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是由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组成的教育科学学院。设有教育学部、心理学学部、教育技术学部及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所、教育技术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设有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三个本科专业,以及江汉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研究机构。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43人,学生478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3人,讲师8人,助教9人,硕士11人,博士2人,硕士10人。教师政治合格,业务素质高,热爱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数人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学校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质量奖。多名教师在武汉教育学会、湖北省心理学会、湖北省教育技术学会、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国教育学会担任理事、常务理事、理事。几年来,* * *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专著、教材8部,在全国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6篇,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项目2项,省项目21项,市级项目1项,横向项目16项。学院教师主持的“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培训模式研究”项目获2003年武汉市科学进步二等奖;论文“混合学习的研究——利用Web 2.0工具”被EI检索到。ISTP检索了无障碍网络课程评价。学院已初步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学院在教师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和明显的学科特色。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在湖北武汉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前提下,重新制定和修订了应用心理学与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优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院承担1省级精品课程,教育学。校级精品课程有四门,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和心理测量学。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课程研究,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做好知识更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衔接。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增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权重,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课在专业课设计中的比重,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模块。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保证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备课、教学、改革、导学、考试等教学过程,通过评价加强量化、目标化管理,建立教与学的激励机制,加强和改进计算机教学管理,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切实做到:(1)不断规范和加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体系、题库及其教学管理规定等教学文件的建设;⑵确立教学工作职责,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量化管理,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⑶建立健全教学和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如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等。⑷实现教学信息的网络化。
学生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三等奖2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1省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活动获1省级优秀奖,湖北省大学生DV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0余名,发展党员学生26名。9名学生获武汉市优秀团员、优秀干部,1名学生获校十佳青年,5名学生获校园之星,3名毕业生获组织部评选。学生毕业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论文,获得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一次性就业率92.11%。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上很活跃。名心理社、燃DV社、晨曦漫画社、日研社等5个学生社团创办了《半木汤芳》、《心理健康报》等学生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