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个比较功利的地方。这次去杭州,是为了西陵印社,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胃口——品尝猫耳朵。所以我一出车站就直奔知味观(杨公堤店),一家“止于知味观,闻香拆台”的百年老店。结果到了知味观,被告知10点半才开始营业,只好改变计划,先去西陵印刷厂。
西陵印刷厂在孤山脚下,岳庙站的车还早,我就一路溜达到了印刷厂。
在去之前,我一直以为印刷厂在一个山坡上。结果,我发现这家享有“世界第一”美誉的印刷厂就在习字湖畔。小诱月洞门是江南典型的园林式建筑。站在门内往外看,是西湖无边的浪漫月亮。园内亭台楼阁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室外悬崖峭壁上布满凿痕,名人墨迹清晰可见。内置中国印度研究博物馆,收藏历代书画印章6000余件。
虽然我有兴趣学习如何管理印刷,但我对金石学和篆刻一无所知。走马观花地逛了一圈,买了一枚二字休闲邮票留作纪念。
银舍离断桥很近,知味观的计划一再搁浅。出来后坐了两站去断桥。在路上,我突发奇想,想知道远处那座桥叫什么。虽然我猜测是西陵桥,但我并不确定。我问了几个人,但没有得到答案。后来一个坐在公园椅子上看报纸的老太太告诉我,确实是西陵桥。
临近中午,断桥上已经挤满了人,我还没走完白堤,就累得在公园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刚好椅子上有个本地人,我对猫耳朵很痴迷,就趁机问她杭州哪家的猫耳朵好吃。对方告诉我隔壁知味观(湖滨总店)的猫耳朵很好吃。我相信对方说的隔壁就是真正的隔壁,于是歇歇脚,踏上了寻找味觉的旅程。路上问了十几个人,走了五里多,才找到断桥“隔壁”的知味观。
百年老店自然名不虚传。湖滨总店大厅的点餐场所,几乎可以媲美春运高峰。猫耳朵,年糕,糯米莲藕也很有纪念意义。可惜没吃到素烧鹅,是个小遗憾。
知味观出来,就去了何方街,吴山脚下南宋的御街。
街道一如既往的熙熙攘攘,小贩和游客络绎不绝,偶尔有熟悉到心里的家乡话。银匠和糖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刚来参观的时候,出于好奇,看了一部“大片”。后来才知道,大电影又叫“西洋镜”、“西湖景”,是一种几乎失传的民间传统艺术。这一次,机缘巧合我果断花了十块钱又看了一遍。
我没拍过“唱歌大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在古街上遇到的可能性比较大,上海还有城隍庙。
我一直很喜欢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但很遗憾何方街上没有皮影戏,否则我可以连续看三场演出。
总的来说,这次杭州之行还是比较满意的。
还有一点:杭州是一个有归属感的城市,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