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
第一,记住:审题,找到构思的最佳角度。
对给的材料要逐字逐句仔细研读,至少读两遍。第一次阅读原材料时,为了准确把握材料的整体含义,要注意略述材料的重点内容。然后仔细阅读,仔细审视,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并理解其含义,最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进行构思。
材料成分的检查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抓住材料的主要思想。
第二,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体会材料的隐含意义。
第三,讲物之质料,善于处理事与人;谈人的物质,要善于透过物质现象看本质;在进行辩证分析时,要注意辩证思维。
第二,记得写好标题。
标题要准确扣住原料的核心点,要醒目,表达要清晰,要有诗意。写之前想好题目。千万不要改标题。
写标题的技巧:
可以借用好的诗词、歌词、名言、成语,也可以拿来用。
如以“洁身自好,反对腐败”为主题的作文,可以拟出这些标题:
1,保持人间清白
2.保持新鲜干燥。
3.不要让贪婪迷惑了你的眼睛。
4.守住心灵的净土。
5.在正确的道路上直走
6.对它免疫
7.干净的手...
第三,记住并安排结构段落(建议六段)
第一段,提出观点并分二、三、五行进行分析,或者说明题目。观点、分析、解释都要扣住材料的核心点和主题。
第二段适当引用原材料的核心内容,并对观点和话题进行演绎分析,以点明话题,支撑观点。引用原材料时,要引用核心内容的精华,切忌全文或段落照搬。不要改变你的陈述来告诉材料。
第三至第五段,举例分析论证观点。我们要善于运用古代、今天、中国、国外的许多事例,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证明我们的观点。(给出的例子很新颖。)
适当的时候可以使用正反对比分析。不要用一个例子或一个故事来填满整篇文章。例子必须是例子。不要编例子。
最后一段,写几句话回应题目,演绎观点,演绎原材料的核心内容。
四、记住,适当使用(或引用)原材料。
材料构成中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如果通篇不引用原材料,就容易跑题,甚至跑题。适当引用原材料一般不会被判定为题外话作文。
引用原材料的方法:提出观点后,三言两语引用原材料的核心内容,然后扣上观点和话题进行分析,以此来指出话题,支持观点,有时也可作为论证观点的证据。文章中间,文末,适当点一点原材料,或者回应原材料。此类物品的一扣材料和扣款。
二、河南高考作文题目汇总高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民生勤劳,但勤劳不稀缺”,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夜眠、扫庭”和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学生不懂劳动,不想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太忙了,劳动占用了太多时间!””有人说,“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未来的劳动可以留给人工智能!"还有人说,"劳动那么辛苦,那么累,为什么非要自己干呢?花点钱让别人做吧!“另外,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我校(统称“复兴中学”)学生写一篇演讲稿,倡导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反映你的认识和思考,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思路;不得抄袭或复制;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8:材料成分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龙年,人类进入新千年。数以千万计的“世纪婴儿”在中国出生。
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村村通”公路接近完工;“精准扶贫”开始推广。
2017年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018,“世纪宝宝”这一代长大了。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机遇、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起成长,与中国的* * * * *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设想一下,对于当时18岁的一代人来说,它会被装进一个“时间瓶”里,在2035年打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概念,明确文体,自己拟题目,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7: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呈现中国。
最近一项针对在华留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比较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是: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国美食、长城、骑自行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呈现你所知道的中国,并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要求选择关键词,使其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风格,拟好标题;不要试图掩盖它。请勿复制;不少于800字。
2016:漫画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对自然的感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看天看云,可以测雨雪,却难超眼力;打开电视,可以知道全球天气,却失去了看云卷云舒的快感。
漫步林中,常见小草生长,枝叶凋零,却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鼠标一点,我们就能知道生物的种类、迁徙、进化,却闻不到花果的芬芳,闻不到丛林的气息。
从不同的方式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有“近”和“远”。
2014:电影与数字时代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在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了生活中的几个瞬间,在家人的反复翻阅中能勾起很多不可磨灭的回忆。但照片渐渐发黄模糊。
数码科技时代,有很多照片,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永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的过程中,所珍视的“点点滴滴”也可能被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