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暑假,其实平日里孩子也经常刷短视频,甚至有些家长默许这种行为,并将其视为“育儿神器”。
毕竟给孩子一部手机,可以让他安静地坐在那里几个小时。比起玩游戏,刷短视频真的“经济”多了~
但是,让孩子沉迷短视频真的好吗?它带来的危害远不止浪费时间,影响视力,甚至影响孩子的大脑和学习。
谨防“低级幸福”陷阱
前段时间关于“低级幸福”的讨论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表示,“多读书多学习,追求高级幸福。”
早在1995年,美国外交官布热津斯基就提出了“乳头音乐论”。因为二八定律的存在,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为了让80%的人安于现状,会给占据绝大多数财产的20%的人塞“奶头”,让他们沉浸在触手可及的“低级快乐”中,失去战斗的欲望和思考的能力与时间。
而短视频是《低级快乐》中的主力军。
回头看看身边的小朋友看的短视频,是不是大多充满了直白搞笑不需要思考的情节,配上神奇洗脑的背景音乐,让小朋友不知不觉看了一个又一个视频?
这些视频的内容大多虚幻夸张,还有一些扭曲的三观,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
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强。现在的孩子说起网络流行语,大多哼着短视频上流行的神曲。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接触到低质量的短视频而不担心。
沉迷短视频会有什么后果?
即使抛开低质量视频对孩子的不当引导,沉迷短视频对孩子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当孩子沉迷短视频,长期处于“低级快乐”时,就会上瘾,而这种上瘾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是非常不利的。
成瘾会使大脑经历三个阶段,脱敏、敏化和前额叶皮层功能退化。
脱敏反应
我们的快乐由多巴胺决定。当我们接受新的刺激时,多巴胺会急剧增加,给人带来愉悦感。但是当这种刺激变得正常后,多巴胺就会急剧下降,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刺激来促进多巴胺分泌。
说到刷短视频,意味着过去十分钟可以获得的快乐,现在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久。这样一来,孩子刷短视频的时间越来越多,学习、运动、休息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
敏化反应
上瘾后,大脑会对符合这个“瘾”的东西更加敏感。简单来说,孩子一旦沉迷于刷短视频,其他的事情,比如读书、踢足球、做手工,就很难引起他的兴趣了。
大脑前额叶功能性变性
在不断的刺激、脱敏、敏化的过程中,我们大脑的前额叶功能退化,会逐渐变得不可控。
当孩子沉迷于低级的快乐,只想刷短视频的时候,就会逐渐对阅读、运动等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东西的行为失去兴趣。
刷短视频带来的短暂快乐并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当短暂虚幻的幸福消散,孩子又能得到什么?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短视频
我们都知道短视频对孩子不好,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沉迷其中呢?
带孩子做拖延满足感的事情。
刷短视频带来的“低级快乐”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能带来“瞬间的满足感”。
孩子看到搞笑的视频,自然会感到开心,这是瞬间的,不费力的。就像吃瓜子零食一样,在食物进入嘴里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美味,无需等待,无需付出。而像读书这样的行为是需要思考、积累和理解的,只有读完了才能感受到快乐。
但是读书正是我们想带孩子去做的事情。它需要孩子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才能感受到快乐。
这种快乐比瞬间的快乐要深刻持久得多。当孩子爱上延迟满足的快感时,自然可以为了低级的快乐而保持自律。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业余时间,我可以带孩子去学画画,跳舞,运动,旅游,让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孩子有了自己热爱的东西,自然没时间沉迷短视频。
以身作则,拒绝低级的快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模仿者。当父母沉迷于刷短视频时,自然很难引导孩子远离。
家长要以身作则,关注真实的事情,多陪陪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不要随便扔个手机给他们。
短视频盛行是大势所趋,我们不可逆转。然而,无数事实证明,有耐心、专注的人更容易成功。
不要让孩子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低级的快乐上。放纵所获得的暂时的快乐是没有用的,只会阻碍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功。
你的孩子喜欢刷短视频吗?你对此持什么态度?欢迎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