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为什么有的父母会要求孩子随自己姓呢?

为什么有的父母会要求孩子随自己姓呢?

孩子跟谁姓的争议由来已久,在最近的10年内更为突出,有的家庭会因为这方面的矛盾导致婚姻生活不愉快甚至婚姻破裂。

前几日,杭州一男子便因孩子跟妻子姓而离婚,事件被闹得广为人知。

这名男子因为儿子随妻姓一直耿耿于怀,于是起诉离婚,经法院调解后双方达成协议:孩子由父亲抚养,女方无需承担抚养费,但要配合办理儿子改为父姓的手续,否则要支付10万违约金。之后男方又诉至法院,称女方不配合给儿子改姓,要求其支付违约金。法院最终判女方支付违约金。

法院的判决是值得肯定的,从法律层面讲,在女方不履行相关义务的情况下是不具有这项“冠姓权”的。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绝大多数都在沟通协调中解决了,但不否认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相同故事。

前段时间@papi酱孩子随父姓的消息传出来后,有网友对她冷嘲热讽甚至破口大骂,更有人攻击说papi酱一贯以来独立女性的人设都是虚假的,作为独立女性却不注重冠姓权。

这一点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但正好也说明了很多人将要或者已经在面对冠姓权的问题。

在神逗看来,首先此事是别人家事,我们无权干涉;其次女性独立与孩子跟谁姓没有必然联系;再次,她的做法实际上是很睿智的,因为她可能看到了孩子跟随父姓更深层次的原因。

为何出现这种现象

这是很多家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那为何会屡屡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细心思考不难发现,这有两方面原因。

1、独生子女时代的“后遗症”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我们不能否认这一政策的功绩。但事物必然有其两面性,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多,这种现象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女方家里有同胞兄弟,婚后一般不会要求孩子跟随母性,其中也有是为婚姻和谐稳定考虑的因素,但总体来说这是明智的。

2、“伪女权主义”的泛滥成灾

说到女权主义,神逗想起来这么一个笑话:

美国女权:这活不让女性干?你在歧视女性!

中国女权:这活你让女人干?你在歧视女性!

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却是符合一少部分“伪女权主义”女性的思维的。

50年前女性地位没那么高,那时候女性的婚姻观普遍存在一种思想:“找个依靠”、“找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但现在女性地位显著提升,女性们更期待男女平等,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女性或许还存在着这种择偶观念。这就导致了“伪女权主义”的产生。

有个别女性,她只知道抢男人的权利,但不去履行男人的职责和义务,往往在利益面前要求男女平等,但在责任面前就不这么认为了。

真正的女权应该是人格尊严的平等,而不是天生带来的不可能达到的分工的平等和平衡!

女权主义之所以提倡孩子随母性,是出自于男权社会里女性地位低下,希望能争取冠名权减少孩子没出生被流产、出生后被抛弃的行为可能。基于这一方面原因,神逗是赞成这一做法的。

孩子跟谁姓的争议来源

孩子到底该跟谁姓呢?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也是合情合理的。

1、跟随父姓

大多数中国男性还是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一方面认为这是祖宗们传下来的规矩,既然是祖宗传下来的自然要去尊崇,认为孩子跟随父姓是理所应当。

另一方面不能排除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男性还是有“大男子主义”思想存在的,孩子如果跟母性,自己心里便非常不平衡。

大部分女性可能或多或少是支持这种传统观念的,这也是这方面的矛盾不是大范围存在的原因。

2、跟随母性

站在女性权利的角度这本无可厚非,因为法律赋予了我们这项权利。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都是法律认可的。这两者没有贵贱之分,在法律上也是同等对待的。

但有个别人在对有关孩子跟谁姓的问题上解决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让人细思极恐!

神逗可能更倾向于支持孩子跟随父姓,不排除有站在男性角度的这些原因,但更多的是基于某种更深层次的原因!

孩子跟随父姓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孩子跟随父姓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讲,给予男性冠名权是为了让男性更多地参与进孩子的养育过程。

1、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和父亲角色的定位

一般情况下,母亲角色主要的表现是温和慈祥,情感细腻,关爱有加,感性大于理性。母亲是孩子的温暖的港湾,是孩子情感交流的主要角色。基于母亲的天性,母亲可以为孩子牺牲一切,这种爱也是任何一种感情所无法超越的。

而父亲角色的表现形式为:坚强勇敢、阳刚果决、理性思考、敢于担当、勇于挑战、不惧挫折等。这些特性明显不同于母亲,而且有很强的互补性。

2、孩子养育过程中父亲的参与度

不得不承认的是,父亲的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参与度完全没有母亲高。父亲跟孩子的真正的情感交集一般不到母亲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都不到。

虽说现在的女性地位提升,经济能力有很大进步,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亲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陪伴孩子,父亲的参与度稍有提升但仍然远不及母亲!

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外很多专业机构有做过相关统计和研究。这跟自然界所有雄性动物的表现是一致的,我们也不能过分追求这方面的平等,因为这可能有其自然规律和必要性。

3、赐予父亲“冠姓权”或是为了提升父亲的参与度

人类社会经过几万年的进化形成了父母在家庭中角色定位的不同,保证了家庭的稳定及和谐运行,也保证了孩子心智的健康发展。

据相关调查发现,在单亲母亲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人格独立、社会交往、个人担当方面明显不足,缺失父爱导致孩子缺失男性品格的教育。单亲妈妈独自带大孩子的存在比单亲爸爸带大孩子的多很多,这是基于母性的本能和父亲天生的“不负责任”。

父亲的参与度与生俱来就比母亲低,而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又具有无比的重要性。而给予父亲冠姓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

中国屹立在世界上几千年,证明了我们的文化是优秀的,祖宗的智慧是无双的,祖宗们赋予了男性冠姓权不仅是处于对男权的维护,或许也有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基于以上原因,神逗个人认为,赋予父亲冠姓权有其特殊的意义和更深层次的原因,虽说这一原因也许提升不了太多的父亲参与度,但如果没有,则可能让不负责任的父亲越发不负责任。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那孩子到底该跟谁姓?

姓氏有其传承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财产继承的标志,有时候孩子的姓氏是继承一个家族资产的首要标志。

独生子女时代产生了更多作为家族继承人的女性,而女性经济条件优于男性的情况也很常见,物质条件比较好的女性要求拥有冠姓权似乎是合情合理。

但始终不可理直气壮,因为决定财产继承权的不仅仅是姓氏,更不能认为谁家钱多就该和谁姓,这种观念不可有,我们总不能都去姓“马”。

如果夫妻之间能达成共识也就罢了,但如果男方太过在意冠姓权,为此闹得生活不愉快,甚至要结束婚姻,这就不值得了!

为了家庭的和谐稳定,为了孩子能在完整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些矛盾并非是无法调和的。

在无法调和的情况下,我们是否也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呢?孩子总有能自己决定的一天。

最后,提升父亲在孩子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方法有很多种,给予“冠姓权”是其中之一,但绝不是全部!我们可以有这种想法,但不能以此作为借口,真正成为一位合格的父亲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