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偏见,不是事实。强调一次:人们对女司机的偏见和印象不是来自于事故!
事故率的数据只能证明人们日常中观察到的现象与实际的交通事故没有因果关系,但不能说明观察到的这些现象是来自于偏见。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看到了事实A,得到了印象B,然而大家用大量的数据证明了事实C,是不能否认印象B的。因为人们的偏见不是通过事实C得来的,也就是说人们不是因为偏见对事实C的观察造成了误差。如果要证明偏见存在,必须否定事实A,而非证明事实C。
所以,目前所有的答案都只是否定了这样一个观点,我看到很多女司机都不会开车,所以女司机一定事故率高。但事实上大家的观点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很多女司机都不会开车。
所以要证明是偏见,就需要证明很多女司机都不会开车是一个偏见,是对事实的选择性观察得到的结论。
事实上,到这里我们基本都可以得到结论了,女司机有很多奇葩行为,所以女司机不会开车。
这个推论肯定也是不成立的,这个和因为女司机不会开车,所以女司机一定事故率高的推论一样,是不合适的推理。
许多人认为,女性作为驾驶员,的确存在一些先天缺陷,否则不会经常出现那些极品失误。
开车作为一项有风险的交通行为,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性对驾驶安全影响很大,往往决定着潜在事故是否有可能发生。无论是先天所致,还是后天形成,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心理、习惯等方面都具备着差异。
这方面特点对驾驶的影响,国内外一直都有进行研究。女司机的驾驶技术能力并不逊于男性,但是其心理素质具备很大问题。
男司机速度估计检测的合格率有84%,女性则只有71%。对复杂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复杂反应判断的失误次数较男性多,尤其是有蜂鸣器声音时,有的女性往往左右手和双脚同时松开,且在驾驶应激环境下反应不如男性积极。
以上这些性别差异其实都好理解,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为谨慎、小心,过于谨慎的人不敢把车开的太快,面临突发事件和从未见过的复杂交通环境时,不敢迅速做出判断,害怕判断失误,反而束手束脚导致出现很搞笑的低级错误。
男性相较女性而言,更为大胆、自信,面对突发状况时反而会更加得心应手,两种极端性格俨然成为了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