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搞笑笑话 - 林莹是谁?

林莹是谁?

莫妮卡饰演的林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文静善良的林莹,作为青年网球队教练齐林的侄女,是青年队员们最忠实的支持者。每一场比赛和训练都能看到她在场边默默支撑的身影。她对原著漫画中龙马的淡淡朦胧感情的演绎也是这次演出的一大亮点。

【编辑本段】♂小事件♀

关于工作室:

球场上不屑一切的龙马,其实是渴望别人理解他的。林莹的工作室,一个安静的地方,马龙喜欢在这里研究对手的战术,独自思考,看林莹的画。片场的场景是丰富龙马性格的重要一环,让观众真正了解龙马完整故事的线索。

【编辑本段】★出场次数★

关于集合数的注记

第1号地铁里林莹的新画被破坏,马龙帮忙清理。

肖鹏让我在演播室找一个教练。

我在外语课上见过马龙,但他对林英没有印象。

第二名马龙误进了林莹的工作室

林莹的新画又被破坏了,工作室的玻璃被打碎了(马龙)。

马龙为林英订购了一个画板。

NO.3林颖在演播室与马龙对话(关键词:“没有训练”“自信”)

龙马在演播室(原因:更衣室太吵),林颖为龙马加油(淘汰)

林英知道马龙赢得了胜利,向他表示祝贺。

林莹让肖鹏调查龙马的竞争对手。

林英向马龙讲述了“鲶鱼效应”

第四名林英观看了马龙与陈海棠和钱振智的比赛。

林颖在走廊遇到龙马(关键词:“好像有人不想让我穿队服”)

第五名林英向马龙道歉(鲶鱼效应)

林英正在家里和她的阿姨聊天。

肖鹏·托林英打电话给马龙进行采访。

第六名林英在一家餐馆工作

马龙帮助林莹修补工作室的窗户(纳达尔的窗帘)

马龙请林英帮忙取回制服。

7号林莹和肖鹏看到了马龙和陶成武(或双打)之间的不和...尴尬~)

马龙和林莹在演播室达成了协议。

林英和肖鹏在演播室里。

马龙闯进演播室,让林英找一个教练。

8号林莹在比赛中认识了曲星。

林莹送给马龙一个有纳达尔签名的网球。

林莹停止了寻找龙马理论的小伙伴。

第九名林英在画室看到了马龙画的一幅道歉的画。

目前是截至第九集的出场数~欢迎补充~ ~ ~

[编辑此段] ※演员介绍

网球王子第一部——演员林英

名字:莫妮卡。

昵称:婷婷阿木

英文名:我还没决定

性别:女

国籍:中国

高度:1.66米

生日:1984 65438+2月23日。

星座:摩羯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士。

重量:45KG

民族:汉族

职业:演员

血型:o型

语言;普通话英语

籍贯:重庆

出生地:重庆

性格:变化太大,说不清楚:)

教育:学士学位

幸运数字:还不知道。

爱好:看电影,听歌,养狗,看心理学书籍,学外语(这些是爱好吗)

偶像:张国荣周迅中的杰克·尼科尔森·茱莉亚·罗伯茨。

最喜欢的歌手:张学友HITNEY HOUSTON

最喜欢的运动:瑜伽、羽毛球和游泳。

食物:所有水果,贝类。

最喜欢的地方:LA(洛杉矶)我喜欢所有让我感到自由的地方。

最喜欢的电影:说不完。

最喜欢的品牌/漫画:保罗·弗兰克

最感恩的人:爷爷奶奶

我最想做的事:拍一部我满意,观众满意的在天上飞的电影。

网球王子第二部——演员林莹

名字:奥利维亚。

生日:1982年2月28日

民族:汉族

重量:40公斤

身高:162cm

星座:双鱼座

血型:b型。

出生地:四川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

爱好:唱歌,跳舞,写作,游泳。

[编辑此段] ↙出演影视↗

网球王子

电视台:东方卫视首播

播出日期:2008年7月25日

原编剧:许斐刚

主题曲:没有彩虹的阳光

插入音乐;兄弟;肩膀

插曲:年轻的战场

主要演员:迈克尔扮演马龙,柏栩栩扮演钟国光。

由饰演陈海棠,由张饰演史毅。

毛方圆扮演菊万,王传君扮演钱振志。

陈泽宇饰演周竹,薛皓文饰演何春龙。

杨德民饰演陶成武,向鼎饰演黄绝味。

钟凯扮演王,而扮演季布。

张鲁一扮演关悦,宋晓波扮演肖波。

魏斌扮演周瑜,沈人杰扮演时迁。

莫妮卡扮演林英,詹静宜扮演肖鹏。

张雯饰演曲星,徐经纬饰演龙正男。

饰演,饰演田教练。

程小东扮演许斐刚。

简介:

美国青少年网球比赛已经连续四次获得冠军。作为一名天才少年,马龙在回到中国后加入了以网球闻名的青年学院。马龙加盟后不久,就成功成为青雪1年级的第一名选手,并和前辈们一起参加了地区预赛。.....

事实上,马龙的父亲龙正男也曾是世界网坛上一名短命的职业网球运动员。他在美国赢得了冠军,但因为未知的原因退出了网球比赛。马龙从他父亲近乎戏弄的态度中学到了网球。对他来说,网球不是爱好,而是打败父亲的目标,所以他心里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数字。

在父亲的影响下,马龙也非常热爱网球,并且有着不错的实力。在加入青年联盟之前,他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比赛,逐渐成长为美国少年网球联盟四连冠。新学期伊始,来自实力雄厚的青年学院网球系的大一新生马龙。虽然他帮助网球系其他新生不被高年级同学欺负,但是他的态度实在是拖沓,所以很快就和前辈们比试输赢。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实力确实惊人,引起了齐林教练和钟国光校长的关注,破例将他选入正式队伍,开始了全国赛的征程...

[编辑此段]建筑师林颖

她是迄今为止美国耶鲁大学最年轻的博士。林颖,65438到0980 20岁,因设计越战纪念碑而成名。1999年,她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和“50位未来的美国领袖”。2002年5月30日,她以绝对优势当选耶鲁大学校长。

林英是一个成功的人。她的设计理念来自不同的元素。在这个越来越小的星球上,人类的思想应该超越地域和文化。

林英设计的美国越战纪念碑雕塑是几年前的。在看琳达的书时,我知道美国越战纪念碑是中国女建筑师林英的作品。林莹就读于美国名校耶鲁,一个很少见到她笑容的弱女子。因为一个纪念碑的设计,她一下子步入了著名建筑设计师的行列。虽然越战纪念碑遭到越战老兵的反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由一个年仅21岁、从未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外国女性设计的作品,已经成为美国纪念建筑的典范。

这是林英的砖式表达,海与岛的联系是一体的,岛是海的波浪的延续。也表达了她对景观艺术中自然联系的诉求。

有着家族渊源的山水诗人林莹说,她喜欢简单不复杂的东西,这一点从她最近在美国华盛顿亨利美术馆举办的名为“规则的风景”的装置艺术展就可以看出来。博物馆馆长理查德·安德斯(Richard Anders)说:“林英有一种非凡的能力,用简单的方式用自然材料传达复杂而富有诗意的情况。”她用自然简洁的制作将理想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

林莹以艺术的名义创作建筑作品,将视觉享受与环境艺术联系起来,她经常为客户设计景观。中国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些能以艺术的名义设计建筑的建筑师?现在很多艺术家都投身于建筑设计,比如何多苓。他的工作室设计的贺兰山居,单独拿出来看起来很美,但是如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俯瞰下去就会很乱。我们能从林莹的作品中得到一些启示吗?我们能不能停止做事,心平气和地面对自然,面对我们生活的城市和乡村,然后用一种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不可能的理想王国的想法来规划我们的风景?

战争的记忆,战争的记忆——林英与“越战纪念碑”

郑达:美国萨福克大学英语系助理教授。

美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震惊全国、分歧巨大的战争:第一次是1776的美国独立战争,迫使人们思考是作为英国殖民地继续存在,还是争取独立成为主权国家;二是1861-1865的内战。人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选择,是将南北分成两个独立的政府,还是维持联邦的统一和延续的制度;第三是越南战争(1959-1975),引起了长期激烈的理性和感性思考,究竟是维护正义和自由的战争,还是错误政策和愚蠢战术的噩梦。美国独立战争为世界诞生了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国家。为了纪念领导战争并担任第一任总统的华盛顿,在首都建造了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内战以邦联领导人在谈判桌上签字投降而结束。虽然南北之间伤亡无数,但是国家的统一还是维持下来了。为了表示对坚持奴隶统一的林肯总统的敬意,华盛顿纪念碑前建造了庄严、雄伟、典雅的林肯纪念堂。越南战争历时16年,全美共有270万人参战,其中58万人(包括8名女性)死亡,30多万人受伤。为了纪念这场改变了美国政治、经济、外交和心理价值的战争,1000美元。10000 . 386868686007

越战纪念碑的创建者是越战老兵简·斯克鲁格斯。1979年3月,当时在劳工部工作的29岁的斯科特看了反映越战的电影《猎鹿人》。他整晚都睡不着。他想象和回忆了无数的战友。他想到应该建一座纪念碑来纪念所有参加越南战争的士兵,并记录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的名字。

战争的记忆,战争的记忆:美国研究;一些越战老兵赞同地下钱庄的想法。因此,他与律师鲍勃·杜贝克和杰克·惠勒一起成立了越南战争纪念基金会来筹集资金。他们制定了一个行动目标:在1980,拿到建碑的场地;1981年,完成了募集资金的工作;1982,建了一座纪念碑;1982 165438+10月11退伍军人节,并举行庆祝仪式。

然而,建造这座纪念碑有许多困难。首先,越南战争虽然已经结束好几年了,但是强烈反战运动的余波并没有散尽。社会评论家痛斥这场持久战的反对者,一听说要建纪念碑就马上抗议,因为建立纪念碑无异于歌颂阵亡将士,承认和肯定越战。第二,退伍军人中有利有弊。甚至在认为越战应该纪念的人当中,也有人认为与其建纪念碑,不如直接帮助老兵,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三,资金问题。纪念碑基金会决定通过募集资金而不是国家资金来筹集资金。然而,筹集数百万美元并不容易。该基金会向20万名老兵发信征集捐款,但只有2000多人响应,平均每人捐款65438美元+07.39英镑。扣除费用,收入只有6500美元。第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必须与国会和其他组织打交道。然而,在政府的官僚机构中,打交道和谈判并不容易。然而,斯克罗吉和其他组织者并没有退缩。他们一步一步努力工作。他们首先选择了林肯纪念堂附近林荫大道上的草坪作为理想的纪念碑。在那个地方附近,除了国会山、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还有白宫杰斐逊纪念堂、史密森尼博物馆等六七个著名的博物馆。那是旅游的中心,从实际和象征意义上来说,是美国的中心,可谓最神圣的地方。斯克罗吉在国会游说,得到了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批准。1980年7月1日,卡特总统签署并批准了国会法案,在林肯纪念堂右侧划出两英亩草坪作为纪念碑。

接下来,基金会开始收集纪念碑的设计图案。他们决定向全国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参加。获得一等奖的作者将获得2万美元的奖金。结果报名者热情高涨,* * * 2573人参加报名。截止* * *,共收到65,438+04,265,438+0张设计图纸,规模空前,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开艺术竞赛。这些应用的设计图纸如果并排排起来可以长达1.3英里。

评选委员会由八位享有盛誉的艺术家组成。所有的作品都挂在室内,由评选委员会逐一挑选。经过大量的粗选和淘汰,还剩232个。最终,经过层层筛选,1026号脱颖而出,获得一致通过,获得一等奖。

在建筑和艺术界仍然默默无闻的玛雅·林英是获得一等奖的设计师。那时候,林莹还在耶鲁大学读书。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艺术比赛。正是在耶鲁的公告栏上,她看到了越战士兵基金会征集设计的新闻。她跃跃欲试,但不抱太大希望。在教授的鼓励下,她去了华盛顿特区进行实地考察。那是165438+十月,秋风萧瑟,蓝天却如洗。站在林荫大道上,面对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林莹脑海中立刻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想法:要建这座纪念碑,地面要切开,石碑要高出地面,象征伤口愈合。纪念碑应该像手臂一样伸展,拥抱全人类。她也认为周围的整个公园就像一个活生生的整体,纪念碑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应该和谐存在,不突兀。她设计了一幅素描,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它是一面125度的“V”形黑墙,中间的交接处最高,向两边逐渐向下倾斜。她的同学和教授都批评她的作品的色彩和线条。但林莹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自己的设计是“建筑双关”,不直白,但有内涵,耐人寻味。安德鲁斯·伯尔教授同意她的基本想法,但建议她应该让纪念碑的“V”形有一些意义。他把林英的作品评为“B”。后来,伯尔教授的作品也参加了竞赛,但它们落入了孙山。没想到林英崭露头角,成为全国知名人物。

林英在中西部的俄亥俄州雅典长大。林长民,林英的祖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接受西方先进思想,主张进步和宪政制度。借用中国历史学家乔纳森·斯宾塞的话来说,林长民是一个“热情、善于交际、浪漫的人”。林英的父母在20世纪40年代从大陆来到美国。我的父亲林恒是陶瓷艺术专家,在俄亥俄大学艺术学院任教。我的母亲是一名诗人,在俄亥俄大学教英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林英就是在这样一个既懂中西文化又懂文化的知识分子家庭中长大的,从小就受到高尚艺术的熏陶。虽然她出生在美国,但东方的艺术、哲学、文学和价值观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另一方面,美国中西部美丽的森林、广阔的田野和无边的蓝天使她能够充分享受爱默生的超自然体验。她热爱自由,奔放,感性,独立。她去了耶鲁大学,主修建筑学。她经常去学校附近的“格罗夫街公墓”,庄严而平静地漫步。

沉默中,仔细浏览墓碑上的文字。她说:“有一座渡船船长的坟墓,上面刻着一艘渡船。其线条简洁美观。我喜欢简单不复杂的东西。”

林英获得一等奖的消息公开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争议。表扬和批评,支持和批评一起来。

首先,关于林莹的资质。当时年仅21岁的林英,还没有出生在越战初期。她没上过战场,没经历过枪林弹雨,对越战几乎一无所知。她对政治不感兴趣,通常也不关心这个世界。她喜欢的是阅读萨特、加缪或博尔赫斯等现代作家的哲学著作。何况林莹还是个大学生。她穿着随意,出席。

在宣布获奖作品的发布会上,她是中心人物,但她穿着一条破旧的牛仔裤。很多越战老兵和公众都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不成熟”和“无知”的大学生作为越战纪念碑。

其次,林莹获奖作品的形式本身也有争议。这座492英尺长的纪念碑是一件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没有任何装饰或具体形状。灰暗的颜色,被掩埋的纪念碑,与其说是英雄的纪念碑,不如说是悲伤的墓碑。它的“V”形结构让人想起反战的“V”形和平象征。林英还主张,纪念碑上不要刻任何有关越战的文字,即使是“越南”也要写在上面,除了死者姓名和表示越战年份的“1959”和“1975”。很多人对此表示反对。积极宣传越战纪念碑并慷慨捐赠的百万富翁罗斯·佩罗更加愤怒,强烈反对。他们都认为纪念碑会以这种形式起到贬低讽刺的作用,观者自然会想到参战士兵的死亡和国家的战败,而不会想到越战士兵的神圣使命和崇高义务。而且它的形式过于抽象,属于21世纪的艺术作品,通俗而冷门。

尽管林英不妥协,持异议者无视林英的创作权,决定在纪念碑上添加纪念越战士兵的文字。在林英不在的情况下,他们批准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哈特(Frederick Hart)制作一个人物雕塑,放在纪念碑前,作为具体的视觉补充。纪念碑按原计划于1982退伍军人节建成。两年后,哈特的由白人、黑人和西班牙士兵组成的人物雕塑被添加到纪念碑中。林英对此非常生气。她抗议道,“我无法想象任何有正义感的人会在别人的画像上加胡子。”她对哈特的群雕作品不屑一顾,尖锐地批评道:“三个人就这样站在世界面前——那是陈词滥调。那是概括,不是庸俗化。哈特给了你一个图像——他正在画插图。”

第三个争论点是关于名单的安排。整个纪念碑由150块黑色花岗岩石组成,每块3英寸厚,40英寸宽,8英寸到140英寸高。林莹认为,应该按照死亡年份按字母顺序排列。她认为,如果这样安排就像在读一部希腊史诗,随着战争的发展,死亡人数逐渐变化。反对派认为应该完全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很容易找到。但事实证明,后者的意见是不够的。例如,仅姓“史密斯”的就有600人,而同名同姓“詹姆斯·约翰逊”的就多达26人。即使找到了名字,家属也分不清哪一个是他们要找的詹姆斯·约翰逊。后来按照林英的意见安排,从纪念碑中间连接处右上方的“1959”开始,向右发展,再连接左墙尖,向中间发展,直到中下方的“1975”结束。查阅这些列表,人们从中间开始,向右移动,向左返回,最后返回中间。这种循环运动似乎象征着一场战争的过程,也标志着一场新运动的起点。

“越战纪念碑”既没有崇高的宏伟,也没有豪华的装饰。然而,它的简单和简洁,产生了迷人的和奇特的艺术效果。“V”形,像一个三角形坟墓的两个侧面,与另一个看不见的第三个侧面,形成了一个宏伟的纪念馆。它像两只长臂,向外延伸,一边到达林肯纪念堂,另一边托起华盛顿纪念碑,将三场战争联系在一起,呼吁世人思考它们的意义。“越战纪念碑”不以奢华醒目,反而产生距离感;它邀请和欢迎游客,并要求我们前进,靠近黑色的纪念碑,并仔细阅读这些名字。要读这些名字,你得沿着纪念碑走,从倾斜的地面走下来。同时,纪念碑逐渐上升,产生一种升至蓝天的崇高感。黑色的花岗岩,光滑如镜,蓝天、白云、草坪、游客都倒映其中。当我们面对纪念碑,仔细阅读上面的名字时,就像面对一面镜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它与死者的名字融为一体。我们作为生物,无法避免与逝者交流,反思,在这一刻得到情感的升华。

越南战争纪念馆就像一个现代化的礼拜场所。游客们来到这里,面对逝去的亲人、朋友、战友的名字,重温往事,有的还会亲吻碑上的名字。他们在纪念碑前留下纪念文字、一束鲜花或一张照片。黑色纪念碑帮助越南士兵,他们的家人,亲戚和朋友,以及整个社会愈合精神创伤。唤醒压抑已久的痛苦记忆,达到情感净化。更重要的是,面对纪念碑的两堵墙,游客们开始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战争的意义,自由的意义,社会的未来。

林英的设计入选,意味着一个东方血统的建筑师有权利用他的作品诠释亚洲的一场战争。此外,林莹的作品还有比这更深刻的意义,因为她用纪念碑两侧的大墙象征性地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的世界还有高墙吗?在这座纪念碑的筹备、设计、建造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无形的高墙,比如男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对此,林莹没有解释。她只是用艺术的形式筑起了这堵高墙,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