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只要合理就不会得分太低。
一、命题预测
1.一个中心
2012高考作文命题仍将充分体现新课标“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写作、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精神。可以预见的是,高考作文命题将坚持作文命题的“一个中心”,即以“我”为中心表达真实情感。
2.两种感觉
2012高考作文以材料含义为基础,预测为“两种感受”,即“哲学思考”和“兴趣”。“哲学思维”是指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民族、国家的思考。这种思想表现在继承传统、和谐生活、创新发展等方面。在社稷,在人声,在思考青春,思考幸福,思考智慧,平凡而高贵,在自然方面,在诗意的栖居(纯美、宁静美、闲适美、高贵美)和绿色生活。
而“兴趣”就是表达“我”与自然、社会、家庭、他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可以表达亲情,“爱”(爱我们的国家,爱父母,爱社会,爱自然,爱社会,爱邻居),爱友谊。这些感受很可能成为2012高考作文的热点。
3.三种问题
2012高考作文命题可以预测为“三种题型”,即新材料作文、题目作文和材料+题目作文。同时可能会考虑半命题作文,题目作文的可能性不会太高。这种模式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新材料作文重在培养自己的阅读和归纳能力,能够准确、快速地从给定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合适的写作视角,包括立意、写作材料的运用、文章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等。考生要抓住材料的关键句,找准材料的主要对象,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合理联想,延伸到社会的其他领域,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事情上。
题目作文没有问题。主要在题目和题材的新鲜感上做文章,每天加强题目考查的训练,注重典型案例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和记忆,学习课本和报纸上优秀作家和名人的文章,取长补短。写作不提的时候,你可以用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非凡的想法,精妙的语言打动阅卷老师。
材料+命题作文,写作时不仅要看题目,还要兼顾材料,不能弃材料,否则可能离题万里。对于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考生要抓住话题或半命题的提示或限制,进行联想,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进行发挥,不至于脱离话题或半命题的范围。
二、准备策略
1.四个意识
第一,“清”的意识。即准确审题,熟练拟题,快速入题,努力扣题。
首先,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只有知道了提议者的意图,才能写得更好。要准确审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跑题。
即要仔细界定题目提供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比如题目作文《脸》。你可以根据某人的基本意思来写他的脸,比如父母的脸,老师的脸,刘翔的脸等等。可以写比喻意义上的脸,比如城市的脸,乡村的脸,地球的脸等。,以突出环保意识。可以在它的引申意义上写脸,比如写脸,包括正面写尊严,背面写爱面子和虚荣。如果把“脸”写成一双眼睛和耳朵,那就跑题了。如果你写的是“微笑面对生活”,那就跑题了,因为“微笑面对生活”其实是“乐观”的代名词。
(2)命题的主题不可否认。写文章的时候可以用逆向思维,弹琵琶,但是不能否定命题人的意图。如果你否定了提议者的意图,否定了他的价值取向的意义,你就跑题了。
(3)设定明确的中心。也就是说,确定并设定一个中心词进行联想。比如题目作文《节奏》。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节奏。节奏是指音乐或诗歌中有规律的强弱长短交替出现的现象,也指一种均匀而有规律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社会和生活现象都有节奏。那么就可以联想到:自然——“雨的节奏”。“天上的雨清脆如酥”,这是春雨降临人间的微笑;“春潮带来雨晚,来得急”,这是雨对春天的一种豪迈;“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一种细雨,一种哀愁。或者:生活——“生活的节奏”。清新:就像蓓蕾绽放时的微声,蓓蕾吐出时的低颤,小鸡破壳时的唧唧声;成长:像唐古拉山流出的圣水,平静祥和的上游结束后,长江开始激起一点点浪花;中年:来自青藏的长江流经巍峨的横断山脉,经过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步伐顺畅了许多。老年:生活的音乐急转直下,因为它变得庄严、艰难和停顿...
其次,随着新材料成分的增加,巧妙的题目准备也不容忽视,因为“题目做了一半”。
巧妙的起草需要:
巧妙运用修辞来修饰标题。福建高考2011的完美作文和优秀作文,就是标题起草娴熟的例子。比如“爱生创意宝宝”“梦想是帆,工作是浆”等等;湖南优秀作文的拟选题也是如此,比如《向日葵无泪》、《低调的高贵》。这些标题的提法,或比喻,或拟人,或对比,可谓“巧笑美目”。
再次,考场作文一定要快,不要拐弯抹角。进入话题后,你要时不时地对话题进行演绎,即开头点话题,段落阐明话题,结尾回答问题。段的题目可以用演绎来形容,用讨论来演绎,用描述来演绎,用抒情来演绎。比如《我的时代》中的一段话就是这样,浙江完美作文2011:
“壮年时,截瘫的史铁生曾抱怨命运不公,整天在地坛公园无所事事。然而,当不幸的阴霾渐渐散去,当母爱的光辉照亮了一颗黑暗的心,当生命之路在远方断断续续延伸,他终于把握住了‘我的时间’,选择了写作,这不仅完善了自己生命的年轮,也滋润了他人的心灵。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健全最饱满的思想,他把人生的苦难变成了满眼的清澈和幸福。他用睿智的话语,冷了世人越来越灰暗的心,照亮了自己前进的路。当他在2010的最后一天用完自己的‘生命时间’时,他捐出了自己所有的器官。这难道不是对他‘做正确的事’这一生最好的总结吗?”
第二,“理解”的意识。
这一点很好理解,但是提醒一句,考场作文不好,太含蓄,意思一定要明确。
第三,“清晰”的意识
它需要清晰的风格和清晰的结构。考生在考场上的写作一定要有明确的文体感,卷子像议论文,叙述像记叙文。不要弄得像四件事一样,会导致问题不清楚。
考生一定要记住,主体“情感”的叙述要注意细节的构建;议论文写作要以“理”为主,讲究逻辑推理。
清晰的结构需要注意四点:
(1)运用对立对比的结构,体现了思维的辩证性和论证的深刻性。
(2)运用平行排列的结构,体现思维的发散性,表现材料的丰富性。
(3)结构逻辑要合理,逻辑关系要流畅,思路要通畅。古今中外,从中到外;从物到人,从人到自己;从外到内,从实到虚。不能语无伦次,不能颠倒。
(4)段落结构要灵活。即段落要短,层次要多;善用独立段落表达感情,善用排比段落进行论证;反对大段和三段论;反对“松鼠”结构和“蝌蚪”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