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已经三年整,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与第一次执政风格完全不同。尽管身体有病,而且病得还不轻,可是干劲十足不知疲倦。回顾安倍在第二次执政的1000多个日子里,竭力走军国主义道路的本性暴露无遗;为了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修宪、强军、走正常国家道路,不择手段,右翼性格表现得淋漓精致。安倍第二次执政凸显“强势”,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三个。
一、痛定思痛,东山再起
安倍晋三2006年第一次执政,因病突然辞职,半途而废,不仅给安倍家族丢了大脸,而且在自民党内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卸任首相的6年日子里,安倍不断反思,反省,反躬自问。想明白了许多“道理”,准备东山再起。因此,第二次执政是有备而来的,从执政的战略构思和战术细节上都做了周密充分的准备。虽然选举的时候与石破茂竞争,赢得不易,胜出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总的来看,安倍当选首相根基深,条件好,顺理成章。从安倍上台后到其父亲墓前发誓,事成后又到其外公墓前汇报,可以看出第二次执政的安倍有两个心愿一定要实现:第一,一定要雪耻。无论如何要坚持走完四年首相任期,改变留在人们心目中“窝囊废”的形象,决不能再让人看笑话。第二,履行使命——修宪、强军、走正常国家道路。为此,安倍很拼真正发扬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实际行动来证明安倍晋三是有能力的,而且不是一般的能力而是敢闯、敢干的“男子汉”。目前虽然修宪尚未成功,但是“新安保法案”的国会强行通过已经迈开了可以聊以自慰的第一步。
二、美国松绑,发挥极致
安倍晋三第二次上台之后,之所以在修宪和强军如此敏感的领域无所顾忌,大刀阔斧地往前推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给日本松绑。美国自从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后综合国力下降,同时又要保持海洋霸主的地位,除了对内海军、海军陆战队以及海岸警备队三支队伍加强合作之外,对外在盟国身上大做文章,让澳大利亚、日本等这些所谓的盟国出钱,出兵,帮助其在全球开展军事活动。美国为了占日本的便宜,不得不允许安倍公开修改70年前在美国主导下制定的和平宪法,以及支持和赞赏安倍推进“新安保法案”实施。安倍尽量把美国给予的“宽松政策”用足,发挥到极致。因为后面有山姆大叔做支撑,这也是安倍在不遗余力地推进修宪和强军方面表现出强势、强硬、强悍的原因之一。
三、开门大吉,盲目自信
安倍一上台就推出了所谓的“安倍经济学”三支箭,实行货币宽松政策,激活了日本一直以来低迷的股市,让国民看到了希望。其实连安倍本人也没有想到,他玩的所谓“三支箭”是投机取巧的“小把戏”,开始还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居然瞎猫碰上死老鼠“开壶”了。安倍开门大吉,支持率直线上升,最高时达到前所未有的75%。当年包括参议院选举在内的“闯五关斩六将”一路顺风,扶摇直上。同时,也一改日本过去十年九相,扭曲国会的怪现象。安倍第二次执政开门红,股市上扬,“民心所向”,赚足了人气,坐实了执政基础。支持率的提高也给本来胆子不大的安倍晋三增添了“无限”的信心,强势、霸道、疯狂的举动接踵而来。大幅度提高消费税、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对冲绳地方政府施压紧逼其同意将美军基地搬迁边野古……
安倍壮着胆子所做的这一切都是盲目自信的结果。他逆潮流而动,强奸民意,违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规律,最终必然要得到应有的惩罚。中国有句老话,好有好报,恶有恶报,时候未到。安倍第二次执政与第一次风格完全不同,无论执政还是治党都是蛮不讲理,我行我素,采取强势政策和姿态,表面上看反对派被压制了,安倍取得了成功。这样违背客观规律的强势做法,必然会严重妨碍国家长远发展以及损害国家根本利益,因此一定会反弹,最终结果安倍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郁志荣
2016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