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托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才能,借助现代高新技术提升和创新文化资源,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生产具有高附加值和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品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知识产权。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消费社会崇尚创新,强调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定义因国家而异。英国、加拿大等前英联邦国家和地区称之为创意产业,美国称之为版权产业,日本称之为内容产业,韩国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北京叫文化创意产业,上海叫创意产业。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落后世界十年。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人引用了一个数据:仅美国好莱坞创造的影视收入就可以在北京建造150个“鸟巢”,相当于深圳10年创造的财富总和。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很晚,但以强大的文化资源为动力,以既定的科学技术为辅助,以文化重建和文明重建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为内容,正在掀起中国式的文化复兴和文化创意热潮。
北京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组织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各区县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十一五”期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15%的年增长率。未来几年,北京将继续完善政策,强化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上海将创意产业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突出“时尚”和“科技”,形成了政府引导、城市联动、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发展路径。2004年6月+2004年10月,为了准确把握创意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战略地位,上海市经委组织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明确了创意产业。其战略目标是:10年建成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创意产业中心之一;20年后,它将和伦敦、纽约、东京一起,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意产业中心。
近年来,广州原创国产网游动漫产业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发展,网游开发运营能力、动漫制作发行能力、漫画杂志发行量、衍生品制作交易等在全国名列前茅。
早在2004年,深圳就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意设计之都”,动漫、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此外,成都、南京、杭州、重庆、苏州、大连、青岛等城市也凭借自身的人才、区位、资源优势,建设了各自的创意产业基地或示范园区,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二,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
2001以来,武汉全面启动文化改革,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为战略性支柱产业。200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创意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八大千亿产业之一,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加快创意城市建设。200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动漫、软件、服务外包等创意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出台了《武汉市加快动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建设全国重要的动漫游戏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国产动漫交流交易中心,加快建设“中国数字创意之都”。目前,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设计创意和科技创意为主导,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带动,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以文化生产和市场扩散为支撑体系的文化创意产业新格局。主要特点如下:
1,重要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速度加快。武汉有500多家创意设计机构,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很高的发展平台。形成了以设计创意和科技创意为主导的领先产业优势,其中以铁四院为主导的铁路设计板块、以大桥局桥梁设计院为主导的桥梁设计板块、以吴川和709为主导的船舶设计板块、以中南勘测设计院为主导的勘察设计板块均居全国前列。2010年,工程设计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全行业综合产值达到485亿元,合同总额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一个真正的“中国设计之都”已经形成。
软件设计开发有相当的规模和基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中科院武汉分院为主体的国家级软件基地。武汉穆凯、罗安、伯颜、软通动力等企业的软件开发,迪达信息、吉奥信息等企业的数据处理,百君诚等企业的服务外包,蓝星科技、王菲电脑等企业的系统维护、用户培训等都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目前,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超过55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2065,438+00年实现营业收入265,438+08亿元,同比增长65,438+05.6%。
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迅速。动车、高铁的开通,进一步助推了武汉的文化旅游服务业。2010年,旅游业实现总收入753亿元,增长47.4%;接待游客8945万人次,增长39.2%。
2.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建成和在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45个,成为功能齐全的创意孵化平台和生产力平台。创意地产正在成为新的创意集群和综合文化消费的载体。
极具创意打造的光谷数字创意产业园,以及国家动漫产业园、国家数字媒体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园、工业设计产业园等几个核心区域,将使园区成为武汉最大的创意企业聚集区。园区规划面积60万平方米,设计产能60亿元。
红山创意大道已成为省内外文化创意园的知名品牌。园区现有企业18类,共有企业400余家,年产值1,654,38+0亿元。
汉阳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历史品牌的提升,以文化主题空间的设计引领社区的变革,打造多元学科、多元文化包容、生态时尚的创意社区。现在服装设计文化会展企业50家,一个“798模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呼之欲出。
楚天创意园(181)建成了集孵化、展示、交易、创意为一体的复合型创意园,入驻企业142家,产值13亿元。
外滩的设计艺术中心,拥有54家设计企业,成为江岸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聚集区。以老房子和“红色”房子为基本元素的创意产业带,目前在江岸区已经形成规模。
桥口江城一号文化创意时尚区正以全新的时尚理念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时尚产业园。现在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企业全部入驻后,企业总数可以达到180。
以武汉天地起家的创意地产在武汉方兴未艾,文化创意地产全面进入武汉。武汉天地文化创意元素的引入,不仅大幅提升了地产价值,也推动了文化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革。
西北湖花园路创意地产首次以创意的方式,将一个废弃的工业场地改造成一个集时尚文化和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创意项目,让一个常年亏损的企业变成了年盈利2000万元的文化创意企业。
万达集团投资的武汉中央文化区比以往更具创意,将世界一流的百老汇文化演艺项目和大量时尚文化消费项目引入一级地产领域,以楚河韩杰为核心,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前后联动、横向关联制造商、服务商、营销商的产业链,以及集文、商、游于一体的时尚产业集群和商圈。
3.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加快,为武汉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快车道奠定了基础。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展厅工程已基本完工。该中心所有项目投入运营后,展览供应能力紧随北京、广州、上海之后,单个面积位居全国第三。武汉中央文化区项目进展顺利,“汉街”正式开业。武汉华侨城欢乐谷预计明年5月开业。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已正式启动。武汉创意世界等重点文化项目正在实施。这些重点项目和工程的深入实施,将全力推动武汉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4.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格局。武汉的工程创意设计以国家级企业为主导,报业集团和出版印刷集团以国有报刊为主导,而在软件开发与服务、游戏与动漫创意设计、广告设计与培训服务等领域,则以民营资本为主导。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近万家,涉及传媒、出版、广告、印刷、计算机软件、网络、摄影、演艺、体育、娱乐、休闲等领域,数量多、覆盖面广,形成了各具特色、共同发展的格局。企业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名第八(前七名为:北京、上海、香港、广州、台湾省、天津、杭州),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武汉的动漫产业,以民间资本为主体,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研究原创、人才培养、企业孵化到制作、公共技术服务,一个近乎完整的产业生产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继江通动漫之后,一批快速成长的动漫企业相继涌现,如Gunnandu Digital、海豚文化、银都文化、世纪长青动漫、幻动动漫、讯彩科技、柯胜网络等,创作了《天空中的猪》、《阿乐历险记》、《七摄氏度》、《逃离蜂蜜》等一批优秀作品。
5.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市委、市政府抓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对文化创意产业出台了金融激活、股权激励、人才奖励、市场培育、产业孵化等一系列政策,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金融业、农业、交通银行、汉口银行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设立可观的授信额度, 从而为武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搭建信息平台、投融资平台、人才保障平台和产业促进平台。 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成立于2010年9月,搭建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武汉先后举办了首届中国中部(武汉)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青年数字创意节、国际数字娱乐嘉年华和光谷国际动漫节等文化创意展示活动,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虽然武汉的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中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其他兄弟城市的发展趋势相比,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业整体规模不大,水平不够高,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303亿元,占GDP的5.5%。2009年,北京创意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54.38+0497.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4.38+02.6%。2009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642.4亿元,占GDP的12.6%。
2.产业链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武汉的文化创意产业,无论是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是企业自身的延续,都不够高。以动漫为例,武汉的动漫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已经成为全国第一方阵,但动漫影视品牌附加值不高,缺乏有效的延伸和发展。比如一只猪从天上掉下来。到目前为止,在教育、玩具、儿童日用品领域,孵化工业品和无形资产的转化率仅为7%。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影视制作、图书出版和艺术发展中。
3.开发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据调查,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很多企业首先面临资金投入不足。比如武汉动漫产业各类企业需要300亿元用于后期衍生产品开发、软件研发和市场拓展,而现有动漫企业注册资本不足2亿元。武汉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高端人才缺乏,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才缺乏。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城市管理的不统一、不协调。相关扶持政策不够细化,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资源整合优化不够,区域布局不科学,优势特色不明显,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
4.龙头企业和文化创意知名品牌缺失。文化创意产业和产品也具有名牌效应。人民时报2010年度中国文化龙头企业评选名单,在武汉乃至湖北都是默默无闻。龙头企业和文化名牌是政府和企业抢占国内外市场竞争制高点的主要武器,具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创建、培育、发展和保护武汉自己的龙头企业和文化品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第三,加快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坚持规划先行。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突出武汉文化创意资源优势,立足建设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强市目标,抓紧制定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以明确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为抓手,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格局。
2.打造“创意之城”。顺应城市化加速的浪潮,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倡导以创意项目孵化为亮点,以“科学+艺术”、“创意+时尚”为特色,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社区、品味街、会展中心。推动影视演艺、图书展示与旅游、设计产业、食品产业、创意经济的结合,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集聚区,进而推动“创意城市”、“创意城市”建设。
3.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创意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加强行业间、行业间、区域间的合作与联动,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拓展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品牌企业。
4.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制定优化人才激励的政策措施,大力培养和加快引进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和领军人物。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团,建立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和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专门安排一块专项资金用于全市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交流、引进和奖励。加强对现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和运营人才的培养,让更多的管理者了解和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发展规律和运营技巧。
5.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营造多元化、高效低成本的投融资环境和良性的资金支持,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范围和口径,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份额也是“碎片化”的,需要积极探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结合武汉实际,制定落实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措施。充分利用武汉自身媒体资源优势,加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和相关知识的介绍,大力宣传武汉文化创意产业优势企业和品牌,培育和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形象,为武汉建设“创意之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