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大文豪索尔仁尼琴如是说。
这让我想起了日本著名漫画家车田正美的经典漫画《圣斗士星矢》中提到的“小宇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宇宙”,它拥有无限的潜能,等待你去发掘。
但怎样才能活出这种感觉?
股神巴菲特一再强调,他生命中的最重要的教诲来自于父亲。这个教诲是——尊重你自己的感受。
因为有这样的信条,他才能说出那句至理名言:“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尊重自己的感觉,活出“每个人(首先是你自己)都是宇宙的中心”这种感觉,有什么意义吗?
首先,你会很自在。你可以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你,如何评价你,你可以活出自信并乐在其中。
其次,从功利的角度看,在各个领域,拥有第一流才能的人都具备这个特点:至少在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他们做事时,是充分依据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其他。
譬如,日本“动画片之王”宫崎骏,当有记者问他:“你有这么多观众,你在拍片时如何考虑你的观众?”他的回答是:“我从来不考虑我的观众。”
宫崎骏相信每一个故事,都有其自身的逻辑,他必须忠于这个逻辑,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相信自己感觉的指引。
再比如美职篮NBA的球星们,不管他们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在球场上,多有这种感觉——我是宇宙的中心!
当有记者问NBA的球星,你认为谁是NBA中最厉害的,他们多会说:我自己!
还有很多NBA的球星都会说:我是最好的!当价值被否定时,一些球员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力求证明自己。
譬如2016年,开拓者队的利拉德竟然没有被选入全明星,结果全明星赛后,他有了大爆发,在和创造历史最佳战绩的勇士队对垒时,不仅灭了勇士队,还打出了自己职业生涯最高的51分。
在讲究谦虚、信奉“以和为贵”的中国人看来,他们实在太自恋了。
当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无论如何,都成不了NBA历史上前五的人物。
尽管他们对此也有自知,但他们还是会说:我必须有“我是最好的”这样的心愿,然后才能在球场上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在做自己时,欧美人是充分自恋的。但有意思的是,在教育后辈时,欧美人却可以是充分谦逊的,他们特别注意,不要将自己的信条,强加到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