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你想填的学校,然后根据学校发布的志愿填报指南和历年各大高校录取分数线。
2.依次对比自己喜欢的学校,看看有没有机会申请。如果不可能,那就看你喜欢的二本学校,以此类推。
3.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怎么填志愿,那就拿着按照以上步骤整理的资料,咨询一下老师的意见,因为老师们毕竟更了解,更有经验。在这个房间问是因为大家关注的学校不同,不能给你准确的答案。最后还是要按照上面的来操作,所以要早做准备。
这些都是我志愿的时候老师教我的方法。希望他们能帮到你。加油!
志愿服务的另一种方法:
考生志愿是指考生选择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志向、愿望、爱好、性格和能力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是考生和院校之间的“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意愿,即向往什么院校,喜欢什么专业;另一方面,高校在考生志愿的基础上,从大量报名者中选择符合条件的新生。对考生合理填报志愿具有重要意义。
2018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开启渐变,冷热搭配
“开梯度”是指每个批次的学校,学校都要开梯度,每个学校的专业也最好开梯度。
“冷热搭配”就是学校里的专业既要热门又要冷门,冷热必须搭配。
“服从调剂”,专业最后一栏,有一个是否服从调剂的问题。建议写“服从”,以防分数够学校的提升线,但达不到专业录取线。最终能进学校的“门”却进不了专业的“小门”,反而会被撤档,导致降档或者掉出名单。
“兼顾地区”,不同地区的大学分数不同,整个志愿体系有梯度,录取风险会大大降低。
2018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冲、稳、保、垫。
这里我还是要提前强调一点,你的孩子有没有职业倾向,什么专业都没关系。如果什么专业都无所谓,那就是好消息。然后你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冲、稳、保、垫”的方法去举报了。
具体来说,根据高考成绩,可以直接对比预测的学校投档线,设置10分左右的级差。这四个字特别适合平行志愿里几个平行学校的关系。五个学校,第一个A校可以冲。比如高考成绩620分,可以630-640分报学校;B校可以比A校低一点,可以是620-630分的学校;c学校要稳扎稳打,620分报610-620分的学校;d校可适当低于C校水平,可报600-610分的学校;e校垫底,可以降到600分以下的学校,保证有学校。注意专业调剂部门一定要选择服从,还要看冲冲的学校是否承诺服从调剂不退档。
相关阅读:在这些情况下,你的志愿会被驳回。
1,保单支取
投资比例存在隐性风险。高校招生采取比例投档的方式。如果按照1: 1.2的比例划出批次的省控线,招生院校执行1:1.05—1:1.2的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如果达到了该线,可能无法录取。也就是说,网上考生有5%到20%的虚拟名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考生”,即擦线考生,在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2、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
考生不了解所报院校招生章程中要求的学历、办学条件和专业要求,盲目填表,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3、所报专业相关科目偏低。
很多高校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对相关科目成绩也有一定要求。
4.简单参考往年的大学录取最低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招生专业上实行“分数第一”的原则。这种完全以分数决定胜负的方法,就是淘汰分数低的学生。
5.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一般来说,“大年”和“小年”相隔一两年交替出现,但也不是绝对的,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6、高估自己的实力只选择“三热”院校。
考生只关注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和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略或放弃一般院校的申请,导致重点院校一旦失败,就全输的悲惨结果。
7、过于注重专业不服从调整。
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报的考生,入档后被辞退的风险最大,是高分落榜、入档后被辞退的主要因素。
不一定。主要看你报志愿的学校有没有梯度。如果所有志愿实力相当,是有可能的,因为当你的档案在第一志愿等待投档的时候,其他志愿学校也在投档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档案。一旦平行学校满了,你的档案没有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就会退档到第二志愿。只要一个志愿有差距,就会被立案,但都是有记录的。
但如果梯度较大,有的学校会预留几个名额等待被辞退学生的档案,这类学校也不会太差,所以填报志愿时要有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