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3.原文
春天的寂静是因为不愿细水长流,倒映在水面上的阴影是喜欢晴天和微风。
娇嫩的小荷花芽从水中露出一个尖角,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头上。
4.翻译
眼睛因为承受不了细细的水流而沉默,树荫因为喜欢晴天和风的柔和而反射水面。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中露出尖尖的一角,一只调皮的小蜻蜓早就站在上面了。
扩展数据创建的背景
诗人触物而动,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力和拟人手法,详细描写了小池周围自然景物的特点和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杨万里(1127 10 10月29日-1206 6月15),本名廷秀,人称。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唐球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茂、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学者称宋光宗为“诚斋先生”,因为他写了“诚斋”二字。
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万里进士,先后在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任职。曾任郭子大夫、粤囚、太子侍从、秘书监等职,墨宝馆学士,被任命为庐陵县创建人。禧二年(1206),杨万里病逝,享年80岁。获光禄博士,谥号“文杰”。
杨万里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4200首作品代代相传。他被认为是一代诗人。他用简单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幽默,创造了一种“真诚的风格”。杨万里的诗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并擅长于此。他还有很多反映人民疾苦,表达爱国情怀的篇章。著有《翟成集》等。
百度百科-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