽默。使用攻击式幽默的人,用看似好笑的方式把自己武装起来。他们其实是在用幽默表达对他人的敌意。
另一种是自我挫败式幽默,这种幽默不是让别人难堪,而是把自己当成玩笑的目标。这通常是自我价值低落的防御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某个缺陷,于是就先自嘲,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不被别人嘲笑。
你会发现,两种负向幽默有一个相同的关键词,那就是「嘲笑」,负向幽默要么在嘲笑他人,要么在嘲笑自己,总之,是用打压一个人自尊的方式,来换取别人的笑声,这是得不偿失的。不管是攻击式幽默,还是自我挫败式幽默,这样的玩笑开久了,都会让人更容易体验沮丧、焦虑以及自尊心的低落,也会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长时间下来,对寿命都会有危害。
反过来,还有一些幽默方式是对我们的健康有利的。这些幽默方式就叫「正向幽默」。正向幽默也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融洽式幽默,融洽式幽默程度高的人,喜欢说好笑的事情、分享机智的妙语来娱乐朋友,还喜欢说笑话降低人际间的紧张关系。融洽式幽默对自我的心理和人际交往都有好处。
另一种正向的幽默类型是自我增益式幽默,这个类型的人喜欢用好笑的观点看事情,即使是身处在麻烦之中,也喜欢发现事情的光明面,用幽默来保持正向的态度。我们常说的苦中作乐,就是典型的自我增益式幽默。
正向幽默,会把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或者是遇到的挑战都变成让自己笑出来的事情,这样的幽默,能增加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也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但其实,幽默也有优劣之分,只有正向幽默,才能让我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变得更健康,请你多多在生活中,寻找这样的幽默。
第二条建议,你可以把幽默当作一种保护机制,不论是身体的疼痛,还是内心的焦虑,都可以用幽默来缓解。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研究,他们找到了几十位刚刚接受过手术的病人,让其中一部分人坚持每天看几部喜剧电影,结果发现,观看过喜剧电影的病人,他们需要的止痛药剂量,平均要比其他病人少20%。科学家还通过「冷魄实验」,检验喜剧电影的效果,所谓冷魄实验,就是让测试者把手伸进1到2摄氏度的冰水里,这个温度不会造成冻伤,但是时间长了会让人感觉非常疼,想把手抽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测试者把手伸进冰桶时,观看一些喜剧片段,那么他坚持的时间会比别人长几十秒甚至100秒。
所以有科学家说,欢笑是天然的止痛药。
不过,想要达到这种效果是有条件的,不论是刚刚接受过手术的病人,还是参加冰魄实验的测试者,如果他们看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喜剧类型,止痛效果就不太明显,只有他们自己选择的喜剧片段,才能实现刚才所说的止痛效果。
作者分析说,带来好处的不只是欢笑,还有我们的情绪投入,观看自己喜欢的喜剧类型,我们更容易把自己的情绪投入进去,这时,欢笑才能发挥自己的效果。
所以我建议,你可以在平时多看看喜剧,发现自己喜欢的喜剧类型,在需要的时候,再把它拿出来,它能让你身心都感觉更好。
第三条建议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却是真的,那就是,你可以把笑当作一种有氧运动。
曾经有人把笑比喻成「身体内部的慢跑」,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笑和慢跑之间,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慢跑之所以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主要是促进心脏和血液的健康。慢跑时,血液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血压上升,让我们的血管保持弹性。不健康的血管一直维持紧绷僵直的状态,在我们最需要血液供应时,反而会限制血流,而健康的血管会随着我们活动的程度舒张或压缩,一直保持血液的畅通。
有科学家发现,我们在笑的过程中,血液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样都会升高,欢笑和慢跑一样,同样可以让我们的血液供应保持通畅。
除此之外,笑还可以消耗能量,大笑一百次,人体消耗的卡路里,大约相当于骑10到15分钟的自行车。这样看来,笑还真的算是一种有氧运动。反正我是特别希望科学家们将来能研究出一套「欢笑减肥法」,那要是成功了,像我这样爱讲笑话的胖子就算是有救了。
总结
到这里,这本《笑的科学》其中精华的部分,我就为你解读完了。
总结一下,第一部分,我们谈到了人类为什么会进化出幽默的机制,幽默对于人类有两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奖励机制,让我们乐于思考,乐于获得新知;同时幽默也是一种保护机制,如果我们思考的能力不足,陷入到冲突或者模棱两可的情境,最后的处理方式就是笑,这样我们的大脑才不会死机。
不管是在前边引导还是在后边保护,幽默都是为了思考服务的。可以说,人类学会了笑,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思考。
第二部分,我们谈到了怎样创造幽默。幽默的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创造新知,第二类是认知冲突,第三类是把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先创造认知冲突,再拿出一种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最经典的一种幽默方法。
第三部分我们谈到,在了解幽默的本质之后,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里作者给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是要区分「正向幽默」和「负向幽默」。不要靠打压别人和自己的自尊来换取笑声。第二条建议,观看自己喜欢的喜剧类型,我们更容易把自己的情绪投入进去,这时,你可以把幽默当作一种保护机制,不论是身体的疼痛,还是内心的焦虑,都可以用幽默来缓解。第三条建议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却是真的,那就是,你可以把笑当作一种有氧运动,利用幽默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最后,还想说一点自己的感受。我相信你也能听出来,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讲笑话逗别人笑的人,但是我自己对于幽默这件事儿,内心却是矛盾的。一方面我听别人说,欢笑是人生的良药。另一方面,我又听别人说,喜剧的内核往往是悲剧。我也看到很多报道,不论中国外国,似乎搞喜剧创作的人,很多人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快乐,甚至还会抑郁。这让我一直在想,到底幽默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喜剧创作者迫于产出的压力,他们会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喜剧手段,也就难免会使用很多负面幽默。不论是嘲笑别人,还是贬低自我,用尊严换取的幽默,最终都给他们带来痛苦。
好在我们没有这样的压力,而且我们了解了幽默的本质,人类学会了笑,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思考。所以面对复杂的世界,只要努力思考,不论能否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我们都会把笑当作给自己的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