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二人转”是通俗 ? 还是粗俗

“二人转”是通俗 ? 还是粗俗

? 作为东北人,我自然是对“二人转”十分喜爱的,毕竟这是东北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剧种,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东北人自来就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可见在东北人的心中,对“二人转”的感情有多么深厚。但后来由于历史因素的限制,“二人转”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只能作为杂剧流窜于乡野之间演出,一直未能登上大雅之堂。直到东北出了个赵本山之后,“二人转”这个古老的剧种才得以闻名全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发展局面,可以说赵本山对东北“二人转”的发展事业是做有突出贡献的。 这些年来,我也陆陆续续地看了不少“二人转”节目,有些是在一些娱乐场所看的,有的是在电视上看的;前者不消说了,那根本不叫“二人转”,用东北话说叫“耍大彪”,什么脏话、下流的话都敢往外说,纯粹是以取悦观众挣钱为目的;后者主要是以赵本山的弟子为主,演的是绿色二人转,虽然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成分在里面,但给人看后反觉得现在的“二人转”越来越不象“二人转”了,倒像是在舞台上玩杂耍的小丑,一个个打扮的怪模怪样不说,关键是没有一个人是在台上正经唱“二人转”的,不是你讲个笑话,扮个怪相;就是他翻几个跟头,练几声口技,要不就是来段萨克斯或是唱段流行歌曲,而且演出时常常是为了凑戏废话连篇,光说不练。二人转演员虽说讲究的是多才多艺,可也不能舍本取末,尽玩些花架子来糊弄观众吧?要说讲笑话,哪个笑星不比你讲得好;要说翻跟头,哪个杂技演员不比你翻得漂亮;要说唱流行歌曲,哪个歌星不比你唱得动听,一个二人转演员如果只靠这些功夫在台上混日子,只能说是末路穷途的表现,这说明他本身优秀的东西没有了,只有靠模仿别人的东西来充斥自己,就如古人说的西施效颦、邯郸学步一样,最终学到的是别人的末技,失去的是自己的本色。因此说赵本山的“二人转”如果依然按着目前这种路子发展下去,那么他为此付出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二人转”最终将以败笔而告终。 这么说并不是有意贬低赵本山的“二人转”,试想一个外地人来到沈阳,当他眼中看到的“二人转”就是这么一些演出时,立刻就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这根本不能代表我们东北的地方特色,像这样的表演任何省市都可以发掘出类似的人才来,到时候凭什么说“二人转”是属于你东北的。人家跑来看“二人转”,要看的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地方戏,不是来看你杂耍出洋相的。如果我们不辨良莠,一味地以粗俗代替通俗,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届时必然会导致“二人转”新不如旧的衰退后果。什么是通俗?通俗就是要让百姓喜闻乐见、明了易懂,还必须保持住自己的本色内涵;粗俗则是以低级趣味的表演去献媚观众,靠索取掌声来掩饰自己的乏味。既然我们都说“二人转”是民俗文化的代表,可是再看看当今舞台上表演的“二人转”,又在哪些地方体现出了民俗文化来?总不能把翻跟头、唱流行歌曲当作民俗文化来倡导光大吧? 造成“二人转”粗俗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一是演员的素质修养,二是“二人转”唱本的缺乏;前者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多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的教育得到解决,后着则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实效。屈指算来,赵本山振兴“二人转”也有好几年时间了,在这其间不但没有让人看见有什么新的唱本创作出来,就连老的传统唱本也没有几个被发掘出来,以至于现在演员一上台,张嘴一唱就是《小拜年》,都老套得不能再老套了,一点新鲜感都没有,恐怕演员自己都觉得唱烦了,于是只好以说代唱了,说功练得比唱功还溜,从而使传统的“二人转”越来越偏离原有的宗旨,变成了一个“四不象”的大杂烩。 传统的东西只有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但出新不是更新,也不是变异。我们必须做到以传统为主,以出新为辅,才能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我认为“二人转”形成了今天这种局面,到底它是在发扬传统,还是在背离传统,是一个应该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