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全球化3.0时代降低了创业的门槛,意味着更容易被模仿,竞争会更加激烈。
在数字时代,市场的缝隙越来越小,公司的成败周期也越来越短。
数字商业时代 2007-10-30 9:17:54在全球化3.0的时代,个人将与全球竞争,对于创业的个人而言,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不再是一个物理学家的大胆梦想“中国正在成为创业者的总部!”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院长霍华德。弗兰克在“第二届中国商业计划书大赛” 的决赛现场发出这样的感叹。弗兰克院长对中国的信心,首先来自于他对全球化的坚信不移。在接受《数字商业时代》记者采访时,弗兰克透露了支撑其信念的一个小故事。
两年多前,弗兰克夫妇在三峡的游船上,从一个小姑娘手里买了一幅中国刺绣,这些刺绣是由小姑娘的奶奶手工制作的。弗兰克很想把他的爱犬的图像做成刺绣,但是苦于没有随身携带小狗的照片。小姑娘给了弗兰克一个E-mail地址,弗兰克回到美国弗吉尼亚的家以后,把小狗的照片发给了这个姑娘,几天后,弗兰克就收到了绣着他的爱犬的刺绣,他再通过电汇把钱付给长江边上的小姑娘。 “在过去的工业革命中,公司是商业的主体。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个人被解放出来,个人在商业中成了主导,由于没有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个人可以直接与客户进行接洽。而这仅仅是一个根本性转变的开始。在工业时代需要花100年的事情,在数字时代仅需要十几二十年便完成了。”弗兰克如此评价数字经济的巨大变革。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推动下,史密斯商学院把数字经济研究作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身处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人,正在拥抱和实践一个曾经让美国人无限放大的词汇——“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创业和企业家精神与年龄无关。弗兰克告诉记者他的亲身经历,“我曾经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当时已经75岁了,但是他有一天对我说,‘我多希望自己只有60岁。我每天翻开报纸,看到了这么多的商业机会,我多希望可以从头开始创业’”。
“企业家精神其实是一种商业思维方式,指的是不满足于现状和方式,而是以个人冒险的精神来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方式。”曾经连续创业,并曾担任十多家高科技公司董事的弗兰克如此诠释企业家精神,“我早期也是一名创业者,所以到了中国就像到了家一样。”
讲述全球化进展和新特征的著作《世界是平的》几乎成为商业圣经,在商业世界,如果有人说自己没有看过或没有听说过此书,多半会被视为恐龙。在全球化3.0的时代,个人将与全球竞争,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数字时代,对于创业的个人而言,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不再是一个物理学家的大胆梦想。
活着就是胜利
投资界关于“天使投资”有一个笑话:只有3F会成为天使投资者:家人(family)、朋友(friend)和傻瓜(fool)。
“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最稳当的做法当然是看看对方是否已经获得过一轮风险投资。然而对于创业者来说,问题在于,谁会成为第一个投资者?”弗兰克院长说道。
在美国,史密斯商学院为创业者提供了许多不同层次的帮助。例如,成立了Dingman创业中心,为创业者和新企业提供发展建议和资助;通过“天使网络”帮助创业者接触到更多的天使投资等。史密斯商学院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举办 “创业计划书”大赛。的大赛为获奖的3个团队一***提供了5万美元的奖金。
“像‘创业计划书大赛’这样的奖金只能当做一个意外的礼物,”的获奖者康录发告诉记者。康录发和他的团队创立的K68“威客网”是一个设计服务供需平台,也是国内最早实践“众包”的网站之一。他们的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于自己和朋友。康录发正在不断地和VC接触,寻找最合适的价格和条件,“我是个商人”,康录发半开玩笑地说,年轻的他此前已经有过两次创业的经历,“活着就是胜利”是他最大的体会。 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降低了创业的门槛,也就意味着更容易被模仿,竞争会更加激烈。
“在数字时代,市场的缝隙越来越小,公司的成败周期也越来越短。”康录发对此深有体会。9月中旬,K68被CCTV报道过后,在1个多月时间里全国出现了100多家类似的网站。“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市场将迅速成熟起来,”康录发并不认为模仿者是他们面对的最大难题,“商业模式创新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改变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敌人。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对于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来说,是很兴奋的事情,他们总是期待变化。而传统的企业家则非常害怕变化。”这是弗兰克从他的三十多年的创业和冒险生涯中总结得到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灵活性,能够很快地适应环境,因为情况总是出乎意料。”
谈及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规则,弗兰克认为,“旧的规则并不都会过时,否则哈佛商学院早就关门了。传统的规则在某些案例中是适用的,奥妙在于,创业者一定要有灵活性。未来改变得很快,没有人能够预言,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如何适应未来,但不能教他们具体的办法。”
在不同的投资人眼中,或许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Emerging Technology Partners, LLC投资公司的合伙创建人何威武(音)告诉记者,他看中的创业者首先应该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因为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实在是太大了,创业者有没有征服全球的野心这一点很重要。”其次,创业者本身必须非常优秀,必须具备足以组建一支军队的能力—因为要与全球去竞争;最后,此人还得多少有一点运气。 “‘中国管理模式’就是众多中国企业实践成功了的具有***性的管理,而将好的企业管理个性用流程凝固下来的个性化ERP将是‘中国管理模式’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此次盛会最为引人注目的精辟论断,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先生表示:“中国有许多有个性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独特个性已经成为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中国企业表现出来的群体个性就是一种‘中国管理模式’”。他认为:与欧洲企业过于保守的管理,北美企业过于激进的管理不同,这些年来,一直勤于向欧美企业学习的中国企业正逐渐摸索出“中国管理模式”。它的产生缘于以下三个市场特点:一、中国是一个高速变化和发展的市场;二、中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向自主创新大国转变;三、中国的企业由中国人主导,中国5000年的文化深刻影响着这些企业领导者的管理风格。而将好的企业管理个性用流程凝固下来的个性化ERP将是“中国管理模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随着此次盛会亮相的,他的最新著作《ERP改变中国》中进一步诠释着“管理实践没有先进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并且详细回顾了中国企业管理信息化20年的发展历程: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实现了管理的应用;从基础管理的信息化到电子商务,数字化为企业管理变革提供了通道;而国内软件的第三次革命,则催生了ERP个性化时代。而作为国内最早提出“让ERP个性化”的管理软件供应商,金蝶的“个性化管理软件”已经得到了参会嘉宾的积极认可。无论是深圳首站金威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叶旭全先生的激情演讲,上海站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的精辟论述,还是此次北京站国丰钢铁张震的豪迈感言,都在阐述、验证着本次巡展的主题:彰显中国企业不同的管理个性,演绎中国企业管理***同的精彩。 距年初金蝶提出“让ERP个性化计划”后的10个月时间,“个性化”的风潮已经席卷了整个企业界和理论界。调查显示,80%的财富500强企业表示,他们的业务流程会在两年内转变1次,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及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改变则更为频繁。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否成功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系统对快速演变的商业环境的适应能力,所以越来越多专业厂商及企业的CIO认识到,需要构建的信息系统必须是一个支持企业管理模式的个性化的、能适应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化的ERP系统。而传统的套装式标准ERP系统,高举标准ERP是全球最佳实践的结晶,而请企业按此模式和流程进行BPR改造,显然是不合适宜了。金蝶集团高级副总裁金卓君在会议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全球化3.0时代的信息系统策略,应该是去规划和构建一个支持你管理模式的个性化的、能适应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化的ERP系统”。金蝶软件的个性化ERP解决方案是一个凝结了40多万中国企业用户成功管理经验和应用模式的系统方案,即:产品平台化、方案行业化、服务个性化。
在终点站北京的展示会现场笔者看到,依旧承袭了深圳首站、上海站的形式,北京站此次活动同样展示了十多个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个性化ERP应用成果。知名专家和包括大田集团吕意凡、国丰钢铁张震等在内的众多企业家们对中国企业管理个性进行了探讨,在经历了深圳、上海、北京三地的梳理后,代表中国企业群体个性的“中国管理模式”这一概念已经得以十分清晰地呈现。中国企业有个性才能发展
在随后的“中国企业有个性才能发展”的巅峰对话中,数千名企业代表通过金蝶的移动ERP平台与论坛的嘉宾进行了互动,大家对“个性化”及“中国管理模式”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将会议推向了高潮。此外,与会代表还通过成功应用个性化管理软件的企业案例系统了解了维博电子、微创医疗、三明重机等十家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并通过视频画面再现了招商局集团、蒙牛集团、南车集团等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经典场景。会议下午还就集团财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技术、制造业及移动ERP等目前最受企业关注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专题进行了分会场专题讨论。整个展示会现场高潮迭起,观者如潮!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香港股票代码:268)是亚太地区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全球软件市场中成长最快的独立软件厂商之一,是中国软件产业的领导厂商。金蝶开发及销售企业管理及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和为企业或政府构筑电子商务或电子政务平台的中间件软件。同时,金蝶向全球范围内的顾客提供与软件产品相关的管理咨询、实施与技术服务。金蝶独特的“快速配置,快速实施,快速应用,快速见效”的个性化产品与服务定位,能够帮助顾客从容面对动态不确定商业环境带来的挑战,实现业务流程与IT技术的完美结合,有效管理变革,确保组织快速持续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